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政治课堂新闻播报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020-12-14刘哲
刘哲
初中学生对时政要闻的辨析水平,对国际发展格局的敏锐性,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为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有心的政治教师摸索出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形式。文章从新闻播报的应用背景、活动形式、活动效果展开论述,旨在为推进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做出努力。
初中政治课从知识系统地位来看,它是马列主义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开设的适应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基础阶段性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一、新闻播报为解教学困境而生
从学生角度来说,喜欢政治的学生,嫌弃初中政治课远离政治话题;应试导向的学生,嫌弃初一初二考点少,痛恨其占用宝贵时光;不喜欢政治的学生,干脆将其冷落一旁。从老师角度来说,要实现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水到渠成,不设一丝教化,实非易事。而教化,却是学生必定反感的,当反感产生,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要扫除思想领域的盲区,修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引领行动,政治教师只是碰触了冰山一角。政治教师有宏大的、严密的政治学科知识建构设想,无奈学生幼小的心灵不知道在这个学科背后有这么好玩的体系。兴趣是不可能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之上的。在推进知识体系构架的过程中,政治老师不得不接纳无奈感与受阻感的如影相随。从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评估角度来看,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时政要闻见解、地球意识、国际发展格局与动态了解等,与我们期待的理想水平相去甚远。而令我们汗颜的是,美国、日本等国的青少年在此方面的素养却令我们难以望其项背。反观教学,学生对我们的学科提不起兴趣。课堂效果都得不到保障,何谈知识落实?何谈思维缔造?何谈素养修成?为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强化课堂与外部大环境的对接,引导学生开放视角,加强政治课堂的时代性与亲民性,经过政治教师多轮观摩课、教研、讨论,摸索出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形式,为初中政治课堂注入了一泓清泉。
二、新闻播报活动形式简述
全班做好任务分工,明确一人主讲,课前准备资料。政治课开始时,用3~5分钟时间,让学生主播播报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明扼要地交代事件,并能简单谈谈该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作用、启示等。主播播报完新闻,教师引导全班学生从what—why—how逻辑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述。新闻播报从准备到结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新闻,整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络等多种途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基本要素将新闻事件记录下来,并进行信息的整理。发言稿要求言简意赅,字数在300字以内。
第二步,播报与点评。利用课前约3分钟时间,由新闻播报人进行播报。新闻播报人要求仪表端庄、声音洪亮、语言富有感染力等。随后,约2名同学从what—why—how3个角度对本新闻进行点评,每人发言不超过1分钟,之后,教师进行简单点评。
第三步,新闻保存。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可以运用PPT、音频、视频、文稿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手段。安排专门负责的学生,对播报的新闻进行保存。以一次播报为单位,保存内容包括播报的新闻主题、播报的主播人、点评人、点评意见等,学期末進行优秀新闻播报评奖。
三、新闻播报有效性分析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形式开放活泼、短小精悍,信息新、容量大,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社会,开阔了学生视野,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由于重大时事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材料生动、具体,时代特色鲜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近学科思维殿堂
融于时事政治大背景之中的新闻播报教学活动,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时政材料。师生围绕某一时期的时政热点,收集资料、确定主题,经过在课堂上的充分研讨,使学生获得对这一问题的明确认识,提高了学生时事思维的敏锐度,培养了他们关心身边大小事的社会意识。从短期来看为中考练就了基本功,从长远来看为人生思维铺开了大格局。新闻播报教学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带领学生从切身感受出发,一览政治学科常涉及的抽象问题,逐步了解并接受本学科的特点,逐步形成成熟的学科思维。
(三)提高问题思维能力
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重视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补料,在能力上提高,拓宽深度与广度。学生从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逐步升级到思考世界、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为思维能力的提高架起了飞跃的桥梁。
(四)综合效果评估
新闻播报教学活动为改善教学中的不足,破解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困境提供可行性策略。经过初二年级一年的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实践后,笔者通过采集学生意见,从课堂氛围、学生能力、学生兴趣、竞赛成绩等方面对新闻播报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了教学检测。从学生意见采集来看,“新闻播报使我了解了国家大事”“新闻播报让我了解了我们的社会”“新闻播报拓宽了我的思维”“新闻播报锻炼了我搜索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等评价意见占95%以上比例。从课堂氛围总体评估来看,睡大觉的现象消失,做题外事情的情况减少,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比例增加。从学生能力和兴趣提高方面来看,学生能力的提高鲜明地表现在作业解答上,以往毫无逻辑的答题现象消失,学生能从what—why—how不同层次进行答题,展现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兴趣是由快乐来养育的小鱼儿,学生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自然得以生发。最有力的证据恐怕还是要靠成绩来提供,在市教育局、司法局、普法办联合举办的“我身边的法制故事”征文大赛中,学生踊跃撰文,5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6人获得三等奖,新闻播报教学活动给了他们长期有效的新闻视角与思维训练,取得硕果势在必然。
四、确保新闻播报教学活动持续有效的注意事项
(一)教学讲求循序渐进
开始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要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懂得采取灵活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措施。在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初期学生还没有掌握方法时,例如信息采集途径、信息整理方法、新闻播报环节等把握不当,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比如对学生的新闻稿进行修改,让学生清楚了解新闻首先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等。等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再进一步提出要求,比如结合所学知识,对新闻事件进行简明扼要的评析等。
(二)能力培養讲求平台自由
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势必存在差异,要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新闻播报教学活动,必须创设自由的平台。不搞模式,不搞消极评价和竞争。针对不同个体,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对于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多鼓励;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引导其追求卓越。不管是能力强还是弱,都要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不管是表现成功还是不理想,都要给予热烈而真挚的掌声。有效运用教师点评环节,将表现优秀的学生引向更高,让表现不佳的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之处,以促进进步。
(三)陪学生成长在于教师先成长
时代的步伐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瞬息万变,初中政治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快速成长的需要。
五、结语
初中政治课于2016年9月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做了大调整,结构更加完善。为顺应这一大的变化,全区七年级政治教师接受了全方位的教学培训。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等时代关键词列入立德树人目标中。要修通学科与学生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经由政治课堂达到政治学科设计的理想境界,教材是利器;但能创新形式吸引学生,政治教师是关键。所以,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陪伴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蒋成瑀.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指导[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第三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小蔓.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印发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王桂兰.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5]王和平.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8):170.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