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构建企业员工健康和谐心理

2020-12-14尤荣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健康和谐心理

尤荣

【摘  要】作为炼化企业的职工长期在单调而嘈杂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很容易产生心理倦怠,有部分员工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当员工工作压力大、“带压”工作时,往往人在岗而心不在岗,工作能力不在状态,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反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出现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企业财产损失。

【关键词】健康;和谐;心理

1.构建企业员工健康和谐心理的背景和意义

1.1构建企业员工健康和谐心理关键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说,保证安全生产,建设和谐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员工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员工的注意力被心理压力或不佳情绪干扰的时候,怎么可能安心工作呢?员工“带压”工作,人在岗而心不在岗,工作能力不在状态,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反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出现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企业财产损失。安全工作成在全员,败在一人。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员工心理健康影响企业效益。

1.2企业员工消极心理现状

一是迷惘心理,由于精神空虚而导致的自私、冷漠心理。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道德感缺失,情趣品格不高,沉迷于物质享受,凡事从个人出发,贪图私利,对别人的事、企业的事、国家的事关心甚少。

二是依赖心理,与工作高节奏相关的焦虑、浮躁心理。石化企业是高温、高压、高风险性质的企业,连续作业,苦脏险累的岗位较多,员工工作节奏较快,竞争压力增大,有些员工感到难以达到工作目标和要求,对自己的发展定位模糊动摇,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任务感到力不从心,心理长时期摆脱不了焦灼不安的状态。

三是失衡心理,不能正確对待收入差距而导致的攀比、消极心理。尽管企业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注重了向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但内部分配的方面仍不尽如人意,有的员工难免心理失衡,有时会导致消极怠工、人在岗位心不在岗位等问题。

四是失败心理,在员工群体当中,总有极少部分人心胸狭窄,认知水平比较低迷,不够通情达理,自我排解抑郁烦闷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相对脆弱,对待事物极易偏激固执,处理问题耐心不足,缺乏宽容心态,尤其在竞争聘中暂时败下阵来时,往往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自怨自艾。

五是矛盾心理,管理不善引发的逆反、隔阂心理。企业决策失误,奖罚不当,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工作作风不好,会使员工产生失望、失信和对立等情绪。

2.构建企业员工健康和谐心理核心是疏导员工心理压力

重视和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项迫切任务。

(1)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生产技能,使之更能胜任工作生产任务,从而减少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压力;加强员工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员工沟通减压的能力。

(2)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内部氛围。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衡量企业内部协调程度重要因素。企业领导要始终把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用和谐理念协调企业内部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营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企业内部环境。

(3)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用完善薪酬体系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解决好各种福利和保险,为员工在为企业效劳和退休后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员工结婚、离婚、生产、配偶或近亲去世、搬家等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关注和假期。

(4)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企业的机构越复杂,管理层次越多,职能越不明晰,其沟通的效果就越差,高层指令传达到基层的时候往往已经走样;同样,底层人员的建议与反映在未到达管理者之前历经层层扼杀往往已经消失殆尽。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制,首先要摒弃那种只是由公司领导层向下属发布命令,下属的反馈和意见却很少有人倾听的单向沟通模式,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无助于监督与管理,长此以往也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形成管理层与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与普通员工、管理层与普通员工、普通员工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要让员工意识到管理层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被关注;使每个员工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增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

(5)建立员工个性资料库。企业一般建有员工资料库,收录了有关工作的资料——教育、训练、经历等。但其实更应该建一个资料库,收录员工个人个性的其他趣味资讯。比如,员工的特殊嗜好,特殊兴趣,外语能力如何?是否会弹奏乐器或演唱?会不会书画或漫画?喜欢的书籍、电影或音乐类型等等。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在内部成立一些非正式的组织,就共同的嗜好、兴趣互相切磋、学习,比如旅游团、合唱团、乐团等。这样,大家在工作或在家庭上有问题时,便找得到人协助,企业也能借此发掘出以前所不知道的资源。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把员工当做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只是“工作人口”。

了解员工心理需求和心理期望,企业有意识地做好员工的心理健康调查,就能做到主动性和前瞻性,加强员工思想动态信息收集,准确把握员工思想脉搏,跟踪、反馈、捕捉各种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与动向,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使员工充分认识创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员工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承受能力。

构建企业内部和谐,实现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等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关系和谐,说到底就是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在企业大目标下的统一和谐。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受心理活动的影响和支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员工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和谐的构建。

3.构建企业员工健康和谐心理前提是提升员工心理调适能力

员工自身的和谐也是构建成企业内部和谐的一个重要力面,并且是建立员工与环境,员工与员工等方面和谐的基础,这就要建立员工“已和”的健康心理。“已和”心理,就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培养员工自信乐观,积极主动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使员工实现内心和谐。建立员工“己和”心理,员工要积极乐观向上,学会正视自我、调节自我、战胜自我,以尊重、信任、友爱、理解的态度与人交往,恰当表达个人意愿,适度宣泄消极情绪,自觉消除阴暗心态,不过分压抑自己,在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时,懂得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够发扬意志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战胜困难,冲破阻力,达到胜利的彼岸,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1)鼓励员工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员工提供保健或健康项目,可以建立专门的保健室和内部健身中心,让员工免费使用,配备专职的健康指导员监督锻炼计划和活动。以生理的健康促进心理的健康。

(2)帮助员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首先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期刊、书籍、光盘,利用内部网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其次实施心理培训,开设有关心理卫生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让员工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第三在技术和安全、质量方面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以竞赛评比体系调动员工的兴趣和自尊心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心理健康工作,将施工生产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现每个员工的闪光点和亮色,当员工身上的积极面呈现出来后,消极的心理问题便自然退居二线了。

和谐的企业要靠健康的员工来建设,健康的员工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接纳自我,包容别人,乐观生活,积极工作,在企业发展、改革等变化中,客观看待和正确对待外部环境,具有调节自我,适应环境,战胜挑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健康和谐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