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的思考
2020-12-14郭山宁
【摘要】贫困重度残疾人是全社会最为困难的弱势群体,也是脱贫攻坚中需要密切关注和帮扶的重要群众,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也是广大贫困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精准脱贫的现实需要和迫切愿望。当前贫困重度残疾人依然普遍存在照护服务不到位、托养机构严重不足、助残类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亟需改善,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维护残疾人权益。
【关键词】脱贫攻坚战;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残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尚有约169万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其中近一半是重度残疾人,47.2万人有托养需求。2019年4月25日,民政部等5家联合印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脱贫攻坚中要切实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照护服务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很好解决了“贫”的问题,但在日常照护特别是仪容仪表、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本文所称贫困重度残疾人是指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其日常照护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以居家照护为主。为了深入了解甘肃省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生存状况,研究探索贫困重度残疾人日常照护服务问题的可行之道,通过和残联组织的工作人员交流、深入乡村和残疾人家庭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调查了解,就脱贫攻坚战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作以思考。
1 当前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不够到位
目前,全省各地贫困重度残疾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照护,普遍是出于亲情和义务,导致照护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非常突出,体现不出贫困重度残疾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应有的尊严和体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些情况如残疾人自身的原因,造成无法照护,如精神类残疾人表现特征不同,有不喜欢穿衣服的,有经常外出流浪的,有的喜欢把自己锁在屋里的,且部分精神、智力残疾人在发病状态下,有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等等,给照护工作带来难度;大部分负责照护的家庭成员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指导和培训,对于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知识了解掌握得少,许多家庭对于精神类残疾人采取关、绑、锁等强制性方式;部分家庭照护主要是一日三餐和基本生活起居,时间长了有厌倦情绪和习以为常的态度,对个人仪容仪表和居住环境不重视;有些是家庭成员因家庭负担重,无力照护;有些因为没有直系亲属,是由远房亲戚或邻居照料的;一部分残疾人不愿意入住机构托养,主要是人住后,国家发放的相关补助资金将拨付机构,自己将失去对补助的支配等。同时,由于重度残疾人照料护理服务的成本大,普遍捆绑了家庭有限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造成家庭贫困程度进一步加重。
1.2 托养机构严重不足
残疾人福利是党和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具有托底性质。由于受市县财政困难的制约,甘肃省残疾人托养机构严重缺乏,一方面,不能拿出资金建设更多的托养机构,另一方面,即使通过向上争取建成托养机构,但当地财政不能确保足够的运行经费,托养机构也很难生存下去。
1.3 助残类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
发展助残类社会组织,让残疾人服务残疾人,他们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残疾人服务。目前,全省各地残疾人社会组织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服务的现实需要,而这其中助残类的社会组织更是杯水车薪。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财政困难,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而在助残服務方面投入少,政府购买服务能力欠缺,在培育和发展壮大助残类社会组织方面缺少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加上助残类社会组织规模小,从业人员知识水平较低,针对残疾人的服务能力参差不足。
2 进一步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建议
残疾人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不能也不应由其家庭长期负担。在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中,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和兜底、部门各负其责,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2.1 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在深刻领会照护服务的重要性上下功夫
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是民生保障的主要内容,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要建立由民政和残联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参与的工作机制。民政部门要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加大福彩公益金投入,统筹慈善会(慈善类社会组织)捐款,推动公办养老院设施建设和改造,逐步增强托养能力,督促养老院做好照料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残疾人照护、托养资金筹集、预算和拨付工作;对残疾人照护和托养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进行监督管理。卫健部门要做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机构医护人员的指导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人社部门要将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护理岗位优先纳入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家庭成员或者亲属就业,做好相关技能培训工作。红十字会要按一定比例安排其接收的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用于推进残疾人托养和照护工作。各级残联组织要做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对象需求摸底调查、相关数据统计,以及残联系统残疾人综合托养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商财政部门整合“阳光家园”计划等资金,用于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
2.2 探索开展多层次的集中照护服务,在切实提升照护服务
的集约性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层次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在地市级层面,由民政部门单独或联合精神卫生单位建设精神福利机构,专门用于收治精神类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实行集中治疗和照护。主要是依托由政府举办的托养机构、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乡镇卫生院、村级老年人幸福互助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由政府出资,购买以上机构服务,对有长期照护需求和意愿的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照护服务,让这群“同病相怜”的人聚居在一起,免受外界打扰,在“抱团互助”中平衡心态,不受歧视,有尊严的老去。
2.3 对分散在家庭照护的采取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在有
效确保照护服务的精准性上下功夫
对以家庭照护为主的,应结合各地和残疾人家庭及自身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化照护服务,主要提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代购物品、送医送药等服务。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居住比较分散的贫困山区,适合开展邻里互助的方式提供互助服务,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居住相对集中的,以村为单位设立服务点开展服务,主要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进行(没有村级社会组织的,先行通过报乡镇政府进行备案的方式成立,优先吸收本村有照护服务能力的留守妇女、残疾人家庭成员等参加。对本村人员不能提供或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服务,以村为单位,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或社会組织(社工组织)的服务来实现。作为村“两委”要大力支持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和引入社会组织,依托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等支持,同时,对照护服务工作进行跟踪了解,并及时向乡镇政府或相关单位提出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照护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家庭签约医生的作用,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村及组织要督促其定期走访贫困重度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
2.4要统筹整合现有的各类资金,在切实提升照护服务的有
效性上下功夫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使用现有各类资金,推动解决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中设施建设和改造、设备更新、能力评估、康复服务等经费缺乏的问题,不足部分由县(区)政府兜底安排。由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牵头,商财政部门出台政策性文件,对“阳光家园”计划、福彩公益金等资金的使用进行整合,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明确用于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的资金额度或比例要求及主要用途、拨付方式等,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统筹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组织的社会捐赠资金,纳入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的资金“池子”。同时,利用国家、省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的机会,积极反映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在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方面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机构运营补助、居家照护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2.5 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在
拓展照护服务的广泛性上下功夫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了解到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照护现状,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其次,政府要完善政策、扶持引导,按照公建民营、民建公补等方式进行补贴,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利用闲置的养老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等现有资源,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红十字会、慈善会(包括慈善类社会组织)把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作为重要的募捐内容,最后,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按照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江西省人民政府,2019-02-01
[2]张益民,田谷,曹玉军.镇江市农村小型泵站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J].江苏水利,2010 (12):35-36.
[作者简介]郭山宁(1989-),女,甘肃皋兰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