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售电公司偏差电量管控措施探究

2020-12-14张立建

管理学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电量偏差用电

张立建

[摘 要] 文章先试论述了售电公司的特点,然后分析典型企业用户对偏差电量的管控措施,最后提出可以有效减少售电公司偏差电量的措施。

[关键词] 售电公司;偏差电量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新电改的提出,给售电公司进行电力交易带来很大的变革。在改革背景下,允许售电公司代理用户通过不同的电力交易市场购电,但是同时面临因为电价和负荷波动导致的偏差电量考核风险。智能电网的存在进一步完善了电力市场化的发展,积极推动需求侧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很多售电公司也同样能够自主发电,以期降低电力成本,平衡电力交易中出现的偏差电量,本次主要对此進行分析[1]。

一、售电公司的特点

在新电改背景下,鼓励满足要求的社会资本、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等成立售电公司,一起进入电力市场进行竞争。而对于售电公司来说,具备的特点是与其电力市场有关的,售电市场存在竞争性和保底性以及用户进入电力交易市场三种形式,分别应用不同的售电模式。售电公司在当前情况下的商业模式依然是价差套利模式,在电力市场刚开始运行的背景下,售电公司最初的价差很大,但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成熟,价差逐渐稳定下来。但是一些地区价差一直较低,这时的主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售电公司较少,而且电力用户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在该模式下,电量和价差是影响售电公司收益的主要因素,电量方面,包括售电公司的总购电量、电量结构、实际用电量和偏差电量;价差方面,涉及到长协价差、月度价差和偏差电价。在这中间,偏差电量的存在有很大影响,所以进行偏差考核对于售电公司又十分必要的作用。售电公司作为电力市场上新型的市场主体,在负荷预测方面的能力不足,所以面临较大的偏差考核压力。新时期,售电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开展售电服务的同时,增加其他附加增值服务,比如储能、分布式发电等。

二、典型企业用户偏差电量管控分析

因为电力的使用比较随机,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电量。包括生产计划、设备、经济环境、政策、气候等条件,都会影响到用电量的变化,进而导致偏差电量的出现。因为偏差电量的随机性,进行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并不能彻底拒绝偏差电量的出现,但是通过掌握电力用户的订单计划,掌握售电公司的生产计划,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掌握电力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等,利用对用户环比和同比电量的分析,可以将偏差电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以我公司为例,是一家具有发电背景的售电公司,也是河北南网第一批注册的售电公司,还是第一批开展电力直接交易的售电公司。公司全程参与了河北南网2017年两个阶段(3—7月份和8—12月份)的双边交易,也是南网第一家与供电公司和电力用户签订《市场化零售供用电合同》的售电公司、第一家与省电力公司完成财务结算的售电公司。因为公司的独特性,进行电力供应的针对性较强,可以说是按照用户的需求侧进行供电,所以产生的偏差电量较少。公司根据用户的特点及生产情况推出定制化增值服务,针对实际电力生产情况,联合用户的需求进行售电的协调,尽量平衡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为用户安装智能电表,可以远程智能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对用户的用电情况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用户用电情况下,同步收集用户的用电数据,然后使用大数据技术针对用能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不同用户的用电规律,汇总出公司用户在不同标准下的用地按规律,比如按季节划分、按季度划分、按星期划分等;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下,公司为用户提供综合节能服务,根据用户过往的用电规律,对应性的提供电力,避免浪费;同时还可以为用户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分析用户的用电量,寻找其中不必要的消耗,为用户提供节能指导,制定节约用电方案。另外,公司还可以建立投资回收计划,为社会资本等提供咨询服务。

三、减少售电公司偏差电量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偏差的措施

减少偏差电量的根本在于控制偏差的出现。从我公司用户分析,偏差电量基本上是呈正态分布,所以增加用户的电量,增强售电公司抗电量偏差的能力,形成不同用户之间用电量的交叉互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偏差电量的出现;售电公司需要主动掌握用户的典型负荷曲线,了解用户用电的负荷情况,增加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排,及时对采集到的用户用电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汇总得出用户的用电规律,从而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协调供电;售电公司需要掌握代理用户生产动态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尤其是本身不具备发电能力的公司,需要掌握电力来源企业的发电情况,综合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电力进行科学预测,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电量预测的误差;售电公司还要增加用户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指导用户慎重申报;售电公司可以在市场主体之间签订电量互保协议,合理、灵活使用各种交易形式;做好偏差电量免考准备,对因为政策因素、电网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等导致的偏差电量提出免考申请,这样可以避免偏差考核的影响[2]。

(二)调整用户电量

通过调整电量,售电公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偏差电量的产生。这一点售电公司主要是针对用户进行合理选择,或者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规避用户方面出现的用电风险。比如在选择用户时,要尽量避免用户行业过于集中,尤其是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可能受到政策、环保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大规模停产、限产等问题,而这就可能带来用电风险。一方面,可能出现某个时间停止大量用电的生产行为,导致用电量大幅滑坡,出现骤减;另一方面,可以由于停产导致资金回笼不及时,无法给出电费,带来资金风险。

另外,售电公司需要对用电用户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可以调整负荷或中断负荷的用户,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如果这些用户的月偏差电量超出规定范围,需要对这部分用户的电量进行调整,以控制整体出现的偏差电量,尽量缩短偏差电量,避免偏差考核。同时,对于这部分用户可以提供适当的电价优惠,提高他们用电的粘性。

(三)创新新的经营模式

售电公司经营模式的选择对于偏差电量的出现也有一定影响。当前大部分售电公司选择的是双边自主协调交易或者集中撮合交易模式。对于月度集中竞价交易模式,售电公司需要先明确新的月份的用电需求量,做好用电申报工作;结合用戶的用电数据,进行负荷分析和预测,并保证售电公司有一定的负荷和风险管理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偏差考核的费用。新时期,售电公司可以采取不捆绑负荷分别参与市场竞价的交易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出对应月份的考核电量,同时在计算期间,进行双边协商的月度分解电量、集中竞价成交电量、月度市场购电量、月度实际用电量等数据的计算,然后通过公式得出电力市场的交易收益。或者售电公司可以选择捆绑出的总负荷参与市场竞价的经营模式,售电公司捆绑并代理对应的用户,利用公式计算出某个月份的考核电量,公式中主要涉及总偏差电量和总免考核电量。通过经营和交易模式的改变,对考核电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调整供电,避免超出考核电量,进而避免进行偏差考核。

(四)科学使用偏差控制方法

当前售电公司使用的用电偏差控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用户培育法,由用电大户定期向售电公司汇报电量,然后售电公司从用户侧做好电量的预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用电偏差。一般售电公司需要安排专业人士协助用户进行数据统计,对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能耗情况、生产计划进行分析,做好电量申报工作。二是均摊法,尽量扩大代理用户量,以此缩小每位用户产生的偏差电量的占比,这样总体来看偏差电量较少。三是转嫁法,售电公司可以与合作伙伴签署电量互保协议,在交易中转让或获取偏差电量,这样作为市场补充机制,可以将偏差电量转嫁出去,协调双方之间的偏差电量。四是预测法,也就是负荷预测,售电公司需要在用户端引入配电监测设备,实时读取用户的电量数据,结合历史用电数据以及生产情况,引入电力大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得出负荷曲线和预测结果然后按照这个预测结果进行申报,同时可以实现对偏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四、结语

偏差电量的管控直接关系到售电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售电公司要重视对偏差电量进行管理,尽量通过管理和协调供电等措施,减少偏差电量的产生,避免进行偏差考核,以保证售电公司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金洪彦.售电公司偏差电量管控措施浅谈[J].科技风,2019(22):171.

[2]袁玮志.售电公司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基本特点[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9):119.

猜你喜欢

电量偏差用电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真相
超级充电宝
第12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专题复习
学习用电小知识
节假日来电量预测及来电量波动应对策略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