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作文评价方法

2020-12-14陈榕斌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陈榕斌

摘 要: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当下教育背景下,需要通过转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评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29-01

简单来讲,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使其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日后更好的学习、生活。由此来看,本文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1.建立开放性评价方式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作文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找出作文的优缺点,以优秀作文为榜样,明确作文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所有学生的写作学习效果。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受到工作量较大原因的影响,极少有教师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更无从谈及如何改进,大多是以作文下方三言两语的程序化评价完成该环节,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一般不会有过多的关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打破传统“封闭性”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重视其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使其完成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评价。

以《我和( )过一天》为例,教师可以在作文课堂上将所有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然后教学生如何进行评价,比如,逻辑是否合理、用词是否得当、选材是否新颖等等,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评价作文,在对其他同学作文进行评价时,就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优缺点。在评价中,学生可以充分体现出课堂上的主体性,评价方式也从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展示、分享、交流中集思广益,发现写作的乐趣,使其在作文写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

2.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

就目前而言,有大量的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其实,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将思维、眼界大开,换而言之,教学中,不仅有教师、学生参与,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通过阅读多个孩子的作文,在对比中了解自己孩子作文的优缺点,然后与孩子共同分析作文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促进其作文水平提升。

例如,在《寫信》的评价中,教师可以以家长会的形式开展,教师可以选择某节课或者周末的时间,组织家长会,将全班同学所有作文放在一起,由于时间有限,可以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读出自己的作文,然后让家长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刚才读过的几篇作文,比较各个同学作文中的优缺点,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中,让家长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更加了解彼此,使其在讨论中增加自己的表达能力。

3.建立“突出优点”评价方式

保证作文评价的客观性,是提升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评价中,教师必然要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若教师能够做到适当表扬、批评有度,必然能够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在传统评价中,教师非常重视评价的全面性,虽然足够中肯,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更愿意接受鼓励性、表扬性语言的特点,足够的鼓励对于促进他们作文水平的提升更加有效。对此,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作文中的创新、个性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自愿,让学生写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我的乐园》写作中,有的学生写出了从小在农村生活的乐趣,通过夏天捉虫、秋天采果等事件的描写,充分的体现出“乐园”的“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为读者勾勒出了画面,使读的人好像也参与到摘果采桃的趣事中,然后再对比回归城市生活,再也没有这样的乐趣,突出“我的乐园”的特殊性、对自己的意义。教师在评价中,应当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表达优秀的语句,思维表现创新性进行评价,不用在意是否全面,但是一定要扩大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将评价课变为鉴赏课,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

4.建立“生生互教”评价方式

作文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表达能力,通过文字去记录所见、所闻,表达所想、所思。在以往的评价中,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所有学生的作文全部由教师一人评价,自然会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作文内容。但是,如果让学生作为评价人,学生之间认知、理解能力较小,更能够客观的评价作文的优缺点。学生不仅可以品尝到“传授”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多样的写作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例如,《我的动物朋友》评价中,教师可以挑选一篇结构合理的作文作为范文,带领学生一起评价。小A同学的作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绍了他的朋友是小花猫;第二部分,讲述了小花猫如何用它的方式在自己不开心时鼓励自己;第三部分,讲述了小花猫不顾自己的危险,救了自己;第四部分,表达自己非常感谢小花猫,很高兴有这个朋友的陪伴。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每个部分的内容,情感表达的优点,以及清晰的思路,让学生了解如何写作,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融合在作文中。

总而言之,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如何写,更在于如何评价,有效的评价能够使其客观的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努力的寻找有新意的内容,更好的在作文中融合自己的情感,得到思维、表达、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艳,张艳平.浅议优化习作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 658(02):133

[2]郭家海.小学中年级习作核心素养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7(10):25-28

[3]开青青.核心素养观下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9):9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