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以载道 化以育人

2020-12-14杨成勇

教育界·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探究策略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杨成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小学阶段三大主科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其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运用并不是很理想。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希望可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探究策略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其发展远远超过时空的限制。”数学的出现,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质的提升,也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更体现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求。数学不仅是课本上简单的知识点,还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关注数学文化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及整体的人文素养。数学是全人类的知识结晶,是一种高级语言形态,也是科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打好数学基础,初步了解数学文化,使数学魅力之花慢慢绽放于课堂中。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进一步了解数学文化及数学史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改变学生数学认知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史的认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形成了一种“固态”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大量做题来使其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其应试能力,提高其分数和成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基于此背景,教师应融合时代发展理念,结合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入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以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优化数学认知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史的认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周长计算”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与“圆”有关的数学家的图片。教师在展示数学家的照片时,先不要告诉学生这位数学家是谁,而是通过讲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猜测图片上的人物是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圆”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研究成果,其中对“圆”的研究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书,其中提到的“周三径一”分析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例问题;后秦汉时代的数学家们前赴后继分别对数学圆周率进行了推算,刘徽在《九章算术》中首次采用“割圆术”推论法,南北朝的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推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六位数。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繁荣和进步。通过教师对“圆”的数学文化进行讲解和阐释,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说:“原来古代也有这么多研究,古代人真了不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对“圆”的知识也掌握得很好。

二、通过数学史的转化,为学生营造数学史知识相关的环境氛围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学素材,在数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不仅存在于数学课堂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无处不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总认为数学知识就是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而已,数学文化与生活元素脱轨,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容易使其产生认知偏差。此时,数学教师就必须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在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线、经济学中的应用等,以及数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利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营造良好的環境氛围,从而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小学高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古代数学著作中挖掘有用的数学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如“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的一道经典数学题: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道题蕴含了古人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智慧。教师利用此题作为契机,结合古代数学史的发展,能有效培育学生的解题能力。关于“鸡兔同笼”问题,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假设所有的兔子抬起自己的2只脚,那么此时兔子和鸡只有2只脚在地上,兔子和鸡一共有35只。现在地上就有70只脚,那么94减去70,就是24,这个24是兔子抬起脚的数量,所以兔子有12只,鸡就有23只。”这名学生提出来的解题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思维方式,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在此环境下,教师可引领学生换一种解题思路,尝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题,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运用数学史料的讲述,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

笔者通过实践考察和文献梳理,发现不少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由于自身思维的限制,局限于单独的概念,或者理解存在偏差,没有从整体角度对数学的发展进行解析。因此,数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对数学史料和数学文化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文化理念和价值。

例如,对于小学六年级“统计和概率”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对概率这一数学观点进行延伸,讲一讲自己对这一数学观点的了解。比如,教师可以讲一讲国外数学史的发展,如国外数学家蒲丰、伯恩斯坦对概率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给学生简单讲解统计和概率学的发展历史,应用数学史料来佐证数学知识文化的进步,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融入课堂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毫不夸张地说,数学史的发展是一首感人至深、数学家们不断探索而前赴后继的赞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忽略了数学发展史中的代表人物和里程碑事件。为了更好地渗透数学文化价值,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讲解生动的故事,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使其体会到数学发展历程中的艰难,感受到数学家们严谨、认真的态度。

四、推动家校合作,进一步渗透数学文化素养

实践表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及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推进家校合作,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一节课有45分钟,讲完本课的内容,时间就所剩无几了。这样,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较为浅薄。鉴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与孩子一同学习数学文化历史。在课外时间对数学文化和数学历史进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的学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或者与孩子一同进行亲子学习时,是以家长的姿态来指导孩子。家长“高高在上”,孩子“唯唯诺诺”,长此以往,反而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笔者在利用家庭教育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时,注意鼓励家长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与父母共同学习数学文化知识。这有助于打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例如,小学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利用网络技术查询数学知识时,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教师应鼓励家长帮助学生查询数学知识,如“找一找古代勾股定理的相关故事”“国外数学家对乘法运算的发展”“乘法口诀怎么诞生的”等问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能够了解其中的数学文化,开阔自身的知識视野,促进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利用数学文化和数学史料的讲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敬畏之心;此外,还要联系家庭教育,打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教师要以多样化手段来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笔者在未来的实践教学中,将不断找寻更佳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徐云鸿.小学数学文化渗透教学路径:基于数学价值观的教学课例解析[J].现代教育,2019(05):55-57.

李莉,陈婷.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29-30.

曹乃娟.润泽“数学文化” 灵动小学数学课堂[J].名师在线,2017(08):36-37.

猜你喜欢

探究策略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论探究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学校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探究
如何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刍议党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长效性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