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综述

2020-12-14唐海波郭颖芳

西部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综述马克思

唐海波 郭颖芳

摘要:马克思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下。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多样性的复合体,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广泛无限性等特点。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理论和现实这两个维度对马克思需要理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从事后的角度来分析,在运用理论预测并防止产生社会问题这一点尚存空白。下一步的研究,建议根据时代条件和现实因素正确区分人的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适时把握和引导各阶层多样化的需要,认清“当下”,规划“未来”。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9-0045-03

需要是人们情绪产生的基础,它反映着人们对内在和外在环境的需求,在需要的驱动下,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动力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需要也由此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进入人们视野,综述这些理论成果,可以从中总结“需要问题”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人类需要的未来。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致力于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马克思关于需要的论述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就要了解其形成过程和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两大背景,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大量物质成果满足了人民物质层面的需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其次从思想背景来看,德国古典哲学家诸多有关需要的阐述成为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

在这两大背景下,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在其主要著作中逐步形成。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开始关注人的需要,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全面阐释了“人的需要”,认为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是解放需要的动力。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需要”这一概念,要想消灭这一异化现象,唯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为此,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研究人的需要,并将“人的需要”概念归入唯物史观中。随后,马克思在《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中深刻分析需要理论,并阐释了由社会生产和交换而产生的“社会需要”概念,经过归纳,首次阐述了“需要体系”。

研究马克思提出需要理论形成的背景和路径,有利于我们坚持历史分析方法,从特定历史背景下理解这一理论产生的时代原因和历史必然性。当然,要想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获取启示。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观点

什么是人的需要?马克思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需要是人的本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深感自己“非人的”生活和自己“人的本性”之间的矛盾,于是起而反抗这个社会。这里“人的本性”正是人的需要,这是人天生固有的。人有多种需要,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符合人的本性,都要无条件满足。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是“真正的需要”,除此之外,像那些追求虚名、作奸犯科之类的需要则属于“非人的需要”。只有那些能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巩固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才符合人的本性。

其次,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复合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很多需要,这些需要与其生活相联系,人们的需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1]学者们据此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体现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第一,生存需要是人类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第二,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的一种力求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的需要,这一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这种需要不仅存在于满足生存需要活动的过程之中,还存在于这种活动之外。第三,发展需要旨在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人发展能力、创造价值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存需要在人的需要中的占比会逐步下降,而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占比会不断上升。

再次,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广泛性和无限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其需要的社会性,人的需要内容既受社会条件制约,又在社会中实现,受社会分工的影响,人的需要的实现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互补。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决定了需要的历史性:需要的对象和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此外,相比于动物单一且有限的需要,人的需要内容丰富,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会随之相应发展。

总之,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和劳动生活的产物,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因,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马克思研究人的需要,不仅有助于真正地认识人、理解人,还有助于为解放全人类提供一个新思路。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现状

需要问题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基于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需要问题是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国外学者专门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成果并不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有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理论、鲍德里亚的“需要体系”理论和阿格妮丝·赫勒的“激进需要”理论。

马尔库塞认为,掌握科技的特殊利益集团并没有利用科技来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反而服务于资本追求利润的“虚假需求”,致使人们不断投入到对商品的疯狂追求和消費中,而将自由和解放的“真实需求”抛诸脑后。这会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最终导致人生存的异化和生态危机[2]。对此,众多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如鲍德里亚认为,资本主义体制需要的是一个“需要体系”,人们的消费和需要都由体制所设定和强迫,人们没有消费自由,也没有需要的自由。乔纳森·休斯为此作出辩护:“欲求”与“需要”概念不同,前者与真实需要并无本质联系,表示人们主观想得到某物,后者对应马克思所说的“真实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不会导致生态危机。赫勒进一步补充道,需要是对象化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需要异化的原因在于需要的对象和行动都为资本家的利益所支配,因此,要想克服异化,必先消除利益。基于此,赫勒提出了“激进需要”的概念,即促使工人为了尊严和幸福而斗争的需要。这一需要产生于现实社会中,却在该社会中无法满足,因此这种需要是颠覆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马尔库塞模糊了真、假需求的界限,鲍德里亚否认人们存在基本需要,忽视了个体间需要的差异性。而赫勒忽略了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背景,畢竟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变革社会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上,应引起重视。

由上可知,国外学者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既有贡献,又有误解。国外学者探析了诸多社会问题的成因,其研究成果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重大回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需要理论。解读原著、解释世界诚然重要,但更可贵的是尊重原著,不能为了“批判的超越”而断章取义地误读,解读理论不仅需要结合实际的现实性,还应把握现实的全面性。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需要理论是其人学理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国内学者从理论和现实两大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首先,国内学者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理论的形成路径、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和界定尺度上。

一是关于形成路径的研究。赵长太依据马克思的重要著作将该理论的形成划分为初步提出时期、基本形成时期和丰富完善时期,分别对应的是莱茵报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以及《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时期。崔静文则进一步补充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集中阐述阶段,这种划分有利于把散落在各著作间的理论整合成一个逻辑整体。

二是关于主要内涵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涵达成了基本共识: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来自于并满足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人的需要的满足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需要促进历史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是关于基本特征的分析。何梦霄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无限广泛性的基本特征。无独有偶,陈伊琳认为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客观性、主观能动性和丰富性。

四是关于界定尺度的研究。结合有关论述,学者们对人的合理需要的尺度作出了较为一致的界定:判断的最高尺度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现实尺度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

总之,需要是人的内在本性,人们合理需要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的需要会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由需要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等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马克思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国内学者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曾长秋和银红玉指出:“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基础,而人们需要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动态发展的特点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和现实张力。”[3]运用该理论,崔浩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准确把握人们精神需要的变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需要观[4]。具体来说,教育者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被教育者的身心需要,既要保证基本需要,又要引导高层需要。

毫无疑问,研究人的需要为思政教育者针对性地施策提供了新思路,但准确界定大学生的需要是一项庞杂的大工程,学界在这方面还留有空间。大学生是一个既普遍又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想法各有不同,怎样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中探索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便是找准大学生需要的关键所在。

第三,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生态问题的结合研究。马克思肯定人们需要的合理性,人类为满足需要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但由于人们在此过程中采取了不合理的方式,造成了生态危机。国内学者开始研究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合理方式以及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合理的需要,旨在通过合理调控人的需要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倡导人们树立简约适度的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毋庸讳言,生态问题和人的需要有很大关系,但在当今社会,仅靠倡导大众简约适度难以实现,保护生态的治本之策在于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来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第四,马克思需要理论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关于“新矛盾”的重要论述,国内学者大多运用马克思需要理论来分析这一矛盾转化的实质和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其“转化的实质在于人们需要内容的丰富和层次的提升”[5]。侯耀文认为,“这一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人们需要的历史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等特点”[6]。毫无疑问,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无限发展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与重视人们需要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态势同等重要的是,要正确区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防范不合理需要的滋生和泛化。

最后,国内学者对该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进行了探讨。“马克思需要理论为解决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提供价值指引,这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需要观”[7],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中国化,对我们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从事后的角度来分析,在运用理论预测并防止产生社会问题这一块尚存空白,正如大多数哲学家的思路是用理论来“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三、研究展望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成果,既可领悟这一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又能从中发现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部分学者对基本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二是研究缺乏对现实的超越。

就未来关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而言,学者须在准确把握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深入研究该理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四个基本特征来看,这启示以后的研究不能脱离这些基本特征而片面地泛泛而谈。以鲍德里亚为例,他对需要的理解忽视了需要的现实性和历史性。这种没有抓住基本特征的研究根基不稳,需要引以为戒。从马克思需要理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来看,学者需要准确分析需要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后的研究应根据时代条件和现实因素正确区分人们的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适时把握和引导各阶层多样化的需要,在人民的诉求中认清“当下”、规划“未来”。在规划中,学者要预估“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所占的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治“未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7.

[2]王雨辰.虚假需要、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3]曾长秋,银红玉.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4]崔浩.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5]张夺,王桂敏.变与不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与内涵实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

[6]侯耀文.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7]刘洁.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意义[D].上海:东华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唐海波(1966—),男,瑶族,湖南江华人,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郭颖芳(199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单位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综述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