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路径依赖研究
2020-12-14秦驿高雨颜
秦驿 高雨颜
摘 要:當下全球需求不足,出口趋势不乐观,逆全球化态势日益凸显,各国为了稳定出口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路径模式固化,旧的贸易路径想要突破自我寻找新的出路,而新兴国家也在探索全新的、适合本国的贸易路径。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产业内贸易,探究中国近20年来的各行业的生产网络情况,探索中国近二十年来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内贸易是否有显著影响。并且同时定义国家间贸易路径依赖,发现中国与主要贸易国是否存在贸易锁定的现象,并且研究FDI、进出口对路径依赖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我国贸易路径寻找新的突破口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路径依赖;对外贸易;产业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5.025
1 文献综述
Linder(1961)较早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他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度是发生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Gehrels(1962)认为需求差异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产业内贸易被众多学者们分为垂直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Gehrels(1962)认为需求的差异越小,两国间的水平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Helpman(1981)也开创性的发现,当贸易双方市场规模相似的时候,两国人民消费的产品的需求会更加重叠,从而产业内贸易的机会也会增加更多。Fontagn(1997)研究了欧盟内部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后发现,市场规模对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同样,冯宗宪、蒋伟杰(2017)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Krugman(1981)引入了垄断市场的竞争结构证明了产品差异和市场的规模经济同样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Balassa,B(1987)认为国家的经济规模可以反映出产业规模和服务能力的相似度和差异性,他发现国家规模的差异越大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发生的概率越低。Greenaway D(1995)同样研究后发现,产品价格、规模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均对产业内贸易有正向的影响。
2 机制机理
国际分工是指为了更专业化的生产,将物品的不同生产步骤分散在全球各地,是超越国家边界的生产行为,是全球化生产行为的必然结果。跨国企业一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将产品的生产程序中的一些步骤放在东道国进行生产活动,这样的好处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不同资源,将产品生产的成本最低化和生产质量最大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全球化生产被锁定可能存在的风险,本文从FDI的视角,探析中国和主要贸易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以产业内贸易为嵌入点,剖析中国和主要贸易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和原因,并为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开展和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需求和现实依据。
3 方法和数据来源
3.1 产业内贸易指数
3.2 数据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采取HS四位码。本文最终测算了和20个主要贸易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数据,数据来源是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样本年份为1998-2017的20年间的数据。
3.3 计算结果
从整体计算的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20个贸易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相对逐年增加的,说明我国在全球产业内贸易的地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10年前后经历了短暂的下滑后,在2011年以后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4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大多数是基于两个贸易国之间的进出口产品情况、进出口份额反映出来的,根据现有的参考文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外国直接投资(FDI),两国的市场规模差异、两国的贸易往来关系等。此外,由于两国的贸易流量受运输成本等的影响,因此将地理距离和两国是否接壤计入本文的计量模型中。
假说1:一国对东道国的FDI(国际直接投资)实际金额使用量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
假说2:国家市场规模的差异与两国间总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呈负相关关系。
假说3: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近,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两国间贸易的区域贸易自由协定会促进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发展。
从回归1的结果来看,20个国家20年间共400个全样本在加入了时间或国家固定效应的情况下,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FDI对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影响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中国对贸易国的当年外资实际使用量每上升1%,则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就增加85.24%,FDI实际金额的使用量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有明显促进的作用,起到了显著为正的影响。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设1成立。两国的GDP差距(lnDGDP)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验证,符号同样和预期相一致,说明中国和贸易国之间的市场规模的差异与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有显著抑制的作用。在分别加入时间固定效应或国家固定效应后,我们发现结果仍显著为负,即假设2成立。在同时加入国家和时间固定效应的情况下,两国相邻会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即相邻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更可能发生,在仅加入国家的固定效应后结果仍不变且显著为正。对于两国是否签订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X),表中可以看出加入时间和国家的固定效应后结果显著为负,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抑制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即假设三不成立。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1998-2017年贸易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和主要贸易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还整体处于较低状态,外国直接投资(FDI)可以显著提高与中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发达国家对中国FDI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尤为明显;从其他影响因素来看,市场规模的差异均对产业内贸易起到显著抑制的作用,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也是同样显著为负,对于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发达国家和我国越近则越会对产业内贸易产生负向影响,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相反。
基于上述结论,我国应充分利用外资,合理引导FDI在我国的发展、在我国市场内部的积极作用。合理引导发达国家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要有开放的姿态,积极探索使得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行业的投资;我国仍应不断努力扩大市场规模,减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改善经济市场,对于地理距离较小的发展中经济体,我们应积极增进贸易往来。
参考文献
[1]Linder,S.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porta- tion[M].Stockholm:Upsala,1961.
[2]Gehrels F.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 (Book)[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2,52(3):622.
[3]Helpman,E.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Economies of Scale and Monopolistic、Competi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81,(11).
[4]Greenaway D,Hine R,Milner C.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Cross Industry Analysis for the United Kingdom[J].The Economic Journal,1995,(126):1505-1518.
[5]Fontagn E L.Freudenberg M.Intra-industry Trade:Methodological Issues Reconsidered[C].CEPII Paris,1997.
[6]Krugman,P.In-10000 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8000 Gains from Trad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95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