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
2020-12-14严茜
严茜
【摘 要】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中提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减轻灾害风险就是发展,减少灾害损失也是增长”的理念,努力营造防灾减灾良好文化氛围。①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是防灾减灾教育的“正式学习场所”“第二课堂”,是科普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媒介。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有利于更好的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和减灾技能,从而推动减灾文化的形成。本文以四川减灾减灾教育馆为例,就提升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社会教育;开发
引言
随着我国防灾减灾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防灾减灾知识的汐取,避险自救技能的提升。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作为灾害教育科普的重要场所,其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防灾减灾教育场馆面向社会,充分利用其丰富而全面的灾害教育资源以及专业的人才优势,有效发挥其传播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全民避险自救的能力,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作用,如何优化其社会教育功能,综合推进防灾减灾教育事业发展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1.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教育功能的特色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是灾害教育科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灾害学习的“第二课堂”,相对“第一课堂”——学校而言,它的教育功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全面丰富的灾害教育资源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具有全面丰富的灾害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场馆中有涉及灾害的多方面的内容和形式的展品和项目,为广泛而多样化的观众服务。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为例,馆内全面展示了地震、地质、气象、洪水、海洋、森林、农作物生物等七大类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设有动感影院、灾害博士幻影剧场、地震逃生体验、火灾逃生体验、自救互救技能实践等特色展项。全面丰富的灾害教育资源为观众传播了灾害方面的专题知识,多样特色的展览项目为学习者提供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1.2开放直观的学习场所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是开放直观的学习场所。其开放性和直观性主要有以下两层层含义:一是减灾教育场馆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开放的,无论其出身、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出入各个陈列展室,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二是教育场馆给人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相较于学校课堂的灾害知识学习的单向传播,展品和展览情景有时是模拟真实环境,甚至是虚拟的,特别有利于观众在体验中学习。比如四川防灾减灾教育馆在认识灾害区通过立体的空间格局,真实的情景模拟,多媒体结合声光电的展示手段,以最直观、最震撼的影像、触摸、互动等方式向观众展示地球各种不为人知的运动、各类灾害知识及灾害事件发生的成因。
1.3愉快灵活的教育手段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不仅是一所学习灾害知识的学校,还是休闲娱乐场所,它的教育功能是一种“休闲式学习”。在整个参观场馆的教学过程中不是传统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没有规定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没有硬性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是学生可以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在愉快休闲的氛围下完成自我学习和教育。
2.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教育功能的实践
作为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如何发挥灾害教育功能,推动公众避险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四川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作了以下尝试:
2.1开展灾害科普教育工作
科普教育工作是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核心任务。灾害科普教育大多与地质科学相关。地质科学是一门相对“枯燥”而又“专业”的学科,知识的传播难免会让人乏味和提不起兴趣。四川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展览以“防灾·减灾”为展示主题,设有序厅、感受灾害区、认识灾害区、历程展区、防灾自救展区和儿童体验区。让整个灾害教育过程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完成,灾害知识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汲取。例如儿童体验区结合多媒体互动平台,模拟了一个由“安全社区”“火灾体验”“安全降落”“小火车剧场”“报警急救中心”“安全课堂”等组成的安全社区,让小朋友们在新奇欢快的玩耍中,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从而学会避险自救的正确方法,提升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场馆通过精心布展开展科普教育工作,观众通过展览,学习了灾害的成因、防灾减灾的方法,增强了防灾减灾的技能。
2.2免费向公众开放
四川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作为重大公益性社会文化项目,自2016年开馆以来,一直坚持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还提供15人以上成团参观的免费讲解服务和免费灾害逃生体验。免费的地震、火灾体验展项,让人深刻体验灾害的同时学习到正确的逃生知识。免费开放的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大灾害教育的受众范围,提升教育功能的广度。
2.3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为了更好的科普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增大对各类人群的吸引力。一是纪念日活动。在“5.12”防灾减灾主题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安全训练营、应急救援装备技术展、减灾馆奇妙夜、汶川大地震集报展、减灾兴川大讲堂、紧急救护训练营、航空救援体验活动等众多科普体验项目,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和传授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在“安全宣传咨询日”设置展板展架,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为广大市民科普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知识。二是科普讲座。场馆的科普讲座不仅有馆内举行的“萌宝火灾大逃生”,还有走进各小学的“毛毛与亮亮传奇的周末”讲座,有趣而接地气的向孩子们展现了家庭防灾方面的知识和应对技巧。三是举办趣味比赛。比如“我是科普小使者”的小小解说员比赛,结合时下流行的“晋升的防灾科普程序员”少儿编程比赛,“我心中的应急人“美术比赛等。四是举办有趣的体验式活动。例如针对儿童防灾减灾知识匮乏,野外生存能力缺失舉办的”减灾馆之夜“的体验式安全培训。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提升了场馆教育的吸引力,激发了青少年朋友学习减灾防灾知识的兴趣。
3.提升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教育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作用,提升防灾减灾教育功能,良好的融入社会教育体系中,防灾减灾教育场馆还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同推进减灾文化的形成,减灾事业的进步。
3.1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应与学校保持密切的关系联系,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一是校外教学。学校团体到场馆进行参观教学,馆内人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等制定不同的参观行程和互动活动以方便学校选择;在教学方案设计、活动组织、设备使用等方面与教师商讨,为学生提供一场完整的学习活动。二是到校服务。到校服务指的是教育场馆专业人员到学校服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的家人。例如到学校进行讲座,在学校组织各类型比赛,指导学生和家长进行模拟逃生演练等。三是资源出借。把场馆内有的书刊、报纸、画册、音频、视频等资源借给学校和老师,方便学生在学校使用。四是教师培训。在学校和教育场馆的防灾减灾教育过程中,老师既是学校学习活动中的执行者,又是教育场馆学习中的受教育对象,重视对学校老师的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教育资源,并与场馆专业人员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将教育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出去。
3.2助力社区灾害教育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不是一个孤立的点,它是依托社区生存的实体,必须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助力社区的灾害教育实践。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助力社区发展是指送减灾文化到社区和社区服务。送减灾文化到社区,针对不同的群体,例如成人、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和宣传方式,围绕社区灾害隐患传授防灾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组织社区内的居民进行社区应急演练,演练的内容可以为逃生、救援、应急预案的切换等,提高社区内居民的凝聚力。场馆还应加强与社区范围内各组织的联系,加强与社区内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学校、机关单位、企业、非盈利组织联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例如与社区内图书馆的书籍互借互还、与学校馆藏资源的共享,与机关单位共建科普基地等方法。
3.3运用新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深刻的影响各个阶层的人们,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互联网灾害教育场馆中,观众不止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合理有效的运用新媒体,开放共享场馆教育资源、拓宽与公众联系的渠道,扩大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力,是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可持续发展之路。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应基于自身实际和资源,科学地规划渠道与平台,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融合发展模式。一是及时更新维护官方网站,官方网站是全面、稳定的展现、宣传教育场馆的新媒体手段。结合当季灾害热点,及时更新防灾减灾知识,做好网站科普,同时通过咨询互动、线上预约等方式满足人们的新要求。二是优化微信、微博等官方平台。 进一步完善官方微信、微博功能,从“提供信息”升级为“提供服务”,增加参观预约、语音导览、线上课程、观众互动及文创销售等交互式功能。三是开通短视频账号。立足于本身的教育资源,坚持“内容为王”制作优良的短视频,同时通过推出吉祥物、塑造代言人等形式打造场馆特色品牌,增强吸引力。
3.4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
防灾减灾教育馆教育功能实现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讲解员的业務与文化素质。在这场“非正式“学习活动中,讲解员是教育场馆的代表者,是学习过程中的宣教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讲解员的讲解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影响了科普教育的学习效果。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讲解员队伍的水平,可以让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更好发挥教育职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笔者认为针对讲解员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引进优秀的人才。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博物馆专业、防灾减灾专业等有专业背景的学生或者选拔、引进优秀的业内人才,另外各个行业和不同知识储备志愿者讲解队伍也是对专职讲解员的重要补充。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讲解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讲解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组织策划能力、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优秀、业精的讲解员队伍是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代言人”,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有助于推进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持续良好发展。
4.结束语
防灾减灾教育场馆是防灾减灾教育科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课堂,是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素质的重要部门。深化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利于营造防灾减灾文化氛围,有利于推动防灾减灾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3/content_5159459.htm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促进博物馆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J].中国博物馆通讯论:2017.3
[2]钱雪元.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教育科普研究[J].:科普研究 2007(8)
[3]贾希希.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宣传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
[4]黄春雨.社区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 2011
[5]公续升,闫万晓,胡尊迎.新媒体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资讯,2019(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