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思考

2020-12-14拉珍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有效策略德育教育

拉珍

【摘  要】新的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众多的方向。这同样也影响了我国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计划。所以从小学开始,班主任首先要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更多的德育教育。因为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学生有一个好的德育素质是任何自身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而如何使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班主任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认识不是非常的全面,他们没有意识到德育本身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家长对于成绩的不断追求,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成绩,成为了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而对于德育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也往往从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并不能从真正的引导内容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许多学生也受到了家庭付出更多的心血培养,但是他们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使他们没有一个很好的独立品格。对于许多诱惑以及不良的影响也不能很好的处理,这同样也考量了一个班主任自身德育工作管理的有效性,为了更好的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不再单一,我们要积极地进行有效的思考,使学生在进行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想教育能够达成更高的水平。当他们走出校门,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诱惑,有足够的性格去认识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

1.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理念落后对于德育教育与班主任管理融合之间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自身没有一个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许多班主任由于要管理一个班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绩的变化,他们往往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身错误学习习惯的改变而非自身良好性格和素质的养成。因为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较好的学生往往都比较乖巧安静。而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就给许多小学班主任造成了一定的固定思想,他们认为学习不好便会去调皮。而只有让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才会使班级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所以,他们将更多的工作重心从班级管理上转移到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过程中,对于德育的一定影响也无法进行更多创新化的认识和积极的措施才去。

(2)德育内容缺乏即便有的教师指导要培养学生更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但是他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引导过程中,往往只是让学生从表面的认识上形成一定的记忆,并不能从情感的深处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认知,让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让他们的行为积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德育内容的缺乏,比如说我们教师积极要求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但是他们并不会积极检验学生是否将正确的生活习惯运用在了自己的成长变化过程中。本就空洞的教育内容同时也缺乏了更加实际化的锻炼和应用。班主任只知道根据自己的自我认识,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进行大理论的传输,不仅让小学生无法从自身的心理需求上产生兴趣,也让他们无法将这些理论真正的收获于心。

(3)班主任自身德育素养较低许多班主任喜欢按照成绩去区别学生,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待学生。我们知道小学生自身学习成绩差是有多种原因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就去完全否定一个人。所以,对于许多教师所采取的一些嘲讽挖苦甚至是言语攻击等错误的行为,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朝着一个恶化的方向发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班主任自身也要积极进行良好的反思。因为如果他们不能对待自身的德育素养形成良好的认识,便无法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班主任都无法以身作则,又怎样要求学生去正确的形成人生的规划和眼界呢?

2.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

(1)运用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首先,班主任要积极端正自己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我们培养他们、管理他们的方向,让他们也参与到自身变化的一个积极改变行为过程中。改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错误,从正确的方向出发,就需要与时代的需求进行良好的结合。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穿插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够全面的发展成综合性的可用人才,同时也积极调动起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我们要用这样的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完全将班级管理与德育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使教师能够根据更多的实际情况进行良好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这种思想给予家长自身,让他们能够主动配合,不再过分的追求学生成绩的变化,从家长和教师自身做起,影响学生的日常思想出发方向,让家长和教师的优秀习惯形成一种模范的领导作用。同时教师也要积极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进行差异化的培养方向。我们要积极注重学生自身的问题所在,从他们自身的差异化进行更多适合引导理念的产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状况进行更多策略采取的高效率发挥,真正的使他们的能力提高,使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能够积极地运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2)丰富德育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班主任有必要继续积极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进行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和习惯,使德育教育的内容真正的从学生喜欢的角度出发进行一定的培养。班主任要积极进行更多合适教学方式的积极尝试,去总结经验,去创新设计,让内容在丰富的过程中,也能够从不同的形式上吸引学生的关注。让他们知道良好的道德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影片,让他们形成更好的情怀;我们还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有效的班级活动,使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劳动的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在反思和讨论中去解决问题。真正的使自己拥有这样的素质,又能够将这样的素质实践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丰富的引导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能力提高方向,我们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如果班主任在进行各种德育理论知识传输的过程中进行统一的管理手段。就好比能够将班会课讲成思想政治课一样,学生不仅什么都没有记住,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积极地理解。班主任要在进行德育教育方式丰富利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保证更好的耐心,使他们能够从日常的行为习惯上改进出发,进行更多良好意识的养成。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小学德育工作有必要和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积极的融入。小学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逐渐的渗透在班级管理的一言一行之中,从自身做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我们要改变理念,创新教育的各个形式,让每一个环节带给学生的影响都达到最大。同时要积极和家长进行联系,为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出发的平台,让他们能够调动起自己的综合素质均衡的得到发展,进行更好的成长和对生活的认识,使他们朝着社会人才的需求方向进行更多的能力获取,使自身的德育素质能够和自身的成长变化成正比,越长大,越懂事。

参考文献

[1]迟丽萍.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2]吴蔚.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与创新研究[J].时代农机,2018(8).

[3]蔡然然,蔡英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84-185.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有效策略德育教育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