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学初探:以黄厚江《背影》教学为例
2020-12-14胡冬芹
胡冬芹
内容摘要:本文从资料共生、对比共生、精神共生三个角度入手,探讨黄厚江老师《背影》一文中的的共生问题的生成,深刻体会到共生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为以后的教学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词:共生教学 语文教学 借鉴意义
新课改以后,关于语文教学的各种主张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本色语文”,让人豁然开朗。其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还原语文课堂本色,立足于“语文原点”进行语文教学思考,通过共生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从他的课堂教学入手去探究其共生教学的精髓,就能有粗略的了解。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语文进行共生教学呢?
共生教学”包涵共生原点、共生现场、共生过程三个要点,简单说来就是在课堂中抛给学生一个点,让学生能够将一个点通过思想的分享与交流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实现智慧的生长。它可以包括资源、情景共生,言语、情感共生,思想、精神共生等。
一.资料共生,辅助阅读
在散文《背影》的阅读教学中,黄老师的文本解读,读得细,读的深。黄老师通过自己搜集整理的“我”与父亲历年来关系的一组信息,如:
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家庭困难,父子离别——儿子1920年毕业,到南方工作——1921年,儿子由杭州回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家——1922年,儿子回家,父亲不让进门——1922年,儿子回家,父子无言;儿子再次离家——1924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1945年父亲去世。
教师通过这组共生资料,要求学生梳理出与课文有关的三条信息,并结合信息思考父子关系如何。此举实现了教师信息与学生信息之间的共生分享,由教师的历年事件图表深入到朱自清与父亲二人关系发展变化。即教师提供了一个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扩展为一个面,从而点面结合,达到共生生长。
然而这一组信息不是简单的展示,黄老师更巧妙地以此为抓手,让孩子们再次回到文本,去找寻父子距离以及父亲生活不容易之处。学生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生活积累,仅靠学生自己通过展示的共生资料就可以领悟而出,帮助学生从内心理解文中朱自清表达的情感,这种对情感的把握是由教师的巧妙铺垫而来,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中直接给予,这样的课堂正是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吸收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
二.言语共生,深入理解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高度和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密切相关,黄老师研读文本,愿意不止于读文字层面的意义,他常常走进字里行间,去咂摸那些味道。例如在《背影》一文的阅读教学中,黄老师多次借助对比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对比阅读不是简单的知识拓展,也不是对比分析,而是在课文中找寻共生点进行对比。
第一次是对比学生自己最感动的能表现父爱的那些描述性词语与身为人父的教师最感动的表现父爱的描述性词语,通过两种视角的描述,体会父亲生活的不容易与爱的伟大。如:
师:那你看这幅画画得好吗?这幅插图画得真的不太好。没有把父亲翻越月台的那个艰难表现出来。当然同学们关注的是“蹒跚”、“微倾”、“攀”、“探”等词语。黄老师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我关注到的也是“蹒跚”这个词语。爸爸太不容易了,身体不好,生活状况也不好。我也关注到了“攀”这个词语,父亲两手爬月台太不容易了。但当我做了爸爸的时候,我最关注的不是这个词,你们猜一猜我最关注的是哪一个词语?特别是当我五六十岁送女儿去读书的时候,我读到《背影》的时候会最关注哪个词?有没有同学知道?
……
师:就不容易了。(重复学生的回答)对,他很会读书,大家要向他学习。请坐,非常好。请注意在这段话中前面写不容易,后面又写很努力的样子,前后是相呼应的。是的,年纪大以后我就从这个背影中充分感受到了一个做父亲的不容易。你们可能现在还理解不到,因为你们还小,我那个时候也是没有理解到的,只是后来慢慢地才理解到。当然同学们抓住“蹒跚”去理解父亲也不错,抓住“探”和“缩”也很好。黄老师这个年纪可能会更关注一个父亲的不容易。
刚开始让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最能表现父爱的词语,如“蹒跚”、“微倾”、“攀”、“探”,通过关键词找寻文章的重点,让学生初步深入了解文本,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的深度。然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父亲”的角度去思索体现父爱的词语,思考“努力”、“不容易”所代表的含义,让学生懂得多角度思索问题,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桑德斯曾经指出:“好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或者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一个准确的、适时的、有高品质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去探究结果、寻求新知识。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而好的课堂提问每每是顺着学情善提问,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展开。黄老师教学《背影》最有创意的还是这一提问——能否以“眼睛”描写来替换“背影”刻画?这是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对背影的第二次深入解读时提出的创意问题。
例如:在教學过程中第二次语言共生是对比为何朱自清选择背影表现父爱,而非大家经常关注的眼睛。
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黄老师总是弄不明白:我们一般写父爱、写母爱、写老师的爱我们都要写他的眼睛。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写爸爸的爱,最常写的是眼睛;写妈妈的爱,最常写的也是眼睛。大家同不同意我这个说法?
……
师:同意的人多,不同意的人不多。好的,我读书有时候会想一些别人会想不到的问题。朱自清写他父亲对他的爱,为什么选择写的是他的背影,不写他的眼睛呢?假如朱自清选择写他父亲的眼睛,他父亲会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你读这篇文章能不能读出这个父亲的眼睛?
……
这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朱自清选择背影表现父爱,而不是选择大家普遍关注的眼睛,在对比思考中加深在写作中选题立意的理解与思考,以读促写。
第三次则是借助文本描述与配图的对比,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用句的精确与语言特色。(此处就不再列举实录)黄老师抓住文本中的一点,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然后通过思考“为什么作者在此处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不可以换成其他的写法?”等问题,逐加深对文本的思考与探究,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自主拓宽思维的广度与宽度,学生的思维也在这一次次的对比共生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升。
学情起点,即学生学这一课时的“语文经验”“生活经验”,这是在黄老师的课堂中特别关注的。黄老师的共生课堂注重字斟句酌,注意指导学生从言语中去把握文章的精神内涵。
三.资源共生,丰富形象
黄老师独辟蹊径,其文本解读也特别有课程意识,特别关注教材的助读系统充分利用肯本中出现的每一個助读资料,巧妙借助课本的配图设计课堂活动环节。他会巧妙借助书中的配图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正是有了教师丰富的阅读生成,才会有学生的阅读生成和情感体验。
买橘本是很寻常的事情,何以感人呢?关键就在于彼情彼景。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对文中买橘子的场景有过这样的描述:文中所记买橘子等细节,使每个读者难以忘怀,对于我来说,就更理解其深意了。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橘子,就是金橘子、银橘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嚢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便不同寻常了。而黄老师通过图文转换的方式,将画面定格在了买橘的背影上。
师:好,都认为好。我们不忙说它好不好,我们要动脑筋看它好不好。大家想一想:如果黄老师要在这幅插图后面配一段文字,你们觉得应该用文中哪一段文字作这幅图画的说明?
师:非常好。我觉得也是用这一段文字来配这幅图是最贴切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它和这段文字配吗?(重点突出“配吗”)……现在我们对照大家的阅读感受来看看这幅图配得好不好?
黄老师巧妙借助课文配图设计有趣的“没事来找茬”的行为,正是这种“找茬”行为帮助学生有趣的完成了枯燥的逐字逐句阅读与体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文阅读,体会到语文独特的魅力。而且在“找茬”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慢慢在头脑中丰富了朱自清父亲的形象——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了解父亲的外在形象之后,黄老师又借助配图带领学生对比父亲的动作行为,在动静对比中体会父亲由于肥胖走路不便却为我艰难的爬上爬下的伟大之举。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思辨式阅读,充分去体会《背影》中的复杂的情感。
四.生生共生,生长课堂
生生共生即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成互相激活,不断丰富课堂的学习生成和学习资源。黄老师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如前所述,在众多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不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来自教师自己的阅读生成,而是由每位学生的阅读生成引发出的学习活动。黄老师重视每位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每位孩子的阅读发现,因为他们的阅读发现引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黄老师的课堂教学,简短的“共生教学”四个字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纵观黄老师整个课堂教学,其逻辑思维是递进式的。黄老师阅读教学的三个维度:一是文本,带领学生朗读内容、品味了《背影》的语言特色;二是课堂环节的安排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前一环节引出下一环节,并且与前面的内容相呼应,不可或缺;三是通过本次的阅读教学,学生从中不仅学到了《背影》中的形象与情感,还能够通过学习在以后的阅读思考中自主思考。其在课堂中从“感动”这个原点出发,到感动之处,感动之由,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这便是黄厚江老师的“和谐共生教学法”。
“学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与文本共生的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共生的过程。黄老师的《背影》一文,充分关注到学生学情,细读文章,细品文字,关注细节,从而让散文有散文课的味道,让学生试着去读懂家人的爱并且勇于表达爱。
参考文献
[1]蔡成德.好课的足迹——黄厚江与工作室学员磨课纪实[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9.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同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