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振兴研究:范畴、基础与路径

2020-12-14于志华

商业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于志华

[摘 要] 产业兴旺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指标,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突破点。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以推动产业振兴为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分析产业振兴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体系建设思路,探讨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互联网+农业”实现产业变革,以三产融合实现业态创新发展,以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9-0121-03

Abstract: Industrial prosperit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dex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and breakthrough point to achieve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rural prosperity. In the current macro environment,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system construction ideas of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mode of revitalizing industry by leading enterprises to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aliz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with "Internet+agriculture", realizing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ith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y urbanization, increas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y upgrading industrial chain, and so on.

Key words: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 and mode

黨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排在了第一位,说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指标,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突破点。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尽管业界已经对产业振兴做出了不少具体的思考与实践,但理论界对产业振兴的理论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笔者认为,当前乡村的产业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果缺乏顶层设计和理论指导,产业振兴的质量和效果都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目标,探索产业振兴的内涵,以及产业振兴的基础条件与发展路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产业振兴”中产业的范畴

产业兴旺中所指的“产业”,到底是指哪些产业?对这一范围的明确,决定了当前和今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配套政策的面向对象,决定了相关资源的投放方式和重点,也就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文献探讨中,产业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如有研究者注重讨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也有研究者探讨农村新型产业的发展,还有研究者讨论了如何跳出农业,重点探讨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农村产业也是一个综合的宏观的概念,既包括作为一产的农业,也包括二产(由一产延伸出来的加工业以及其他工业),还包括三产(农产品流通、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应该是泛指农村的所有产业,不应局限于农业。也就是说,实施乡村产业兴旺既要基于第一产业又不能囿于第一产业,而应着眼于优化一产,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但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出现了需要警惕的趋势,就是泛农业产业的过度发展问题。泛农业是指将狭义的农业与工业、建筑业、商业、旅游业、体育产业、教育、科技等产业融合起来,形成各种“产业农业”。由于农业的低产出低效率,对资本的吸引力较弱,因此,在实践中,更多的产业发展更倾向于相对高产出高效益的二产、三产领域,这种导向,必然会导致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农业处于弱势地位,进而偏离了乡村振兴的初衷。尽管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目标非常重要,但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看,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在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下仍然非常必要,放任泛农业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动摇农业的战略地位,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初期,振兴哪些产业也决定着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的具体投向。因此乡村振兴应首先着重于农业振兴,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新型农业,以此为基础,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其他相关产业。

二、构建产业振兴的基础体系

尽管近年来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但乡村产业基础薄弱、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体系不牢,会严重制约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基础体系,是产业振兴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产业振兴基础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不能盲目进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乡村发展情况较为复杂,乡村振兴的路径也有千差万别,但也存在共性,尤其是在产业发展基础环境的要求上,存在类似的需求,即都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优化和提升,以及培育和壮大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等(见下图)。

(一)因地制宜做好乡村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高质量的顶层设计是产业兴旺的基础。根据乡村基本条件、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编制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为乡村产业发展指引方向。中国幅员辽阔,不同乡村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产业的规划编制上,不能搞一刀切,可以考虑按照乡村的不同类别与性质分别制定微观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区域乡村走不同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在注重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产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如产品生产标准体系、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等,这对于保证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二)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硬件与软件环境

首先,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既包括水电、网络、通讯、公路等基本设施,也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仓储、物流、销售等专业设施。其次还需要相对完备的涉农公共服务,如服务于农村电商发展的系统化服务,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公共服务,农村产权评估服务等等,这些服务能够为产业链的完善、延伸以及业态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健全的产业扶持政策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健全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优先重点发展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民教育培训、医疗等基础保障,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完善农村信用贷款制度,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涉农金融制度创新。在产业发展方面,围绕实施产业项目,提供优质的产业支撑服务,为产业项目提供完备的产业政策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生产运营服务、技术支撑服务和专业人才培训服务等。

(三)保障与优化产业要素

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健全与活力。当前在乡村生产要素领域,“进的来、留得住、能受益”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要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推动产业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

在土地要素领域,继续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有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推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劳动力要素一直是困扰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破解人才难题,一是要培育,通过培训当地农民的产业知识与技能,使农民在新技术推广、新业态打造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要引入,建立和完善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工作机制,通过选拔向农村选拔干部、鼓励农村大学生回村创业或任职等方式,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资本要素方面,创新乡村振兴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重点建立健全财政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一方面应保障财政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立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融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产业发展领域。此外,还可尝试将农村土地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乡镇企业资产等打包,实现资产证券化,逐步推动乡村资源资本化。

三、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在基础体系相对完善的前提下,怎样实施产业振兴战略,是摆在政府和业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理论研究对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探讨相对较少,但在实践中,已有相关的成功经验。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现阶段乡村产业振兴可考虑采用以下发展路径与模式,但具体实践中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与区位条件等。

(一)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在区域的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这里的龙头企业,不只局限于农业企业,也包括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在实践中,龙头企业不只局限于单一产业,也包括围绕某一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和扩展发展而来的跨产业的联合性企业。要着力培育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运行规范、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从而构建我国未来新型农业体系的发展基础。要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活动,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利益共同体,从而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以“互联网+农业”实现产业变革

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每个行业,在相对落后的农业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相结合,加速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业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推动开展定制农业,解决传统农产品供需矛盾,实现消费和生产之间的需求传递和互动;二是发展平台农业,通过平台将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生产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农业资源的共享和供需对接。三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种养殖和管理,逐步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四是积极探索跨界农业,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探索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金融业、农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农业产业发展的维度与广度,提升农业产业的层级。

(三)以三产融合实现业态创新发展

传统农业过分注重高产增产,相对忽略增收增效,缺乏对农业功能的深入挖掘,不利于农业附加价值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推进三产融合。农村领域的三产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各类社会资本、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和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结、产业渗透、产业重组等方式,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最终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产业融合的具体方式有多种,一是一产与三产融合,如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及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等。典型业态有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植物工厂等。二是二产与三产融合,如以三产的文化创意活动带动相关加工业。可通过创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丰富农村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创意产品。三是一产与二产以及三产融合,如三产联合开发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教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产品与服务,使三种产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典型业态有农场采摘与加工、牧场观光、酒庄观光等。

(四)以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当前,在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比仍接近30%、农业生产规模小、人多面广的宏观背景下,在经济布局方面的政策重点,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促进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进而为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可以看做是国家城乡关系战略的一次重大转折,意味着要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化等资源禀赋基础,自下而上地激发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推进城乡的平等发展。尽管随着当前城乡产业要素双向流通的機制逐步建立,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但这种外生推动力所带来的效果,仍然比不上从乡村自身动力产生的效果更为可靠。而城镇化就是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之一。在城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美环境、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人文风俗等乡村优势要素,进行空间上的集中和集聚,把中小城镇打造成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进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这一发展路径,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增强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特色小镇建设工程,也是以城镇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具体形式,应不断总结相关的成功经验,在条件相似的地区进行推广。

(五)以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兴旺意味着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相对集中在价值链低端,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应尽快实施产业链升级战略,推动乡村产业链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一是根据“微笑曲线理论”,推动传统农业向附加价值相对较高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如向前延伸到农业发展战略和良种培育领域,向后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服务等领域。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各环节技术与装备水平、提高各个链环的增值水平、提高农业产业价值链资源的转换效率来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增值。三是通过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链整体附加值。在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合理配置要素,通过产业链管理技术加强各链环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促使产业链条产生协同效应与聚合效应,从而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与效益,进而实现产业链总体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陈秧分,刘玉,李裕瑞.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J].地理研究,2019(3):632-642.

[2]樊慧玲.基于“微笑曲线”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路径选择[J].江苏农业科学,2014(1):397-399.

[3]李彦普.中国农村流通产业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3):120-122+132.

[4]卢艳,刘明.我国农业产业分工与价值链延伸——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3(3):116-118.

[5]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6(3):28-29.

[6]韩丽敏,张慧敏.流通产业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地区差异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0):106-109.

[7]张丽薇.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产业振兴发展[J].中国市场,2019(17):56-57.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关于远安县乡村产业振兴的调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