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哲学渊源探析

2020-12-14丁匡一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

丁匡一

[摘  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昭示着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从哲学的角度追溯、探究、分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多重渊源,有助于在哲学与时代、历史与现时的双重互动中来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历史观,批判性地继承并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也基于此,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进行了现代转化。从实践与认知的角度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提炼,也是改革历程中时代精神的升华。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哲学渊源;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20)06-0012-06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整体架构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并且将其放置于第一个基本方略之后,即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后面,就连接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然后,再连接着其它的十二个基本方略,这突出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地位。“人民”一词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核心词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及了203次,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报告始终的线索之一。因此,有必要沿着思想的进路,进一步探究其深厚的哲学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历史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经典来源

就其思想来源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的逻辑和话语。具体而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历史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经典来源。首先,从逻辑的角度看,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的活动而已,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论断。而在唯心史观的逻辑框架内,历史的主体要么被归结为某种神秘玄奥的精神存在,要么倾向于将显赫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视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而将人民群众理解为某种被动的、被驱策的力量。例如,在基督教神学的历史观中,总是从神学的角度、从神的角度来理解历史的展开,把历史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表现与发展,将神理解为历史的主体。又如,在黑格尔那里,他将历史理解为绝对精神的外化的、演进的过程,于是,神秘的绝对精神成为历史活动主体,而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不过是绝对精神发挥作用的工具而已。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超越了唯心史观的思维局限,它批判并超越了唯心史观的神秘性与抽象的思辨性,“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p73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中的个人”[1](p71作为历史之前提,“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p196。马克思坚持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根本线索,人类在生產劳动中,逐渐从一个对抗性的、异己性的世界中,扬弃客体与主体二维之极端性,创造了一个属己的人类世界,而这一历程可称之为历史。所以,马克思对历史的理解,不是基于神秘的绝对精神,而是基于现实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视为历史演进的根本性的内在逻辑。1858年末至1859年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pp32-33在这段对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概括了社会变革的内在根据,在他看来,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作是历史演进、发展的真实根据,同此,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联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显然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视为历史发展线索的观点,从逻辑上的合理推断就是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体,这具有理论逻辑的自洽性。

同此,从文本的角度看,突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理论立场。就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文本来看,《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此后,在深入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将日益分化为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积聚,无产阶级的力量必然趋于扩大,这就体现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p287并且,马克思还突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思想,强调了其人民性质,寄寓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283这深刻表明了无产阶级运动和革命的性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根据上面的论证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历史观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经典文本、经典话语的资源。换言之,如果从哲学渊源的角度进行探析与追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诉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民族思想史资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注重继承、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来化解当下问题,并创造性地转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可以从民族历史、民族思想史的角度来追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底蕴。在这种思想架构中,隐含着深刻的历史意识,即历史不是一种线性的演化,现在、未来并非完全意味着对于过去的彻底超越与隔绝,实质上,现在与未来,总是将过去容含于、含蕴于自身之内,在当下与未来以更高的形式来呈现。这是马克思历史意识的基本洞见,也是马克思哲学概念“扬弃”的实质意涵。基于此,才能科学解读继承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丰厚的民本主义哲学思想,中华民本思想起源于商周交替之际,一直影响着儒家等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自从国家产生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本思想一直在国家生活和民族精神中存在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持续发挥着重要影响。

无疑,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发觉,民本思想是针对“君本”“官本”等观念而言的。在某种角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阶级社会贤能政治的一种体现。换言之,民本思想和“君本”思想、“官本”思想甚或可以达成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究其深层次的原意,即期待或规范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自身统治的长远性,应推行“贵民、尊民、安民、爱民”的行政观念和统治技艺。于是,围绕着民本思想,儒家沿着“家—国”同构的内在逻辑,经由宗法血亲的内部秩序推展到宗族之外的天下治理,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为民当好“家长”的民本主义思想价值,一方面教化君主执政为民、爱民如子,另一方面,教化儒家政治官员要尊重、体恤民意。《礼记》写道:“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就是明证。可见,民本主义的观念始终贯穿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与执政实践当中,统治者也非常强调儒家民本思想作为指导性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这种民本思想甚至发展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念,孟子曾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4](p134由此可见,儒家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价值观念,从本质上看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与阶级的局限性。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来看,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与继承具有辩证向度,突出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粹进行了现代化的重组与整合,其立意的根基在于以当下现实为出发点,突出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引入传统文化的资源,助力当下问题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确立并强化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体,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来充分地保障人民的权利,从制度这一根本层面充分而真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人民的根本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制度性的角度保障了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管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权利,并且,确立了执政兴国的目标在于致力于人的发展。这就为批判性地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哲学思想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政治基础。

不仅如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批判性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剥离开来,返本而开新,吸纳传统中的思想资源与思想智慧用于创造性地化解当下难题,援引传统的政治智慧来构建当下的发展方案。2016年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5](p103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再度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这一要论是“民为邦本”思想体现,既是在现当代的语境中,对“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思想的阐发,又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新境界。同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最大特点在于将国家、民族和个人视为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密联系起来,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5](p30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幸福是其落脚点。概言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批判性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生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从中华文化的思想史脉络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枚宝贵果实,从当下的、现时的语境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激活。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提炼

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在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强势入侵下,先进的中国人都前后相继,力图挽救中华于危难之中。从清廷内部自上而下的洋务运动到康梁维新派君主立宪制的改革,再到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革命,这些努力都未取得预期的目标,都无法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真正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使中华民族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诚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梳理、分析、阐释这段历史,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根本点在于,较之以往的改良和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独具的特征,即它能够真正有效地把革命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进言之,暂且不论洋务运动、维新派君主立宪制改良的施政纲领,洋务运动、维新派君主立宪制的改良,它们的基本思路,均暗含着这样一种想法,即只需要改变高层和统治者的思维,只要进行顶层的体制性的变革,中国就能走出困境。此处潜在的思维定势则是:贵族阶层和士大夫阶层就足以改变中国的面貌,历史的变革及其发展的趋势与广大人民群众并无直接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但是,国内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始终缺乏真正动员和发动群众的决心与能力。因此,尽管取得了推翻帝制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究还是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当时中国革命面临的基本困境是国内局面的一盘散沙,民众严重缺乏凝聚力,长期的小农社会使得大多数人只倾向于从家族、宗族的视角理解生活,展开实践,很难理解、体认国家,缺乏国家意识,更缺乏国家精神。关于民国时期小农社会的零散化特征,梁漱溟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中国是一个散漫的社会,上无统治阶级,统治者没有力量,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以散为安。”[6](p186固然,这种散漫性与数千年累积下来的小农生产、小农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如梁漱溟所分析的,“生产手段是分散开的,各人各家各自营生。这是中国社会趋于散漫的根本。”[6](p325可见,散漫是必须直面并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不仅看到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把一盘散沙的中国,零散的小农群众,真正地团结起来,从而形成巨大的历史合力,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推进了中国的历史。

相对于其它政治力量,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地凝聚民众?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把人们的根本利益与党的政策方针密切的、有机的、科学地结合起来。毛泽东曾经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他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p1031毛泽东为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亲自题写的校训写道:“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以及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走群众路线,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把人民群众的目标视为党的工作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通过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有效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凝聚了人民的力量,并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深厚的智慧养分,从而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完成了那些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都难以完成、也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

从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内在有机逻辑来看,能否获得人民群众的全心支持是左右改良、革命前途的根本因素之一,而能否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各种政治力量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根本的内在逻辑之一在于,人民群众的因素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因素,其中隐含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经典命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顾并总结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经验,不难发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因而从根本上和整体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全心支持与真心拥护。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表达或哲学概括。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革历程中时代精神的升华

黑格尔曾说:“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8](p12对此,通常的理解是:哲学是时代的反映和体现,无疑,这一理解虽非错误,但不精确,黑格尔这句论断的暗含的意涵是:思想就是时代的基础,思想的转变意味着时代的变革。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上述观点。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马克思写道:“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正获得这样的意义,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学化,——这样的外部表现在一切时代里曾经是相同的。”[9](p220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它能够表述时代精神深处的声音。

从上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凝聚与表达。关于改革开放,我们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理解为优化体制与人的关系,激活体制与人的互动,通过体制的变革以及人的思想的解放,释放体制的活力,提升人的能动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当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改革时代最强劲的呼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心工作。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p373更深入地分析这一科学的论断,可以发现,就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无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劳动者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生产力的解放,一定程度上要求着人的解放,人的解放与发展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活、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的一大热点——主体性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时代精神的哲学回应。社会主义的本质还要求致力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公平价值,体现出社会主义强调的并非个体、个人,而是突出人民主体的思想。因此,经由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剖析,我们可以看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理论的内核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能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指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充分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2002年12月,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提出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也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11]可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中国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是时代精神的凝练与表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价值指针。从思想渊源的角度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地继承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承续并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要素,尤其是吸收并创新性地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渊源角度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提炼,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时代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杨伯峻,杨逢彬.孟子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 孙大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N].人民日报,2017-10-23(14).

责任编辑:钱亚仙

猜你喜欢

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