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020-12-14王婧茹

教育界·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造力幼儿教育

王婧茹

【摘要】在现代学前教育体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核心的教育目标之一。 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通过引入多元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借助实践的创造过程,实现幼儿创造力水平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然而,我们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当前大陆艺术教育工作存在一些僵化性问题,在系统架构上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为此,本文基于台湾与大陆艺术教育的对比和借鉴,来进一步明确大陆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借鉴台湾地区完善的艺术教育经验,促成大陆艺术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实现幼儿创造力培养效能的大幅提高,为我国整体学前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艺术教育;幼儿教育;创造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17年度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YZYB201707)的研究成果。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在艺术教育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使之在持续的创作表达中,实现自身创作思维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艺术教育工作中,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路径认识还不够清晰,缺乏系统的创造力培养课程,没有实现相关艺术教育的有效拓展,致使整体的艺术教育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这显然偏离了艺术教育发展的轨道。因此,本文以当前台湾和大陆艺术教育的差异对比为基础,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成熟的教学经验,以期促进我国整体艺术教育成效的显著提升,培养并输出一批具备创造精神的时代新人。

一、我国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现状

在幼儿艺术教育工作中,大陆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在艺术教育中,相关各方只重视艺术教育的成效,而忽视了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没有针对幼儿创造力的表现特征予以相应的引导和启发,致使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受限,只能在成人视野中的艺术框架下进行有限的创造和创作。这无疑会导致幼儿创作力成长明显受阻,从而使其在创造方面陷入发展的缓慢期。

反观我国台湾地区,经过多年的艺术教育改革,已形成了一套具备较强实效性的艺术教育体系,能够重点突出幼儿创造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全场景、全系统、全周期的教育支持,在幼儿创造力表现上具备了明显的先进性。鉴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大陆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借鉴台湾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补齐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实现在艺术教育品质方面的跨越升级。为此,本文从对比和借鉴两个角度切入,通过对台湾和大陆艺术教育的差异性分析,明确了大陆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精准的改进建议。

二、台湾和大陆艺术教育差异对比分析

1.多样性差异对比

从图1可以看出,在我国台湾地区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学生所要涉及的关联学科数量相对较多,涉及文学、历史、社会学、数学、工程等众多领域。反观大陆艺术教育关联学科,则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和手工领域,这种差异性上的显著不同,是导致两种教育体系培养幼儿创造力效能不同的关键所在。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征来看,多样性的关联学习和关联创作,无疑会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进而在高频的创作过程中,实现学生创作能力的显著提升。如果对创作表达设定了范围或框架,那么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必然会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大陆学前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已认识到幼儿教育在多样性方面的不足之处,正在着手针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进行多样性的创新和改革。

2.开放性差异对比

在台湾艺术教育中,幼儿可以通过艺术节、艺术比赛、社交圈、行业点评等多种渠道,进行艺术创作作品的开放传播。其中,艺术节和行业点评占比最高,均达到了70%以上。这充分表明当前台湾地区幼儿艺术创作作品,主要是以全社会性的开放传播为渠道进行公开的展示。这样的开放环境,无疑会使幼儿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获得更丰富的创作体验。

反观大陆开放环境建设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除儿童艺术比赛占比相对较高外,其他的开放传播渠道主要集中在社交圈、校园展览、校际活动等相对范围较小的开放环境中。这种相对狭小的开放传播视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3.标准性差异对比

所谓标准性差异对比,主要是指针对幼儿创造力发展水平的标准差异。大陆针对幼儿群体的创造力评价标准,主要是以校园测评为主,强调幼儿能力水准的直接测评。但在我国台湾地区有关幼儿创造力水准的测评,则主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角度,强调对其个人创作发展的情况进行纵向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优劣,但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其成长性,显然更符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性,更能体现测评对提高幼儿记忆力的作用。

三、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改进建议

1.多形式融合,倡导自然创造

从我国台湾地区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让幼儿在更多元的学科关联中进行自主创造,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的创造水平。有鉴于我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文化灿烂的综合特性,建议在大陆的艺术教育中,可以进一步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建立以自然为主导的创造教育体系。所谓以自然为主导,就是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学习探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从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中,选用相应的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艺术创作。幼儿教育工作者则应具备较为广博的艺术知识储备,拥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能够为幼儿的自然创造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使之在基于自然的综合创作中,展现自己的创造理念,塑造自己的创造型人格。

在综合性创作过程中,幼儿往往能够表现出极强的表达能力。借助多元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也更符合幼儿基础能力薄弱的特征。在倡导自然创造的理念引导下,一些幼儿教育工作者還开发了以幼儿体验为主的抽象创作教学方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运用音乐、舞蹈、绘画、手工等不同的形式,把自己所感到的抽象感受具象为特定的物品或作品。这种尊重幼儿主体感受、鼓励其依照主观感受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符合自然的创造过程的。

2.大平台展示,鼓励开放创造

近年来,在幼儿艺术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以幼儿艺术比赛为主的开放性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品质良莠不齐,目的也有所差异,但确实推动了儿童艺术开放传播环境的构建。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进行有效联合,构筑幼儿艺术开放传播的大平台,让幼儿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自由的开放创作和开放传播,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创作体验。鉴于艺术教育本身的品质要求,笔者建议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应主动邀请专业艺术从业者参与到针对幼儿群体的艺术创作评价工作中,使幼儿艺术创作传播过程得到权威保障,让幼儿在高品质的开放创作过程中,享受到创造带来的乐趣。

3.重发展评价,强调成长创造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要想进一步促成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尊重幼儿的主体特征,能够用成长的眼光看待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实践操作层面,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着手开发针对幼儿成长特性的艺术教育数据库,详细记录幼儿个体的艺术创造成长历程,并借助多媒体形式,展示幼儿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使幼儿对自己的艺术创造发展历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艺术家、家长等各相关方,可以根据幼儿个体的艺术创作成长情况来进行纵向的评价,肯定幼儿在创造方面的独特性,挖掘幼儿在创作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予以有力的教育支持和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尚红娟.两岸中小学艺术教育模式的异同分析与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9(09):75-81.

田培培,陆佳漪.回归本体与旨归本核:关于舞蹈艺术教育的概念辨析及当下问题研究[J].舞蹈,2019(02):45-51.

才吴忠.“e笔异画”:幼儿美术游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6(02):88-90.

夏晓华.幼儿园艺术审美教育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04):67-69.

王峥.接受美学:幼儿艺术教育实施的新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55-57.

陈平.艺术教育值得反思的四个问题[J].人民教育,2014(21):50-52.

翟艳.创意美术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4):191-192.

王昆,郑竞翔.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70-72.

马志飞.刍议幼儿艺术教育学科的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4(06):144-146.

朱新華.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讨[J].大舞台,2013(01):168-169.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创造力幼儿教育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