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研究

2020-12-14李敬敬张健

关键词:恩施州土家族

李敬敬 张健

摘 要:以恩施州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摆手舞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摆手舞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土家族摆手舞体育理论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摆手舞知识与价值的宣传,培养摆手舞专业人才.

关键词: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

[中图分类号]G853.7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aking the hand-dancing dance of the Tujia traditional sports in Enshi as a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status,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hand-dancing dance.Suggestion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sports theory of the Tujia waving hand dance,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do a good job in propagating the knowledge and value of the waving hand dance,and train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the waving hand dance.

Key words:enshi prefecture;tujia nationality;waving dance

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土家族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是人们世世代代在劳动过程中演变出来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土家族文化的沉淀,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勇敢、智慧、勤劳以及坚强团结的民族精神.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恩施州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摆手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土家族民族体育项目.编撰调查问卷,在恩施州公共场所随机选取300名成年人作做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为98%.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原始文化通过舞蹈和体育活动被保存下来,摆手舞是二者的结合.摆手舞既是一种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舞蹈,它拥有二者共同的精髓.

劳动起源说 摆手舞的动作是从生产劳动中演变而来的,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一些动作,在发展中逐渐变成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形式.摆手舞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动作主要是模仿播种、插秧、收割、擦汗、挑担、推磨、铲土等,这些形式简单的动作正是土家族人民生产劳作丰收的情景表现.这些动作经过反复的练习,以身体的活动形式固化下来,呈现为摆手舞原始的体育形态.这种形态不但是人们劳作之余放松身体的一种活动方式,更强化了生产生活技能.[1]

宗教祭祀起源说 摆手舞是土家人民在祭祀时的一种仪式,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起因了解的很少,所以人们把自然灾害都归结于神的力量.为了安抚神,便有了用摆手舞祭祀的活动.摆手舞是祭祀土王、祖先和祈福后代兴旺、生产丰收的一种舞蹈仪式.[2]

娱乐起源说 古时候的土司王喜好唱歌跳舞,于是管理者就把平时人们劳作的动作经过改编,创造了摆手舞,以供土司王观赏作乐.

战争起源说 土家族祖先开始居住在中原地带,经常受到其他部落的讨伐.土司王在打仗过程中为了鼓舞士气,瓦解敌人军心,创造了摆手舞.摆手舞反映了祖先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畏强敌,英勇牺牲的斗争精神.

2.2 摆手舞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恩施州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制定的“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指导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大众体育,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明显不足,摆手舞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阻碍.[3]

民众摆手舞参与度 调查数据显示,摆手舞的参与度较高.参加过摆手舞活动213人,占调查人数的72.4%.其中,经常参与摆手舞活动的47人,占15.9%;偶尔参与摆手舞活动的106人,占36.1%;很少或较少参与摆手舞活动的60人,占20.4%;不参加摆手舞活动的81人,占27.6%.

民众参与摆手舞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213人参与过摆手舞活动.其中,每周参加活动3次以上的24人,占11.3%;每周参加活动2次的58人,占27.2%;每周参加活动1次的131人,占61.5%.参加摆手舞活动每次2小时以上的93人,占43.7%;每次参与0.5~1小时的32人,占1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恩施州人民参加摆手舞活动每周的次数较少,每次参与的时间为1~2小时.

民众参加摆手舞活动的具体方式 土家族摆手舞与其起源有很大的关系,其表现方式多样,活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在土家族盛大节日庆典上演出,在旅游胜地进行舞蹈表演,通过舞蹈健身锻炼,等等.调查数据显示,摆手舞活动在节日庆典和舞蹈表演中占得比重比较大,分别是40.4%和31.9%;在健身锻炼和学校体育中占的比重比较少,分别是17.4%和10.3%.这些数据说明,摆手舞的存在方式仍然没有太大的突破,还是停留在以往延续下来的方式中.

民众参加摆手舞活动的场所 摆手舞活动可以在很多场地上开展,它没有固定的场所,也不受形式和人数的限制,以单人跳、双人跳、多人组合跳等方式开展,最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形式是在盛大节日——恩施女儿会——发展到上万人跳,声势浩大,队伍壯阔.

民众对开展摆手舞项目的支持率 在294个被调查者中,有77人认为摆手舞项目很有必要开展,有129人认为应该开展摆手舞活动,84人认为让摆手舞自然发展,另外还有4个人认为不应该开展摆手舞这个体育项目.被调查者大部分倾向于支持开展摆手舞活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对摆手舞不认同.说明恩施州大部分居民对传统体育文化还是倾向于保护与延续,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展示其意愿.

摆手舞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支持率 调查数据显示,30.2%的人非常支持摆手舞在学校开展,48.0%的人认为应该在学校体育中开展摆手舞项目,20.4%的人认为应该视学校的场地和师资等情况而定,只有1.4%的人认为不应该在学校体育中开展摆手舞项目.支持者认为,学校体育可以促进摆手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恩施州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播下去,有效保护我国民族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2.3 摆手舞在恩施州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包含和保留了整个民族的原始文化,是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之所以还能保存到现在,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土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出现遗漏或者错误的信息,以至于后来的人们越来越淡化了摆手舞的存在价值.[4]调查结果显示,摆手舞在恩施州的普及还没有达到人人皆知的程度,这对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是不利的.27.6%的被调查者没有接触过摆手舞这项传统体育活动,他们对摆手舞了解较少.作为恩施州土家族的后裔,有必要充分了解土家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它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

政府对摆手舞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 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为了发展摆手舞,政府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个别领导对其认识不深,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不强,这对于传承与保护土家族这一民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利的.

缺乏经济支持 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对摆手舞活动的资金投入占65.2%,企业赞助占24.9%,经费自理占9.9%.摆手舞活动的健康开展需要广泛吸收资金,而非仅仅靠政府的资金支持.

专业人才缺失 摆手舞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专业人才.全州范围内从事摆手舞研究的人非常少,摆手舞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摆手舞缺少智力资源支持,从而摆手舞活动项目创新源泉枯竭,摆手舞发展前景令人堪忧.[6]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摆手舞活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占72.3%,有专业人士指导的仅占27.7%.

外來文化冲击导致的群众意识淡薄 随着时尚娱乐运动项目的兴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趣日益淡化,跳摆手舞的习惯也逐渐被人淡忘.人们更多的是选择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体育活动,自发选择跳摆手舞的人越来越少.由于部分较为专业的土家老人去世,使原滋原味的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逐步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摆手舞的推广难度越来越大.[7]现在的土家族人基本不穿土家族服饰,会说土家族语言的人逐渐减少,土家族语言几乎失传,这对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有些土家族人不认同摆手舞,认为摆手舞是一种落后的文化.

3 恩施摆手舞发展对策

重视土家族摆手舞体育理论的研究 土家族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摆手舞的传承靠语言传递,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专业的理论作指导,有了理论,摆手舞的发展才有方向.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湖北民族学院和当地的文体局.湖北民族学院对土家族民族体育的理论研究较为突出,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这对发展和传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土家族民族体育要充分利用湖北民族学院这一高校资源,结合恩施州摆手舞发展现状进行理论研究,明确其发展方向.

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投入,将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列入财政预算,多方筹集摆手舞文化发展基金,形成政府、民间、企业等多种渠道投资发展的新格局.摆手舞的发展和传承离不开人,所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门的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利用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智力资源,培养更多的摆手舞专业人才就成了首要任务.[8]

加大摆手舞的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渠道传播摆手舞的相关知识,讲解摆手舞的传承和历史价值;通过网络媒体提高传播的速度和广度[9],将摆手舞传递给大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树立起对摆手舞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学校体育对传承摆手舞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是使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培养人才、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10],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学校体育有责任、有义务了解、认识和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 结束语

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节日庆典、舞蹈表演,健身锻炼.人们参加摆手舞主要是为了传统节日庆典,也是人们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活动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近年来当地政府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摆手舞的发展.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重视土家族摆手舞体育理论的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摆手舞知识与价值的宣传,培养摆手舞专业人才,使其更加独特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参考文献

[1]庹继光.传播学视阈下的土家梯玛及其神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 (11):142-145.

[2]赵翔宇.传统的发明与文化的重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研究[J].贵州民族研,2014,35(4):62-65.

[3]周黎.湖北土家族摆手舞的生态文化意义研究——以舞蹈生态学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S5):93-97.

[4]王姝.土家族摆手舞文化校本课程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2014,35(6):197-200.

[5]赵翔宇.土家族传统山地农耕文化——一项基于摆手活动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农业考古,2014(6):302-305.

[6]李海清,李品林.鄂西土家族舍米湖村摆手舞田野调查——兼论民俗体育在村寨人社会化中的社会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1):61-65.

[7]包蕊.我国民族民间健身舞蹈的研发与推广——以佤族民间健身舞蹈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127-130.

[8]张世威, 张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安全审视——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2):21-27.

[9]朱峰,张德利,李诚刚,等.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论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9-61.

[10]岳保柱,刘晓萍,周晓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合肥抛头狮传承路径的优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4-58.

编辑:琳莉

猜你喜欢

恩施州土家族
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探讨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土家风情惹人醉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
依法治州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