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术共同体: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路径探析
2020-12-14董梓献杨传利
董梓献,杨传利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017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研究体制改革,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可见,科研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致力于由高等教育大国过渡到高等教育强国,地方高校急需发挥自身区域优势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相关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存在教师的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缺乏科研机会以及氛围不够浓厚、缺乏科研团队、科研深度不够等问题,[2]这些制约了其科研水平的提升。量子物理学创立者波尔提出:“所有的科学进步都取决于合作。”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不能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而应发挥团队的力量,产生“1+1>2”的合力,形成高效的科研群体,从而提高团队科研水平。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探寻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路径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以N大学J学院为研究对象,搜集该学院教师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在个案剖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法探讨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发展状况,并借助学术共同体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一、以学术共同体提升地方高校科研水平之逻辑理路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高校内部的一种非正式组织,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自愿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学科或专业发展的教师团体。[3]本研究认为,学术共同体也可以通过课题组、学术沙龙、读书报告会等方式存在,并不局限于学院内部,也可构建学校中不同学院之间、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学术共同体,其根本特征在于创新知识、合作共赢以及存在共同的目标等,这些都很好地契合了高校团队科研水平提升的需求。
首先,创造潜在的知识为高校教师科研水平提升提供帮助。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成员的研究领域或方向不同。通过不断交流,不同学科的成员的学术观点相互交叉与融合,这样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广的研究思路。因此,学术共同体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让教师参加一定的共同的学术活动,发现与自身具体学术活动密切联系的问题。成员之间的活动既支持外显的学术知识的沟通交流,也通过面对现实的科研情境与问题,支持解决具体的科研难题,从而增加教师的学术知识。
其次,基于合作的交互活动促使高校教师共同进步。科研水平提升依赖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是教师解决科研难题、实现个体科研水平提升的关键,而学术共同体正是对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合理适应。学术共同体更强调把具体的科研活动作为切入点,成员在共同的科研活动环节中探究协商、资源共享。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不仅可以分享个人的思想观点,也可以共享集体的科研成果。分享与共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合作。通过不断的分享与共享,教师不仅可以逐渐丰富个人的科研成果,还通过集体力量来攻克研究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减少因个人“单打独斗”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可以通过众人合力,产出更多的优质科研成果。
最后,共同目标支持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相对于部属高校教师而言,可获得的科研机会相对较少,对于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学术共同体这一形式对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水平提升有着一定的适切性,学术共同体由有着共同目标与追求的教师组成,共同体的教师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探讨、尝试解决实际的科研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一种相互的依赖关系和良好的对话关系。另外,教师通过讨论、参与其他教师的科研活动,提出自己在实际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难题,以此来寻求学术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帮助。这种双路径学习以科研活动为基点,根据具体的科研难题展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平等合作的学术共同体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科研的外部压力,为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提升构建了基于教师群体的对话与合作平台。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广西一所普通本科院校——N大学的J学院作为研究对象。N大学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一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的本科院校。N大学总共22个学院,J学院是N大学中规模较大的文科学院,并且是广西“双一流”(培育)学科单位。J学院前身是教研室,2009年更名成为学院,目前设立教育学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学前教育系、应用心理学系及特殊教育系五个教学系,对应开设了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师范)、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以及特殊教育五个本科专业,并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及教育经济与管理四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学前教育及教育管理四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拥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有1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6人,硕士生导师有22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学院划分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分别是教育学原理、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东盟比较教育、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这五个方向的教师基本都隶属J学院,每个方向都有相应的学科带头人。
鉴于研究对象2009年更名为学院,在此之前的文献较为零散,为确保研究数据具有意义,确定J学院教师2009—2019年的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本文借助中国知网,以教师姓名与单位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教师间共同合作论文不重复计入)后,最终得到412篇文献。
(二)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研总产出低,高质量科研成果较少
论文发表数量的时序变化趋势能够直观反映科研产出的发展情况,有利于了解作者或机构的学术研究发展状况。对J学院这10年的学术论文产出量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发现,J学院学术论文产出量在2009年到2010年下降较为明显,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然而,无论J学院学术论文的年发文量呈现何种变化趋势,全院学术论文的年均发表量仅为41.2篇,人均发表量不足1篇。可见,教师的科研产出还是较低的。
图1 J学院学术论文发表量年度分布图(单位:篇)
J学院的教师不仅科研产出较低,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较少。对J学院学术论文所发表的期刊进行分析可知,J学院教师发文的主要阵地为普通刊物,虽然也有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但只占35.3%。同时,尚未有教师在J学院公布的权威期刊中的《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率也较低。可见,J学院教师的高质量科研成果较为缺乏,科研产出质量有待提高。
2.科研合作较少,合力尚待凝聚
高校教师学术共同体的主要活动就是科研合作,[4]随着教师科研合作的不断进行,相应合作网络节点的链接会不断深入、紧密。对J学院教师的合作关系进行研究发现,J学院教师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共有26篇,其中,2016年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1篇,但主要集中在两位教师的合作上,其他教师只有零星的合作,合作存在断层的情况。因此,J学院教师科研呈现出来的是几个零散的合作关系,合作的网络链接较为分散,并没有保持连续状态与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图。可见,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度并不高。总的来说,教师们更喜欢个人“奋战”,而不是进行合作,教师独立发文量远远高于教师之间的合作发文量,因而没有形成一个成型的科研合作团体,导致科研力量无法有效凝聚起来。
3.学术骨干没有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都掌握在教授手中,没有他们,大学就不成为大学。[5]教授是大学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科研成就关乎学校整体的发展。教授群体应是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的主力军,并应起到学术引领作用。J学院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仅有11人,这些教授更多地关注个人学术论文的产出,较少带领其他教师进行科研。近年来,一些教授出现学术职业生涯的“低迷期”,发表的学术论文逐渐减少,甚至毫无产出,更别提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虽然有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带头人,但这些学术带头人并没有使成员们凝聚起来。目前,他们尚未带领同一研究方向的教师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动也较少开展,因而难以有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可见,学术骨干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学术引领作用。
4.科研方向分散,特色尚未突显
通过整合与分析研究对象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发现J学院教师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比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经济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如图2所示)。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方向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某几位教师身上,更多是依靠教师的个人能力,并不是同一研究方向的教师的共同努力与产出。学院的硕士学位点与学科平台都有助于凝聚优秀的科研人才,从而打造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然而,J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更多的是其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时确定的,与学院为发展学科所规划的科研方向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J 学院的科研方向较为分散,优势或特色的研究方向无法突显出来,从而难以形成“滚雪球效应”。
图2 J学院研究方向分布
三、以学术共同体提升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策略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师生以学术问题为导向,以学术需求为目标,以学术情境为基础,促进科研水平提升的共同体。在学术共同体中,平等宽松的学术氛围、共同的学术追求、相通的学术话语、共享的学术理念是地方高校教师建立学术归属感、支持学术问题深入交流的基础条件。有效的地方高校学术共同体应该充分考虑人员的构成、参与方式、参与意识等因素。
(一)合理配备成员,凝聚各方科研力量
聚焦学术研究问题、解决科研难题、便捷有效是学术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的重要原则,成员的构成是学术共同体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注重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学术带头人是学术共同体的中坚力量,不仅需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还应在各种学术活动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因此,高校可根据自身现有条件,从外部引进或在内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威望、较强决策与领导能力的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对学术发展进行长期与短期的规划,并将其实施到实际的学术活动中,引领学术共同体活动,帮助成员解决现实科研难题,提升成员科研水平。
其次,合理配备其他构成人员。学术共同体不仅需要兼备学术水平与领导能力的带头人,而且需充分考虑最基本的参与者,可包括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博士生或硕士生等。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团队可以打破学术团队学科“分离”的局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多学科交流与合作。在学术共同体中,不同的学科知识与学术经验相互碰撞,各种资源的优势集中,便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另外,成员的个人发展需求与共同体的整体发展的结合,能在实现学术共同体目标的同时促进个人成长。
最后,寻求外部成员的力量支持。促进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的较为理想的举措是相对优质的同类型学校与亟待发展的地方高校共同组建学术共同体。较高水平高校的优秀教师要定期到地方高校开展共同体活动,这些优秀教师往往在科研活动中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地方高校学术共同体的有效运转中可以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学校或学院要发挥牵头作用,争取与同类型高水平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让不同的专家带领、指导学术活动,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帮助成员解决科研难题,从而提升成员的学术能力与科研水平。
(二)采用多样化沟通方式,创设良好的合作条件
地方高校学术共同体的运作应以教师学术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交流方式。也就是说,既可以利用传统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形成远程的共享方式,要把两者综合起来充分利用。
建立定期的会面沟通体制。可将对某一类学术问题感兴趣的教师组成共同体,组织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这不仅有利于不同思想的碰撞,也可加强成员间的认可,更多地进行合作。同时,要不断优化开展学术活动的条件,以便取得更好的学术成果。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沟通方式。当前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为远程交流、分享和探讨问题及知识共享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条件。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讨论并不限制于本学校或本地区,可以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地区。另外,学术团队也可通过网络媒体的支持来共享知识,方便成员及时更新科研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科研环境的需要。
(三)激发教师重视学术合作,凝练地方特色研究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地方高校学术共同体并不是一个组织机构,而是以提升地方高校科研水平为核心的一种合作方式。团队合作能够有效激发个人的创新潜能,增强个人创新能力,创新思想也因知识的共享而产生。[6]目前,地方高校教师对合作科研的意愿并不强烈。学术共同体要发挥实际作用,提升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还依靠教师积极的参与态度与行为。因此,让教师重视学术合作迫在眉睫。地方高校相应的管理层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科研支持制度,在科研管理、考核等规章制度方面关注教师的需求,通过行政力量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并鼓励与支持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教师具备一定的主动合作意识,学术共同体才有生发的条件,才会对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地方高校有其自身独特的区域优势。地方高校立足地方特点,不仅可以提升研究选题的攻关能力,而且可以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在研究兴趣、问题意识、研究领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术共同体的形式对于地方高校特色研究的凝练而言有一定的优势与适切性,成员们共同追求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并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经过长时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依赖关系,自然而然地求同存异。同时,地方高校要为共同体成员调整个人研究方向提供相应的组织支持,组织引导成员的研究向学院所规划的方向靠拢,从而凝聚力量,发展独具地方高校特色的科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