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琳:用做服务的意识做教育

2020-12-14莫唯然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瓜班级儿童

莫唯然

出生教育世家的何琳早在小學五年级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从教22年,何琳一直在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这片沃土深耕。主持德育工作多年,何琳始终在问自己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对德育工作的不断研究让她拥有了更宽的视野与更深的思考。

活动育人,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14年的班主任经历让何琳得出一个结论:说教无用,唯有活动育人,才能让儿童在体验中感悟与反思。如果不能为学生创设情境,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间,在体验中收获成长,那么所有的德育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很多人可能会问,课堂上学生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参与教学吗?何来‘真正参与一说?但事实却是,很多时候儿童都是被动参与,甚至只是看似参与。”何琳介绍,根据儿童参与权阶梯理论,儿童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八个层次。参与度为0的第一级,是成人操纵。在这个等级,儿童只是被动接受安排,并没有参与。而参与度最高的第八级则是儿童策划,邀请成人提意见,儿童决策。从第一级到第八级最大的变化就是行为主体的转变。

比如,在一次主题为班级建设的德育课上,何琳要求学生按学号分组,每四人一组。第一个活动板块是“谈话引擎:班级建设是我的责任”,在这个环节,何琳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班级建设人人有责。第二个环节“数据呈现:班级问题,我来发现”。这个环节会让学生自己提出现有的班级问题。第三个环节“问题探究”环节,“重大事务协商解决”,让学生在之前大家提出的班级问题之中选出重大事务,大家一起讨论制定解决方案。第四个版块是“机制保障,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制定相关纪律条规。最后便是“提高认识,建设与协商为核心的班级治理组织”让班级自治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当具体的课堂任务下来,四人小组就会有十分明确的分工,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人,两名汇报人。每个人轮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他们自然便会被激起主人翁意识,努力维护班级氛围。

只有确保学生能够成为活动主体,成为决策人,他们才能真正地收获感悟与成长。

“老师,我想留一块西瓜给妈妈”

在“活动育人”理念的执行之下,何琳感受到了德育真正的力量。一次班会课,主题是“56个民族好大一个家”。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56个民族,何琳选择让学生自己来讲这堂课。她提前通知学生,让大家下去准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风土人情的资料,做好PPT,再带上当地的特产来上课。那节课出乎何琳意料的精彩。每个孩子都准备得很充分。让她记忆犹新的有一名学生,他带着一整只西瓜上了讲台,给大家介绍了自己旅游过的新疆。介绍之后,他请何琳帮忙把西瓜分给全班同学吃。分西瓜的时候,他悄悄问何琳:“何老师,我想留下一块西瓜,能不能给我一个塑料袋?”何琳本来以为他留西瓜是想自己多吃一块,听他问起塑料袋,感到奇怪,便问道:“为什么要塑料袋?”谁知,男孩竟然回答她,想把西瓜带回家给自己妈妈吃。听到这句话,何琳既惊讶又感动,现在早就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了,哪里又买不到一块西瓜?可是孩子牵挂妈妈的心,却让人动容。“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内心一定细腻而柔软。所以德育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它总会在不经意间撞击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意外与感动。”何琳说。

“我该退位了”

“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能力,因此会将很多细节视作理所当然,但其实孩子需要学习。如果老师意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在学习中遇到那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困难。”

长成大人的我们往往会忘记自己曾经怎样看待世界。想要回归儿童的世界,老师也需要学习。何琳在学校分管教学工作,她与老师们一起制定出了一套课堂观察法,称为“三段式教研”:课前集体备课,预设可能的难点和疑问;课中观察要求老师随堂听课,听课不是听授课老师怎么讲课,而是进入课堂,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行;课后反思,要求老师反馈自己的课堂观察结果,并一起讨论原因。

“一开始老师们很不习惯这样的研究方式。课后反思的环节,让他们分享观察结果,每个人都会直截了当说自己的结论。”慢慢地,老师们开始习惯于真正发现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捕捉的现象。当大家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才知道他们拥有什么能力,还缺什么能力。“其实只要观察反思一段时间就能发现,很多时候老师会先入为主地忽略孩子缺乏的能力,但更多时候是我们成年人不相信他们具备某种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适当退位,让孩子在体验之中生长出能力来。”

让孩子过有质量的校园生活

作为学校的副校长,何琳经常思考:现在科技发达,学习的形式千变万化,到底什么才是学校真正的不可替代性?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孩子去学校上学,主要目的并不是学知识,而是为了过生活,为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做准备。

那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过校园生活呢?何琳与老师们制定了12条标准并据此研发了一系列课程。比如,为了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离开幼儿园之后能尽快适应全新的小学生活,何琳他们开发了一套“三维入学适应课”,包括空间适应、时间适应和人际适应,每一个版块下有具体的课程。他们会邀请四年级的学长每人负责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大手牵小手”,引导一年,手把手地教他们熟悉校园,整理书包,做清洁,做课间操……对于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而言,小学既巨大又陌生。因此开学第一周,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便会带他们逛校园,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了解校园环境,熟悉各个功能区。逛完校园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发现画出自己眼中的学校,最后再上台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这样,孩子就能有组织地快速熟悉校园,并对学校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

用专业的力量与家长对话,为家长去焦虑

除了德育课,何琳在学校还要上一门主题课程,题目叫“每一个的每一天”。这门课的听众不是小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

每一年开学新生进校的时候,何琳他们就会要求全体新生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在问卷之中他们要调查家长的教育理念、孩子此前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养成情况、阅读情况……比如:在幼儿园阶段给孩子报过什么班;孩子是否有每天锻炼的习惯,锻炼时长多久;家长是否重视亲子阅读,孩子读过些什么书,等等。只有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老师们才能了解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怎样的家长和孩子,他们有怎样的需求,又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足。每学期,何琳都会给家长上这门课,让家长了解学校到底提倡怎样的校园生活,孩子在这六年之中会学习哪些课程,体验什么活动。

“我们学校的家长一大特点就是高学历。而高学历往往伴随着高需求,高需求则会滋生高焦虑。很多家长在小学入学前就已经让孩子上过各类兴趣班。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用数据说话,让家长们看看学校1~3年级学生学业的发展趋势。这样他们才会了解,真正影响孩子成长和学业表现的其实是非学历因素。只有通过专业的力量来跟家长对话,他们才能信服,才能去除焦虑。这样,家校双方才能从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更准确的家校互补。”

从教二十余年,何琳一直坚信最好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是能够温暖人心的。教育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在细节之中反复研磨。只有不断践行,才能让儿童在学校过上有质量的生活,在体验与参与之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西瓜班级儿童
班级“无课日”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巧切西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