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模式下传感器实验课改革

2020-12-14卢珺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PBL模式改革

卢珺

摘要:传感器实验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感器也是当下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物联网工程及有关专业教师来说,在传感器实验课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在传感器实验课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可以选择应用PBL模式,以此来改善现状促进发展。本文就对基于PBL模式下的传感器实验课改革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PBL模式;传感器实验课;改革

引言:PBL模式是一种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或项目展开教学的一种方法,在1950年被提出,最早只在医学教育中有所应用,在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后,也在其余多个学科中有所应用。在传感器实验课改革工作中,也可以运用进该模式来加强改革效率,提高传感器实验课实施成效。

1.传感器实验课教学面临的难点

1.1教学内容跨度和难度较大

传感器实验课程属于目前信息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其不但包含了物联网知识,还接触到了多个研究领域,有很多关键技术亟待开发和运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所接触到的内容跨度和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其中,主要包含了传感器技术、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数据管理、数据融合等多种知识结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是教师共同面对的难点。[1]并且,在一些院校开展传感器实验课的时候,不但要求学生拥有基本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成效。

1.2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快

如今,我国经济和科技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传感器实验课作为目前信息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教学内容必须和研究进展密切结合,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传统的网络相比较,传感器本身就属于前沿研究技术,在技术和标准方面都不统一,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根据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教学内容实施更新,才能确保学生可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有用的知识。

1.3实验教学开展难度大

由于传感器实验课程在开展时涉及到了仿真平台和开发环境的选择,但这些基础设施都存在多样化的特点,这给实验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難度,怎样选择适合的实验仿真平台和开发环境是值得关注的。在传感器实验课中,既要让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混乱,而这也是传感器实验课程改革的重点。[2]

2.基于PBL模式的传感器实验课改革对策

2.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兴趣

在传感器实验课改革中,运用PBL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展开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打造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对应的模块,并将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分解成多个功能模块,让学生对功能模块进行学习来达到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课堂内容,还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于传感器实验课的学习兴趣。[3]并且,在开展传感器实验课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实际操作,而这一过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消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有着积极影响,小组合作恰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2.2更换知识应用场景 循序渐进教学

因为传感器实验课所接触到的知识非常广泛,让学生对传感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适当地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就可以对知识应用场景进行更换,从而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熟悉且经常接触的家庭环境作为知识运用场景,借助智能家居等系统的帮助,让学生对传感器知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这比直接传授教材内容要有效很多。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传感器知识是存在于生活中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学习信心。[4]不仅如此,在对知识应用场景进行更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在接触多了之后就可以快速的提取场景共通性,对传感器实验课核心有所明确,意识到学习传感器相关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在传感器实验课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坚持以PBL模式作为核心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课,并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准确找到问题答案。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在丰富学生知识系统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观,为其今后的就业、发展打造稳定基础。

结束语:在传感器实验课教学中,还面临一些难点,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学内容跨度和难度较大、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实验教学开展三大难点,难点的存在势必会影响课程开展结果,因此,还必须做出改革。在改革中应用进PBL模式,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通过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兴趣、更换知识应用场景循序渐进教学等对策,来优化传感器实验课难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传感器的认识,构建丰富的知识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沁华,梁兴林,赵珉,许敏,许龙,夏瑞祥.基于微课PBL教学法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4):17-20.

[2]刘春城,李爽,刘杨,杨军,赵月.工程训练课程对PBL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04):65-68.

[3]庄自超,胡玲.基于模式识别的PBL教学模式研究——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4):95-96.

[4]李开,陈峰,袁艺标,李荣,冀强,张志威,周世一,黄惠结,李鼎,陈鹏,俞尤嘉,毛征生.基于PBL模式的法医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65-266.

2019年武汉东湖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基于PBL模式的实践教学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PBL模式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PBL模式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研究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