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务员的职业规划

2020-12-14马征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公务员

摘   要: 随着公务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公务员进行系统、有效的职业规划,引导公务员为实现政府目标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已经成为公务员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针对公务员这一群体的职业规划理论还不够完善,公务员自主进行职业规划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对自身和职业的定位都不够明确,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组织培训的针对性不够。考虑到现在公务员职业规划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公务员; 职业规划; 生涯管理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20.04.004

A Brief analysis of Career Planning for Civil Servants

MA  Zheng

(Party School of Fuxi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 P. C, Fuxin 12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civil servants tea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t has became a crucial part of civil servants management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career planning for civil servants and guide them to realize their ideal aspira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government goals. At present, the theory of career planning for civil servants is not perfect. Civil savants do not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independently conduct their career planning, and they do not have clear positioning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careers. Their personal goals are inconsistent with organizational goals, and their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is not targeted. Considering these problems existing in career planning,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both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Key words: civil servants; career planning; career management

因为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相对稳定,公务员这一职业特别吸引人。自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标准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以来,每年都有很多人通过考录的方式进入这一队伍,2020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是新公务员法修订实施后的第一次招考,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共有143.7万人[1],但计划录用人数仅为2.4万人,两者之比约为60:1[2],可见公务员录用考试竞争多么激烈,这一职业多么引人关注。随着公务员隊伍的不断壮大,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公务员进行系统、有效的职业规划,引导公务员为实现政府目标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已经成为公务员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对“公务员职业规划”的界定

根据新《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3]。职业规划,是指个体在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影响其决定或发展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结合起来,确定奋斗目标,并不断努力靠近或实现这一目标的整个过程;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气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将自己定位在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选择和发展和自己最匹配事业的过程[4]。职业规划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的。

公务员职业规划就是公务员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将个人目标、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组织发展相结合,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确定职业目标并不断努力实现的全部过程。

二、公务员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公务员的职业规划,无论是对于组织来说还是对于公务员的个人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有利于公务员自身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们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挑战和风险总是同时存在的,人们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每个人都要在日益变化的复杂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公务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虽然看似职业相对稳定,但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公务员在职业发展中经历很多变数,社会和公众也对公务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多变化,公务员进行职业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公务员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根据组织的发展,抓住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机遇,拟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结合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计划,并根据未来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时,也可以通过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缓解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公务员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既能够帮助公务员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够实现组织与个人目标完美结合,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

(二)有利于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八次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有助于完善政府自身机构,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能,进而形成公正透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管理社会事务、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职责,公务员作为承担这些职责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办事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工作效率,关系到人民对政府是否满意,直接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能力。因此,政府在人力资源中引入公务员的职业管理,帮助公务员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公务员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个人特质,帮助其在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公务员职业规划和职业管理的相关实践探索,有利于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

(三)有利于在公务员与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5]

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一种主观性的心理约定,这种心理约定是在组织与个人双方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契约和职业规划一样,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务员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公务员与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政府组织为公务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公务员因为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中心中有良好的预期,就会在工作中廉洁自律、忠于职守,对政府组织文化更认同,在组织中有归属感,良好的心理契约使政府组织与公务员之间形成更稳定的关系,规范公务员的行为。

三、公务员职业规划的现状

(一)理论不够完善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和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多个地区建立试点开展实践探索,为了使这一制度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条例、文件、法规等,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这一制度。但是,针对公务员这一群体的职业规划理论还不够完善,专家学者们引用国外理论较多,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建构符合我国公务员职业特点的理论体系,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性不强[6]。

(二)公务员自主进行职业规划的意愿并不强烈

以往一些调查表明,公务员自主进行职业规划的意愿并不强烈2017年湖北省一项研究显示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基层青年公务员比例仅为29.4%[7],广东省一项调研显示,基层公务员中“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比例仅为30.2%[8],主观意愿是一个人完成职业规划的决定性因素,公务员进行职业规划的主观意愿不强烈,会直接影响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效果。只有主观上弄明白“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应该如何做”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一个人的职业规划。

(三)公务员对自身和职业的定位都不够明确

社会地位高、工作相对稳定,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报考公务员,但自己擅长做什么,未来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很多人报考时都没有考虑清楚,可以说很多人报考时都是盲目的[9]。进入公务员系统一段时间后,公务员会对这一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基层公务员普遍面临着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狭窄、收入不高的现状,如何结合政府目标,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一些公务员对此很模糊。还有一些公务员,工作时间较长,适应了“上传下达”,失去了自己的职业思考与判断,逐渐失去对工作的热情,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对工作敷衍了事的消极怠工心态,出现职业倦怠。

(四)个人目标、组织目标不一致

自古以来,我国都强调集体主义文化,公务员因为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尤其要服从组织命令,为人民服务。因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容易出现公务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相矛盾或脱节等现象,出现这些矛盾,并不一定是對抗性的,通常是没有协调好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组织没有重视公务员个体的发展,抑或公务员自身没有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组织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

(五)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已成体系,公务员初任以及任职期间会接受多次培训,这些培训会结合公务员的工作职责,系统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公务员的各项能力。2015年,我国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从条例中可以看出,公务员培训更重视党性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法律和党内法规解读等,条例中也提到了业务能力方面的教育内容,但并未提到职业规划相关教育内容,所以,尽管我国的公务员培训体系比较完备,但还不足以满足公务员职业规划的发展需求。

四、优化公务员职业规划的路径

(一)个人层面

1. 自我认知。职业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个人,所以,拟定职业规划时,正确地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在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首先,公务员应分析自己具备哪些职业技能,通过组织提供的各种职业培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系统内举办的各项比赛了解自己具备了哪些专业知识,积累了哪些实践工作经验,同时深层次地剖析自己在哪些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除了知识和技能,公务员还应深层次剖析自己的人格特质或工作动机等。美国的社会学家麦克利兰(D.C. McClelland )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决定一个人职业成功的因素除了知识和技能,更多受到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和动机需要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考试等方式获得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一些心理学测评工具深刻剖析自己的动机、人格特质等[10]。例如,可以通过霍兰德(John Holland ) 测验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通过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量表测量自己的职业性格,借助这些心理学应用工具,帮助公务员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将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综合考虑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 环境认知。一个人的发展无法脱离他所处的环境,如果说公务员自身是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内部因素,那么环境就是影响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务员的职业决策和发展,影响公务员整个职业发展的走向。公务员对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了解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时代背景,公务员这一职业要求其职业规划必须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因此,公务员的职业规划必须把这些宏观环境考虑进去。微观环境主要指公务员工作的内部环境,例如组织的工作目标、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发展空间、组织文化、人际关系等。这些微观环境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组织文化为例,如果公务员自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相匹配[11],就会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影响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确定职业目标。公务员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就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争取让自己有所作为。我国原有的公务员发展比较艰难,一旦成为公务员,不管自己适不适合管理工作,在管理岗位是否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基本上都是把职务晋升确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十分单一化。但现在,我国对公务员实行职位分类、职务与职级并行[3],为公务员提供了多种职业上升路径,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等,结合自己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公务员系统内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是适合综合管理类工作,还是更适合专业技术类工作,或者是行政执法类相关工作。公务员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有利于提高整個队伍的综合能力。

4. 职业规划的实施与修正。确定目标后,就要为实现目标,拟定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公务员在实施职业规划方案时,既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又要考虑政府的人事管理,争取最大限度地将两者相结合,然后分阶段实施具体的行动[12]。例如,想要在综合管理岗大有作用,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还要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等;要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就要在专业能力方面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要从事行政执法类工作,就要详细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文,在工作中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职业规划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人平均工作年限约为40年,几十年的时间,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公务员要随着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成长,总结已有经验,对职业规划不断作出调整,最终实现自己一生的职业发展[13]。

(二)组织层面

1. 完善针对公务员的职业规划理论。职业规划理论有很多,国外的职业生涯理论更多针对企业员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业规划和升学就业,公务员工作有着特殊的工作性质,组织应结合新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和管理,参考新《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结合公务员的岗位、层级,兼顾政府目标和个人目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针对我国公务员的职业规划理论。

2. 加强实践探索。理论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实践的探索。针对公务员的职业规划,我们国家一些地区已经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尝试[14],例如,建立人才库,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签订职业规划书,了解公务员的目标需求与技能优势;对公务员分类指导,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锻炼。应进一步加强针对公务员职业规划的实践工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完善我国的公务员生涯管理体系。

3. 加强职业规划培训。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关怀,组织层面要不断加强对公务员职业规划方面的系统培训,才能帮助其完成职业生涯探索。

(1)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党校、行政学院等相关培训单位在进行职业规划培训前,应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根据不同的职位、职务分类,采用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征求培训建议和意见,列出需求清单,将这些需求进行归类,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

(2)培训方式多样化。进行培训时,应结合需求采取多种培训方式,除了“面授”形式,还可开展案例讨论、参与式教学、组合式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还可引入社会的培训机构或当地的高校,请组织相关培训人员和他们共同完成培训,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渠道定期发送职业生涯相关资讯,借助新媒体帮助公务员获取更多相关知识。除了理论层面的培训,还可以通过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让公务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学习。

(3)引入或研发职业生涯测评体系。行政组织可根据公务员提升需求和组织需求,引入成熟的职业生涯测评体系,也可根据公务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组织相关部门研发更适用于公务员群体的测评体系。通过标准化的测评,帮助公务员自身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公务员的需求。

(4)实施职业规划导师制。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尤其特殊,要求他们在工作中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应在组织内部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管理部门,建立职业规划导师制,在思想上给予更积极的引导,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同时,由导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公务员的发展意愿,建立职业生涯档案,和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共同帮助公务员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5)在实践中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公务员的职业规划培训应贯穿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始终。职业早期,一般指公务员入职到入职五年左右这段时间,培训重点应是帮助公务员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政府文化,顺利找到自己的职业锚;职业中期,即工作五年到退休前三五年,这段时间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关键期,组织应通过培训帮助公务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进一步了解自己和现阶段工作形势,帮助其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合理的晋升;职业晚期,即退休前这段时间,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引导公务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顺利度过退休期[15]。

目前,针对我国公务员的职业规划还在探索阶段,行政组织应根据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分阶段设置系统、长期的培养计划,加强职业发展相关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建立公务员职业规划的培训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4. 完善公务员考核体系。要帮助公务员实现职业规划,就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既要重视工作绩效,也要重视公务员自身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是“硬性”指标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统计公务员完成多少工作,完成质量如何。职业发展考核体系是“软性”指标,组织可以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设计考核内容,人事部门可以以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或年度作为周期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进行考核,通过领导、下属、平级同事以及自己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做出360°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估反馈给公务员,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应综合分析职业发展与工作绩效的考评结果,帮助公务员找到个人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使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得到更好的衔接,以此达到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

格审查工作结束[EB/OL].  国家公务员局网,(2019-10-26)       [2020- 07-06].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 busin

ess/ar-ticle/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8a81f3246dec b4e60 16e07bcb91308c1&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d55ec0006

&e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e3de20008.

[2]中央機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即将开始 [EB/OL].国家公务员局网,(2019-10-14)[2020-07-06].http://bm.

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rticle/articledetail.  html?ArticleId=8a81f3246dbf445b016dc2ef4cf50005&id=00000

00062b7b2b60162bccd55ec0006&e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e3de20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含草案说明,2019年最新修订)[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4]刘佳星.基层青年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现代商业, 2017(4):81-82.

[5]曾繁盛,江波. 基于职业生涯周期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构建 [J].职业时空,2009(8):14-15.

[6]农植媚.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14(6):58-59.

[7]屈均冠.基层青年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困境与路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11-115.

[8]马燕娴.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下基层公务员晋升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四个乡镇级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6.

[9]刘惠洁.浅谈我国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J].学理论,2015(17):38-39.

[10]胡顺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策略——以西藏税务系统新录用公务员为视角[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4):61-68.

[11]杨阳.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个人责任与组织职责[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7(2):36-40.

[12]刘筠.我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究[J].领导科学,2012(2):54-55.

[13]黄静娴.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个人责任与组织义务[J].人才资源开发,2008(5):11-12.

[14]宣金祥,陈梅.探索进行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建设[J].领导科学,2012(36):42.

[15]赵伟.我国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D].太原:山西大学,2012.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收稿日期: 2020-07-18

作者简介: 马征(1982- ),女,辽宁阜新人,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与公共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公务员
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适得其反
浅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