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病患者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20-12-14郎彬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9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危重病护理体会

郎彬彬

【摘要】目的 研究鼻肠管肠内营养运用在危重病患者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ICU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诊的40例危重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肠外营养治疗+肠外营养常规护理)、实验组(20例,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预后评分、住ICU時间。结果 (1)组间干预前ALB水平、预后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预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住ICU时间(7.53±1.56)d少于对照组(9.26±2.38)d,P<0.05。结论 给予危重病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及相应护理,对于其营养状况与预后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肠管;肠内营养;危重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9..02

危重病患者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极易出现代谢紊乱,当给予其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氮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当前临床有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效果不一,且近年来的研究指出[1],肠内营养更加符合患者生理状态,可避免肠源性感染,增强免疫力,维持胃肠道功能。因此,本文就鼻肠管肠内营养运用在危重病患者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展开了研究,内容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ICU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诊的40例危重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1.1±6.3)岁,烧伤2例、脑卒中5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5例、重型颅脑损伤8例;实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9±7.1)岁,烧伤3例、脑卒中4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4例、重型颅脑损伤9例。纳入标准:①均需进行营养支持治疗;②均在了解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不配合研究者;②精神疾病者。组间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年龄等)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肠外营养常规护理):(1)肠外营养治疗:以深静脉置管为患者输入全肠外营养液,每日2500 mL,输注时间控制在12~24 h,共治疗7 d;(2)肠外营养常规护理:及时调节输液速度,营养液需合理输注、现配现用等。

实验组(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护理):(1)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置入复尔凯鼻肠管,于24 h后借助X线透视检查明确鼻肠管有无进入空肠,之后展开肠内营养治疗;泵入瑞素(药品厂家: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588;药品规格:500 ml),初始泵入速度控制在20~50 ml/h,结合胃肠道反应,可每4~24 h提升10~25 ml,治疗3~5 d后速度应控制在100~125 ml/h之间,共治疗7 d;(2)肠内营养护理:①心理干预:危重病患者通常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加之处于陌生的住院环境中,可产生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负性情绪,极易影响营养支持效果,所以需要在置管前评估其心理状态,结合负性情绪类型与程度,实施个体化心理疏导,并告知肠内营养的价值,以便取得患者配合,顺利完成营养支持治疗;②基础干预:抬高床头30°~50°,且以半卧位进行鼻饲,鼻饲结束后维持半卧位30 min,预防呛咳、呕吐等;实施口腔护理,改善口腔黏膜干燥;及时检查营养管固定情况,避免脱落;固定且标记鼻肠管,防止移位、滑脱、扭曲;营养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且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避免营养液污染;定时冲管,预防堵塞;③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其家属强调肠内营养的目的、价值、注意事项等,并指导其保护鼻肠管,减少鼻肠管扯脱、滑脱等。

1.3 观察指标

以ALB水平、预后评分、住ICU时间为观察指标。(1)ALB水平:于营养支持前后进行检测;(2)预后评分: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予以评估[2],且分数低者预后佳;(3)住ICU时间:统计且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汇总、处理观察数据,ALB水平、预后评分、住ICU时间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有对比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ALB水平、预后评分

组间干预前ALB水平、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2.2 分析住ICU时间

实验组住ICU时间(7.53±1.56)d少于对照组(9.26±2.38)d,P<0.05(t为2.7188,P为0.0098)。

3 讨 论

ICU中收治的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全身代谢紊乱,并且可因高分解代谢状态而降低免疫功能、发生营养不良[3],从而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康复效果,需要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况。

本次研究表明,鼻肠管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适宜于应用在危重病患者中,表现在实验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以及住ICU时间(7.53±1.56)d少于对照组(9.26±2.38)d,P<0.05。营养支持是治疗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手段,可经由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实施,其中肠外营养容易导致肠黏膜萎缩,使定植菌群移位,肠源性感染发生率较高[4],此外,深静脉置管也存在引起败血症的可能性;而对危重病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则更符合正常生理过程,能够早期恢复患者排泄与肠蠕动功能,并降低肠道毒素吸收,改善营养状态,本研究中还对实验组进行了相应的肠内营养护理,主要在做好置管前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肠内营养的治疗原则,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基础护理与营养液、营养管理,可确保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加之实施了个体化健康宣教,还可提升治疗依从性,减少鼻肠管扯脱、滑脱等不良事件,强化营养支持效果。因此,实验组ALB水平、APACHEⅡ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所需住ICU时间更短。

综上所述,基于鼻肠管肠内营养对于危重病患者有较好效果,且进行相应的肠内营养护理还可缩短住ICU时间,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淑香.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状及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7):7-10.

[2] 陈飞翔,徐 超,张存海.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01):57-60.

[3] 陶福正,陈卫挺,林相彬,等.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耐受性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03):259-261.

[4] 罗菲菲,杨本琳,柏晓伍.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病患者中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4):153-154.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危重病护理体会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谈眼科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干预在采血晕针体检者中的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检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