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中保安员紧急救助胜任力分析
2020-12-14廖燕兰
廖燕兰
为探究保安员在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中的紧急救助能力,基于已有的胜任力冰山模型,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保安员在突发事件中紧急救助职责与现实要求,运用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得到相关结论:政治责任心素质、紧急救助基础知识、紧急救助实操技能、个人性格特质、角色价值观等五大基本因素显著影响着保安员紧急救助胜任能力。
一、保安员紧急救助能力对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的影响
随着安保工作模式社会化,保安公司的安保能力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大型群体性活动安保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主办方或者承办方履行安保任务。谨慎且专业的保安公司会采取许多措施去保障与维护活动安全,让活动顺利进行,但依然无法避免发生各种预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如突发事件中最为紧迫的事件——伤亡事件。一旦发生伤亡事件,即意味着救助伤者的任务是与死神进行时间赛跑。例如2010年在德国杜伊斯堡举办的露天音乐节上就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事件发生后,尽管主办方事前已安排了专业的医疗队伍,但由于现场情况复杂,人流混乱,伤者分散在现场各个地方,医务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到达伤者身边实施紧急救助,最终致使19人丧生,还有342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大型群体性活动现场存在除医务人员以外懂得紧急救助技术的人员,对伤者实施紧急救助,将大大降低伤残、死亡人数。现场工作人员队伍中人数最多同时又懂得紧急救助技术的团体——保安员,可担此重任。保安员的紧急救助能力对能否圆满完成任务起到关键作用。
二、保安员紧急救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今,保安员在大型群体性活动安保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在紧急救助方面的能力却存在着短板。笔者经过对广州市内多家保安公司的保安员在紧急救助方面的能力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保安员在紧急救助方面存在理论知识欠缺、缺少实际训练的现象
笔者对保安员进行结构式访谈,主要对象为保安公司人数最多的群体——初、中级保安员,他们考取的执业证书确实有涉及紧急救助方面的知识。然而,执业证书考核的方式是以卷面考试为主、实际操作考试为辅的。据了解,在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中存在未设置专门的紧急救助实操考试项目或考核内容不够全面的现象。执业证书考核设置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试模式,使保安员缺乏对紧急救助的实际操作技能,当大型群体性活动发生伤亡事件的时候,保安员仅有的紧急救助知识、生疏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满足救助伤者的需求。
(二)保安员取得职业资格证后紧急救助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导致技能水平下降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保安行业协会致力于推行保安员执业考试改革,并逐年加强对考试的监管。保安员职业资格考试体系日趋成熟,对保安员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考核涵盖范围更全面,并且开始重视保安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保安员职业资格考试虽然涉及紧急救助方面的实操考核不多,但保安员在通过职业证书考试时也掌握了一些紧急救助实际操作技能。不过,保安员仅有的一点实际操作技能,因上岗后使用较少且缺乏定期检查和日常演练,大部分保安员渐渐淡忘了紧急救助实际操作流程,紧急救助技能水平明显下降。
(三)各大保安公司对保安员紧急救助能力未作评价或做出了缺乏科学性、可靠性的评价,导致保安员对自身紧急救助能力认知混乱
保安员在伤亡事件现场真正面对需要帮助的伤者时,由于认知混乱,使得部分保安员不敢或不能对伤者实施正确的紧急救助。
因此,笔者认为,对保安员在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中应具备的紧急救助能力进行研究分析非常必要。
三、影响保安员紧急救援能力的基本因素分析
知名学者吉尔福德认为,胜任力模型是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的一组行为特征的模型。根据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它将个体胜任素质分为能够被测量的冰山在海平面以上的可见部分和不易于被测量的冰山在海平面以下的不可见部分。
为探究保安员在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中的紧急救助能力,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保安員在突发事件中紧急救助职责与现实要求,结合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得到相关结论,有五大因素影响着保安员的紧急救助能力。
紧急救助能力五大影响因素包括政治责任心、紧急救助基础知识、紧急救助实操技能、个人性格特质、角色价值观等。依照冰山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将这五种胜任能力分为冰山在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和冰山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能够被测量的是紧急救助基础知识、紧急救助实操技能,这两者属于冰山在海平面以上的可见部分,它们可以通过保安员职业证书来评价。而要全面评价保安员的紧急救助能力,更应结合冰山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来进行,如政治责任心、个人性格特质、角色价值观等基本影响因素。
(一)政治责任心
政治责任心是社会安保人员应当具备的胜任力基础,是保安员应当拥有的基本素质。政治责任心是保安员拥有更多正面特质和品格的保障,例如忠诚、奉献、勇敢等,并且对影响胜任力的其他因素有促进作用。
(二)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紧急救助基础知识是能够被量化评价的胜任能力,是每个保安员在处理人员伤亡事件中应当具备的基础卫生救助知识。包括对事件现场的评估及对受伤者伤情的判断能力、维持生命三大元素的基本急救知识、突发急症的紧急救助知识及常见创伤的紧急救助知识等。保安员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卫生救助知识,才能够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中发生的各类伤亡事件,更好地协助专业医务人员救助伤者,有效地保障安保任务的完成。
(三)紧急救助实操技能
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的特点要求保安员具备较高的紧急救助实操素质,因为保安员每一次的急救操作都关乎伤者的伤情变化甚至生命。如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的实际操作,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按压频率等操作细节都关乎伤者的性命,如果操作失误,不但不能救人还将雪上加霜。保安员要掌握紧急救助实操技能,需要时间、定力与信心,要经过日复一日反复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紧急救助技能,如心肺复苏术、止血技术、创口包扎技术、骨折固定技术、搬运转运技术等等。
(四)自我性格特质
保安员的自我性格特质是影响紧急救助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对保安员的职业稳定和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与其他胜任力影响因素不同,保安员的自我性格特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工作过程及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性格的影响无法量化,但是却不容忽视。一名优秀的保安员应在处理伤亡事件中体现出自尊自信、胆大心细、正直友爱、遇事冷静的自我性格特质。这些特质,影响着保安员在工作中的积极心态,使其在伤亡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果断处理。
(五)角色价值观
处在社会中的人都具有多重社会角色,根据环境及情况不同,会使用不同角色价值观去看待问题。保安员作为社会群防群控中重要的治安力量,被赋予一定的安保职责和紧急救助职责。不同工作岗位的保安员因岗位职责不同,也具有不同的价值定位。当保安员处于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现场时,需要先从自身职责出发,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同时兼顾救助伤员的工作。这要求保安员在紧急救助中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安保意识及服务意识。
四、结语
笔者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对大型群体性活动伤亡事件中保安员紧急救助能力进行分析发现,政治责任心、紧急救助基础知识、紧急救助实操技能、个人性格特质、角色价值观五大基本因素对保安员的紧急救助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从这五大显著影响因素出发,能对保安员的紧急救助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
参考文献:
[1]高扬.“胜任力”评价在公安法学实战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公安教育,2019(1):65-71.
[2]陈荣.基于胜任力的民航安检员培训[J].现代商业,2010(26):194-195.
[3]秦立强,董亭.关于推进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26.
[4]宫毅,刘瑛.紧急救助与现场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刘金龙.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