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返贫防范机制研究

2020-12-14莫申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7期

【摘要】自精准扶贫战略大力实施以来,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明显改善,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但脱贫人口返贫现象需加以重视。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返贫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因懒返贫、因学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老返贫等返贫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强化返贫预警管理;优化农村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教育投入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度贫困地区防返贫长效机制构建提供参考,从而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可行能力,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关键词】可行能力;深度贫困;脱贫人口;返贫防范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可见,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还要阻止脱贫又返贫的现象发生。在精准扶贫战略的大力实施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但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决定了其脱贫攻坚的紧迫性,且因贫困人口自身原因、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又出现脱贫后再次返贫现象。因此,深度贫困地区也就成为扶贫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既要继续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又要防止脱贫后再次陷入贫困境地,正確处理脱贫攻坚与防范返贫两者关系,建立防返贫的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永续脱贫,脱贫成果得以巩固。世界减贫研究著名学者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对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机制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此,根据深度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防范返贫长效机制,使脱贫攻坚与防范返贫有效契合,降低返贫率,提高脱贫质量。

1 可行能力理论及其在返贫防范中蕴含的重要意义

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阿马蒂亚.森提出:“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并提出能够帮助人们提升可行能力的五种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政治自由强调对贫困人口基本权利的保护,他们能够自由表达意愿和想法,取得社会和政治上的关注,推动相关政策的执行。经济条件指利用自身拥有的经济资源,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收益。社会机会指获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透明性保证指保证信息公开透明,贫困人口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护性保障指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种社会安全网,即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不会因为疾病、失业、年老、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等陷入贫困,能让人们生活更自由、舒适。

根据可行能力理论可知,贫困的根源不在收入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缺乏或不足,扶贫工作需要转变为提高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更需改变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转为提升贫困人口可行能力的“造血式”扶贫,从而彻底消除贫困,阻止脱贫人口返贫现象发生,可见,可行能力理论在返贫防范中蕴含着重要意义。一是基于可行能力的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扶贫工作的最大障碍就是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树立脱贫信心决心,首先从精神上战胜贫困,才能运用好各种扶贫物质和资源,减少贫困人口因懒返贫,甚至越扶贫越贫困,可行能力理论为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有效的扶贫措施,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二是基于可行能力的扶贫有利于实现稳定长期脱贫。提升可行能力五种因素的运用,突出政府在贫困人口可行能力建设上的主导作用,保障贫困人口都能获得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社会机会,提升可行能力,从而公平的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充分运用扶贫相关政策、项目、资金资源,积极参与到扶贫中来,寻找脱贫致富门路,摆脱贫困,并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

2 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

返贫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贫困人口近几年大幅度减少,但返贫问题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也比较突出,运用可行能力理论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返贫现象及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因懒返贫

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通过“输血式”脱贫后,少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对当前生活习以为常,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主观能动性差,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我脱贫内生动力不高,得了“懒病”,即便掌握“渔”术,也不出力,更不会思考提高自我返贫防范意识,甚至以贫困不劳而获为荣。这些因懒返贫的人中,有的只想依赖国家政策,忽略自身职业技能,不愿自主创业择业, “造血式扶贫”效果难以发挥;有的好逸恶劳,既缺乏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又不愿种地外出务工,而被动地等待政府救济,导致出现再次返贫现象。

2.2 因学返贫

深度贫困地区的大多数贫困家庭都已认识到教育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提高子女教育水平,改变贫困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因此,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毫不吝啬,甚至不惜举债。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个人承担的教育费用较低,但高中或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明显增多,已脱贫的家庭会因子女教育,增加额外开支加重负担,导致返贫风险。

2.3 因病返贫

因病返贫也是脱贫人口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度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条件差,群众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意识不强,容易感染疾病,绝大多数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无力承担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巨额医疗费用,虽贫困群众脱贫后仍享受基本医疗保障,但医保之外的部分费用和生活开支仍需自行承担,且大病重病一般需专人照顾,减少了家庭中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收入,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和疾病带来的收入减少,导致脱贫人口返贫风险更大,极易重返贫困境地。

2.4 因灾返贫

深度贫困地区多为偏远山区,绝大多数山大沟深、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地震、山洪、火灾、风雹等自然灾害较为频发,刚脱贫人口财富积累少,抵御自然灾害损失能力较弱,一旦受灾就可能出现大面积返贫,比如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使农业经济作物严重受损,导致脱贫人口收入锐减,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灾再次陷入贫困境地,返贫率剧增。另外,一些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导致刚脱贫人口遭遇意外,但贫困又具有较强脆弱性,可能使他们一夜返贫,迅速陷入贫困,生活难以为继。

2.5 因老返贫

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数青壮年为改变命运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较多,人口老龄化在深度贫困地区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当他们尚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依靠自身劳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政府帮扶,收入还能维持在贫困标准线之上。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加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他们就会迅速返贫,生活无法得到保障。随着深度贫困地区人口老龄化加深,因老返贫将成为重要返贫风险防范因素。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强化返贫预警管理

刚脱贫的贫困人口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灾害疾病、突发事件等的冲击,很可能又陷入贫困。为此,一是加强对脱贫人口定期核查,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支、生产生活情况。可结合脱贫攻坚走访调查工作,深入脱贫群众家中实地了解其家中的劳动力、收入来源、子女就学、医疗支出等情况。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标准,开展脱贫人口返贫风险评估,同时畅通可能返贫群众自行申报渠道。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人口,给予一定的脱贫适应期,采取必要的帮扶举措,加强脱贫对象后期扶持。尤其要加强对突发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刚脱贫家庭的帮扶,及时解决困难,防范脱贫人口返贫,巩固脱贫成果。二是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强化返贫预警管理。各级政府可与教育、医疗等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及时了解脱贫群众的教育、医疗等情况,收集返贫预警信息,掌握脱贫人口返贫情况。对未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预警标准的,通过人户调查、群众评议、认定,纳入预警处置范围,制定应对方案,按照扶贫政策相关规定,继续给予帮扶,直至彻底摆脱贫困。

3.2 优化农村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加快发展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脱贫之路,使贫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发展深度贫困地区电商平台。一些深度贫困地区拥有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但因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产品销路受限、价格低,贫困群众增收难度大。当下应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组织、鼓励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积极创办网店,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在网上推广销售农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促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二是挖掘深度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一些深度贫困地区都具有较为原始的自然、人文景观,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基础设施状况也大为改善,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挖掘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科学合理規划,因地制宜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引导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围绕旅游项目的发展,开办民宿、农家乐,吸引更多外地游客观光消费,从而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到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其支持。为降低自然灾害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充分激发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潜力,提高其产业发展水平。

3.3 加强教育投入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返贫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其可持续脱贫内生动力。为此,一是持续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持力度。一方面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拓宽贫困生资助范围,同时增加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扶持全覆盖,阻断脱贫家庭因学返贫。另一方面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让深度贫困地区孩子从小拥有与外界学习的机会,尽可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二是加强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缺乏劳动技能。对此,就应根据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技能需求,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动技能培训,让每户贫困家庭都拥有一门致富的实用技能,为其就业和增收提供保障。此外,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外出务工,融入社会,接受更广泛的社会知识、先进技术,从而为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带回更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致富技能。

3.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

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协同互补的强大合力,筑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的防线。一是多渠道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为其就业创造机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现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返贫率,但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因而具备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将受到一定制约。为此,深度贫困地区应把贫困群众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建立扶贫车间、设置公益岗位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帮扶,促进其长期就业,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加强贫困群众疾病预防,优化大病救助体系。一方面提高贫困群众公共卫生和疾病的预防意识。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公共卫生意识较低,存在一些生活陋习,导致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再加上生病习惯于吃一些所谓的“土药方”,延误治病的最佳时间,更不可能采取定期体检的方法预防疾病。因此需大力宣传相关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知识,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另一方面优化大病救助体系。我国目前已有针对贫困人口患重病的医疗救助制度,但不能报销的费用对于贫困家庭仍然是沉重负担,需增加大病救助的资金投入,给予患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贫困群众长期补助,并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义诊服务及免费供药。三是完善深度贫困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留守农村老人年龄大,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老人返贫问题就比较突出,除依靠家庭成员赡养外,需探索一种更适合的农村养老模式,保障深度贫困地区老年人基本生活、就医需求,降低因老返贫发生率。四是建立健全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系统,进一步增强对地震、洪涝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完善灾害救助机制,防范脱贫人口因灾返贫。

[参考文献]

[1]万厚利,于姝婷.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分析框架[J].宁夏党校学报,2020,22 (1):40-46.

[2]王丽苹,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一以N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7.

[3]张鹏飞,关于返贫防控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11):128-129.

[作者简介]莫申容(1986-),女,重庆梁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