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0-12-14轩明宇王恒
轩明宇 王恒
[提要] 通過实地调查、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大连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区域体育旅游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借鉴国内外体育旅游发展经验,结合文旅融合发展背景,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大连市体育旅游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连;文旅融合;体育旅游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市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S202010841002);大连市社科院2020年度重大调研课题立项项目:“基于文旅融合背景的大连市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2020dlsky229)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8月11日
一、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是指出于体育目的而进行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参加体育相关活动而产生的一类兼有体育与旅游属性的社会文化活动的统称。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现阶段,我国对体育旅游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体育旅游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图1)
二、大连体育旅游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大连位于辽宁省南部,东与黄海相邻,西与渤海相邻,素有“北方明珠”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大连成为极具发展的旅游城市,深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在空间上,大连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相邻,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位置;在时间上,大连到北京和首尔的直飞航班不足1小时,到达日本主要城市的直飞航班不足2小时。大连市在建的新机场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对外交通条件,促进大连市成为具备客货“双枢纽”地位的东北门户。由此可见,大连市优越的地域位置及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区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优质的旅游资源。目前,大连市拥有2家国家5A级景区,国家4A级景区有22家之多,如表1所示。分析可见,大连市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为区域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1)
(三)灿烂的体育文化。大连市体育文化灿烂辉煌,素有“足球之城”、“田径之城”等美誉。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关注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城市名片”的大连足球,曾荣获八次全国足球顶级联赛冠军。同时,大连体育名人辈出,有代表中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人——刘长春;羽毛球世界冠军、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永波;中国首位奥运会长跑冠军、大连市田径协会主席——王军霞;创造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55轮不败的功勋教练——迟尚斌;奥运冠军、原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等众多体育名人层出不穷,成为区域发展体育旅游的宝贵资源,为大连市体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丰富的体育赛事。发展体育旅游极具优势的大连,有着丰富的体育赛事。大连市每年定期举办国际徒步大会、国际马拉松赛以及国际登山大会等七大传统体育赛事和体育节。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始创于1987年,已连续成功举办32届,成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马拉松赛事之一,荣获“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多项荣誉。此外,大连国际徒步大会从2003年举办一直延续至今。繁荣的体育文化赛事及节庆,成为了大连标志性的名片,深受旅游者和体育迷们的喜爱。大连定期举办的体育赛事,包括:足球、长跑、徒步、游泳、登山、滑雪、海钓等,让区域体育旅游更加富有活力。
(五)完备的体育设施。大连体育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区域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基础之上。大连市每年要投入2,000余万元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各种体育场所星罗棋布。作为足球城的大连,已成为2021年世俱杯和2023年亚洲杯的承办城市,将建造占地7.8公顷,能容纳4万人以上的比赛足球场,并建造3.5公顷的练习场,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完备的体育设施为大连市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动力。
三、大连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限制因素
(一)体育文化与旅游缺乏融合。在时代背景下,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消费者对于体育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大大提高。北京市将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合理地转化为旅游资源,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体现了体育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然而,相比之下,大连市目前并没有将其众多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有效利用起来,很多体育资源和地方文化没有开发,未能将体育与旅游充分融合。城市体育博物馆长期空缺,导致很多外地游客和本地年轻一代体育爱好者想了解关于大连体育的灿烂历史,却无处可寻。
(二)体育旅游服务体系待完善。现阶段,大连市体育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在交通方面,大型赛事举办的体育场馆附近路段,无法做到保持畅通、及时疏导,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同时,停车场方面存在问题也较为突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停车位严重不足,影响消费者观看比赛的心情。
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发现,大连体育赛事的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以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事为例,首先在提供的装备和补给方面,服装材质较差、设计缺乏特色;未提供一次性雨衣;途中补给(能量胶、盐丸)数量较少。其次在服务人员方面,配备的摄影师极少;寄包区少、志愿者操作不熟练;没有志愿者引导去参赛者恢复区;没有挂奖牌的程序等。此外,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不尊重游客,这些方面都亟待完善。
(三)体育旅游品牌吸引力不足。目前,大连体育旅游的品牌竞争力较低,没有根据城市特点,打造属于自身的体育旅游品牌形象,无法在众多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由于未能形成体育旅游品牌形象,进而无法围绕形象定位设计相应体育赛事,导致现有的很多赛事缺乏特色,无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缺乏品牌形象的同时,也无法开展精准的宣传,严重阻碍了区域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大连虽然作为国内马拉松赛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品牌建设,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较小,导致赛事吸引力不强。2019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报名人数超过16万,创国内新高。然而,2019年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的报名人数仅有3万多,不到北京报名人数的1/5。
(四)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待补强。体育旅游因其专业属性和特点,要求相关服务人员应具备更加专业的综合素质。现阶段,大连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亟须大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承担项目开发、项目推广、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具体工作。目前,在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同时,区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也存在大量流失。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阻碍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相关扶持政策、优越的待遇,使得众多本土专业人才难以留在当地工作。在重大赛事期间,由于严重缺乏专业人才,只能临时雇佣服务人员或招募志愿者,而其提供的服务往往难以达标,严重影响区域体育旅游整体形象。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大連体育旅游创新发展对策
(一)加强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深入挖掘、整合利用大连市体育文化,尽快建立大连体育文化博物馆及相关展览馆,集中展示城市体育发展史,为外地游客和本地年轻一代体育爱好者提供了解大连市灿烂体育文化的场所,同时也为本市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追忆城市辉煌体育史、展望未来的空间。
在赛事方面,历史悠久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赛,还有大连国际徒步大会以及大连国际登山大会等,都代表着城市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蕴含着大连的体育精神。将这些体育赛事与旅游活动进行融合,通过直播平台,从高空、陆地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大连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将大连国际马拉松与广场文化相结合,马拉松线路设计可穿过港湾广场、中山广场、人民广场、星海广场等,让参赛者在奔跑中欣赏城市特色文化、城市标志、代表性建筑等,并在各大媒体传播中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大连美景。同时,在举办大型足球赛事期间,足球场馆也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合理规划设计旅游路线,让体育旅游者充分体验足球的快乐。
根据城市各类赛事,研发配套文创产品,例如:奖牌、服装、吉祥物、水杯、雨伞、扇子、开瓶器等,装饰大连著名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元素。标志性建筑可包括:星海广场、中山广场、劳动公园、旅顺火车站、旅顺博物馆、老铁山灯塔等;文化元素包括:樱花、槐花、有轨电车、海洋动物等,以供参赛选手和旅游者购买,产生二次消费。
(二)不断完善体育旅游服务体系。在交通方面,体育场馆附近应该配备大型停车场,为自驾观看比赛的消费者提供方便。同时,在服务方面,要对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掌握工作流程,能够准确地回答游客的询问。以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为例,首先,在装备补给方面,要对服装的设计与材质方面做出改进;配备一次性雨衣;增加途中的能量补给。其次,在服务人员方面,应增加专业摄影师的配备,为参赛者拍摄更多的精美照片;赛事官网要多发布参赛选手的精彩图片;开放数量充足的寄包存放处;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工作做到位;规范赛后颁发奖牌的程序等。
(三)积极开展体育旅游品牌建设。大连市体育旅游品牌的建设,要有明确发展的思路,依据品牌定位开展相关赛事及产品设设计,围绕整体形象进行营销宣传。首先,要根据自身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开展科学定位,合理设计符合城市气质的体育旅游品牌。其次,围绕形象定位举办相应体育赛事,研发相关旅游产品。要积极争办、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引领体育旅游潮流,打造体育旅游风向标,不断释放体育旅游消费潜力。最后,依据品牌定位开展大力开展体育旅游宣传,加强与客源地旅行社进行合作,为消费者介绍大连体育旅游品牌。优化建设大连体育赛事相关官方网站,包括:大连国际马拉松官方网站、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官方网站、大连国际登山大会官方网站、大连亚俱杯官方网站等。同时,积极建设大连体育旅游门户网站,为全国各地的体育迷创建贴吧。在各大卫视投放大连体育旅游宣传片,在“携程”、“去哪儿”、“驴妈妈”等旅游门户网站醒目位置推送讯息。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体育文化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借助微信、微博、学习强国、抖音等新媒体力量对区域体育赛事进行宣传推广,及时发布大连市体育旅游攻略,扩大信息覆盖面,丰富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邀请大连籍著名体育明星,为家乡体育旅游品牌代言,大力宣传区域体育旅游产品。
(四)培养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大连市体育旅游发展需要有更多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支撑,具体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体育旅游教育与培训体系。依托大连相关高校,充分发挥区域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设计教育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为本市输送本领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机构,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知识更新、技能补强的平台。二是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应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福利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来大连市工作,并努力留住人才,促进大连市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区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永义.对体育旅游概念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
[2]徐立阳.大连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
[3]张晶晶,李柏.大连市体育公园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探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04).
[4]丁辉.大连市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对策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3.34(06).
[5]王鑫.哈尔滨市冬季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6]刘德军.“互联网+”背景下高端定制式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