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认同: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艺路径
2020-12-14孟浩
孟浩
在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表征为大学生群体在制度、道路、文化等领域的主动式认同。其依托于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以及文化认同的开展而得以落实。文艺作为文化范畴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拓出文化认同的路径。文艺孕育的个体心理结构领域的情感与精神认同表征着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逻辑与实践范式的更新。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活跃在新时代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国家政治决策和文化意识形态往往有着敏锐的嗅觉,在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及其认同路径的探究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尝试阐述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逻辑,论证文艺作为大学生文化认同路径在学理上的合法性。
一、文化认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演进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群体对政治认同的理解逐渐呈现出由“抽象”转变为“具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差异)的趋势。由于个体理解与实践能力的差异,大学生在政治认同的心理结构上存在着差异。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群体在政治认同层面,需要面对其认同心理结构是主动认同还是被动接受的课题。新时代拥有广泛而开放的文化空间,在这种文化语境中,具备了从个体自由叙事维度来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环境与思想条件。如此,规范与教化的被动服从转向主动与自觉的认同成为可能。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同(我们称之为“文化认同”)不仅揭示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深层文化逻辑,同时也必然会生成建构其新的认同范式。
从理论上对意识形态加以祛魅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威廉斯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将文化做“降格”处理的做法似乎更贴合我们对文化的一般性理解。大學生在高校校园空间中生活和学习,萦绕在其周围的校园与社会文化环境俨然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既是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自身文化的塑造者。对大学生文化(大众文化,或亚青年文化)的理解、掌握和收编成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文化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工作。同样是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的霍尔曾将大众文化比喻为一个文化霸权争夺战的竞技场。如此定义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认识到以下事实:所谓的文化立场实为意识形态的建构及其所有权的争夺,而谁能够把它抓到手,它便为谁服务。由此,在新时代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构建实为必要。
二、文艺路径:文化认同维度的学理探究
《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第28卷对“政治认同”词条有三种层次的解释:本能、情感、理智。“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的接受、赞同”属“情感上的认同”范畴。人民群众作为政治认同的政治主体,其情感认同过程往往需要经年累月、潜移默化地熏陶、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群体处于高校这个相对开放的文化空间,文化意识形态的培育拥有多种开展途径,而以“共情”为审美接受功能与特征的文艺成为塑造情感认同的路向。
对于文艺的社会功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自古以来便是文学家、理论家、政治家谈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在西方,柏拉图及其学园诞生以前,希腊文化便通过诗歌来规划社会秩序。通过聆听史诗和观赏戏剧,从艺术的叙事和故事主人公的举止来创立符合当时社会要求的美德标准与统一规范。在其《法律篇·第八卷》中,柏拉图一改将诗人从社会中驱逐出去的观点,认定诗歌的功能和价值是为社会服务,以道德和理论的观点将文学与政治直接关联;当代法国哲学家萨特提出“介入文学”的主张,认为文学应积极“介入”政治和现实生活;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则在其著作中认为,文学具有社会黏合剂的作用。文艺作为文化范畴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审美主体与艺术客体的沟通、联结、互动与对话,产生共情效应,使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自觉、主动接受与情感认同成为可能。
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穿越时空的理论对话与艺术实践中,体现了对文艺在积极建构文化与情感认同层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适时地提出了符合时代语境的文艺主张,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政治标准(第一位)和艺术标准。如此注重特定时代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与大众(审美接受者)中的效果,为抗战期间的文艺创作和全国人民的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其影响下,从解放区文学的《 小二黑结婚 》到新中国初期柳青的《 创业史 》,不但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文化经典,同时也增强了人民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巩固了人民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就启发、诱导的层面看,文艺确实具备这种可能性。从现实层面看,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文艺社团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感的“高雅文化进校园”,传递活力与正能量的党团活动等,这些丰富的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文化认同的建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伴随着新媒体与电影文化的兴盛,观看电影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文艺娱乐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以《 战狼2 》《 红海行动 》《 厉害了,我的国 》《 我和我的祖国 》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以平民化视角和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映射出家国的历史变迁,成为真实反映新时代社会面貌以及个体精神风貌的“镜子”,产生了强烈反响。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可谓“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的成功实践,其塑造的每一个英雄形象,讲述的每一个动人故事以及每一宏伟蓝图的实现,都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文化认同具有积极意义。
三、精神认同:文艺实践的目标与接受,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那些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总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观照现实生活,“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社会主义文艺所展现的中国精神、时代精神通过文艺独具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精髓和灵魂。
就个体而言,每一个大学生通过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究竟可以得到什么?除了艺术文本中特定的知识、审美活动中个体的共情与娱乐快感,还有那些从文艺中汲取的更为普遍和抽象的态度、观念和价值,即那种即使所有的细节都被遗忘,依旧可以深入到精髓中的东西。它们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的脑海,形成所谓的精神认同的东西。通过意识的努力,这种被我们称其为精神认同的东西显形于表面。那么,新时代文艺对大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呢?我们知道,文学叙事的审美属性不是通过概念,而是通过讲故事来告诉你其目的所在。比如,文学不会直接定义什么是勇敢,而是为我们讲述一个行事勇敢的人物故事。是的,我们总是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艺术作品中的叙述,文学便是将一系列的人类价值、精神、情感和行动以故事的方式做进一步具体化的呈现。在文艺的阅读和审美鉴赏过程中,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与艺术文本的互动当中,创造和添加意义,使得艺术与人生、文学与生活变得亲近,由此,政治与文化的认同亦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党建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文化逻辑与范式转型”(项目编号:2019IT0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28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