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发展作为新时代重大方略:意义与践行

2020-12-14魏志奇

关键词:共同富裕小康社会时代

魏志奇

共享发展作为新时代重大方略:意义与践行

魏志奇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从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主要特征看,共享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和重大的放略。共享发展能有效地回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展起来以后”的重大发展命题,能集中地体现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发展方位和基本特征。新时代实践共享发展,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追求,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为根本途径,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把重点放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上,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时代; 发展方位; 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并将其定位为新发展理念的出发地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赋予共享发展理念新时代重大方略的意义。然而,当前学术界在研究共享发展时,仍多以唯物史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党的宗旨等为基本分析框架。脱离新时代的分析框架,共享发展就无法获得新时代的崭新性质,也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新时代的重大方略。本文拟从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位出发,分析共享发展新时代意义和新时代性质,凸显共享发展在解决新时代发展问题中的实践价值,突出共享发展作为新时代重大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主要特征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10)。“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方位,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和崭新的使命。明确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发展方位和基本特征,是阐述共享发展的新时代意蕴的重要前提。

(一) 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首先是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无论是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还是特定社会历史形态下不同时代阶段的过渡,根本上都是源于社会存在的客观变化,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制度,都会经历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形成不同的经济时代[2]。新时代最明显的变化,是生产力的历史性变革促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GDP仅占全球仅1.8%,2019年达到16%;从人均GDP来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均增长8.5%, 2018年底已达9 732[3],短短40年,我国人均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城乡结构来看,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 (按户籍),上升到2018年的57%以上(按常住人口);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0%,降至2018年的30%以下[4]。

生产力的历史性变革,使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命题、发展思路等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和整体性的变化和调整。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及其新要求的这种变化,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我们认为,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发展目标面临转换。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处于低收入阶段,广大人民的脱贫致富是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凸显,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尺度的反思随之出现。个体公民获得平等参与发展的机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越来越成为人们评判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因此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公平的社会分配、健全的社会保障、良好的生态文明等等都成为重要发展目标。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线。伴随着解决温饱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人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如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行为由从众模仿型向个性体验型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消费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等等[5]。高质量的消费必然要求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当前的有效供给不足,与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三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重要挑战。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背景是我国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处于即将迈进高收入阶段的关口。跨越这个关口实际上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仍然难以摆脱低收入阶段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导致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同时由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社会矛盾凸显等也集中爆发,造成迟迟无法进入高收入阶段。目前我国正向高收入阶段艰难爬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6]。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有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以贫富差距为例,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其基尼系数大都控制在0.4,有的甚至在0.3以下,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基尼系数都高达0.5左右。

四是不平衡发展成为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收入水平普遍低、人民温饱问题无法解决、平均主义盛行,我国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不平衡问题开始突出,短板效应也逐渐显露,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战略,必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尤其需要以“共享”和“协调”的新发展理念,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补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短板、补齐生态文明和社会公平的短板。

(二) 新时代的发展方位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基于对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的洞察和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提出了“先发展起来”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重要命题,他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7]。习近平同志在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也深刻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8]。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也将现阶段我国“新出现的问题”归结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在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的同时,也明确指出,“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发展起来以后”的新发展方位的提法具有深刻的经济学内涵。从发展经济学原理来讲,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把经济发展分为必须依次经过的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战略都不一样。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对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讲,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长期的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从而事物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形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条件、发展问题,要求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位。

我们可以将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为两大发展方位[9]:一个是“先发展起来”的发展方位,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以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欠发展”的发展方位,其历史任务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根本目标是让我国“先发展起来”。另一个是“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方位。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上所述,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主线、发展命题和主要挑战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引,追求公平、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追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的价值目标。这些归结起来都是邓小平提出的“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是习近平提出的“发展起来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了“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规律、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

新发展方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从生产力来看,“发展起来以后”的新发展方位已经跨过了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正在追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新发展方位上,我国正在通过鼓励支持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正在加快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正在快速缩小与世界科技领先国家间的差距,力求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从生产关系来看,一方面,“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方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仍然是贯穿于“发展起来以后”发展方位的“生命线”“幸福线”[1](12)。但另一方面,“发展起来以后”发展方位的生产关系,与新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变化相适应,也有新的特点:第一,“发展起来以后”的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0]。第二,更加强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正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的,要更加“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11]。第三,要着重建设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实践的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安康幸福、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2]。

(三) 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与“先发展起来”的发展方位相比较,“发展起来以后”的新时代,总体上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些新的基本特征集中反映了上述新发展方位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变化的新特点,体现了新发展方位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坚持共享发展的重要依据,对新时代实践共享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呈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成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实现“富起来”的根本指引。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要矛盾却已发生明显的具有新发展阶段特征的转化,具体来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从社会生产来看,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相比,新时代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1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成为我国处于新发展方位的主要标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根本上规定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要求新时代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

第二,新时代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重新认识,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二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但随着进入“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方位的确立,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公平正义缺失等问题日渐成为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本质充分显现的主要制约因素。对此,习近平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3]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要求。这个新要求,一方面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内涵;另一方面,面对新时代新的发展命题和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新时代要把着力点放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上,并且号召全党都要“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14]。在实践中制定发展规划时,习近平提出了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新要求的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必须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第三,新时代的主要历史使命由“富起来”变为“强起来”。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的成立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改革开放让我国富了起来,新时代则是强国时代。“富”是“强”的基础,但“富”还不等于“强”。“富起来”说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针对的是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强起来,一方面意味着我国要具有领先世界的综合国力和高质量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民富才能国强,强起来意味着人民普遍富裕、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在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的同时,明确了我国“强起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在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前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见,“强起来”是新时代的主要使命和根本表征,其中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强起来”的核心指标。“强起来”,这对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重大方略的意义

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根本要求;共享发展“注重机会公平”,“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追求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可见,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能有效回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展起来以后”新时代的发展命题和历史使命。

(一)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略,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遵循。新时代无论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新要求,还是为了真正实现民富国强,都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因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反映了发展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以人民福祉为发展目的的内在要求,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人的幸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实现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特征,切实解决了发展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动力(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属(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问题,在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共享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5]。“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共享发展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要求通过全民共建共享和全面共创共享,将发展的过程与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结合起来,这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路径;共享发展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根本要求,本质上就是要求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保证人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公平获得发展机会,共同享有发展成果,这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保障,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来源。

(二) 共享发展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

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基本特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主要命题。改革之初,根据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实际和平均主义盛行的状况,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16](155)。并且特别指出,“这是一个大政策”。这实际上是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几十年后,我国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与此同时形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贫富分化加剧,特别在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却逐年下降,基尼系数一直在警戒线边缘居高不下,离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还有相当差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越发展越完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越需要充分地显现。如果说,“先发展起来”的发展方位是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事关大局”;那么,在“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方位,先富帮后富“也是个大局”[17]。邓小平认为,到一定阶段(实现小康)后就要提出先富帮后富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并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战略安排的重要内容,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上,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 实现”。

共享发展就是对共同富裕这一新发展方位主要命题的时代回应。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5],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源于共同富裕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共同富裕概括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8],这无疑是对共享发展价值取向的深刻表达。邓小平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构成了共享发展在我国的产生、发展和逐步演进过程中的最初形态。进入新时代以后,无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还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都表明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根本目标,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途径。

共享发展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在共同富裕中,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先富帮后富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共享发展的同时,也明确了共享发展的内容要求和制度保障。一方面,共享发展坚持全民共享即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共享即人民共享各方面的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即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渐进共享即共享水平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共享过程,其内容要求与共同富裕的途径、过程、目标完全一致[19]。另一方面,共享发展充分体现了先富帮后富的根本要求。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阐述了“先富”帮“后富”的基本途径:“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16](37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20],并以税收调节、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从公共服务、脱贫攻坚、教育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为共享发展做出了初步“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既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安排,也是实现先富帮后富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先富帮后富的根本要求。

(三)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对方略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从根本上明确了新时代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新做出重大判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新时代我国“生产发展”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和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城乡、行业、人群、体制内外的收入分配不平衡以及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也就是说,坚持新发展理念,是上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应对方略。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更是直接依据和针对我国生产发展新阶段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可以说,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对症药方”。

在人民的需要方面,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日益广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一是需要层次开始提升。就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衣食住行等温饱需要,也不满足于保证基本生活和达到丰衣足食水平的小康需要,而是有了高质量、高水平、多样性、丰富性等更高要求。二是需要重心发生转化。物质文化需要主要产生于经济和文化领域,而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则分布领域广泛,除了物质经济和文化领域外,还包括政治、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人民需要的重心开始由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转化。三是需要内涵得以拓展,即除了物质文化需要以外,人民需要出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现实增量[21]。不难看出,人民需要正在发生由硬需要向软需要转变,由生存型需要向发展型需要转变。不断适应人民需要层次和需要内涵的提升,要不断满足人民需要的现实增量,就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四) 共享发展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规划我国的现代化战略时提出,到20 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针对“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的基本小康,新世纪初我们提出要全面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十几亿人民的更高标准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并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表明全面小康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最关键时期。

全面小康,贵在全面,也难在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22]。所谓全面,一是指覆盖领域全面,即“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二是指覆盖人口全面,即全民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三是指覆盖区域全面,即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短板”是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共享发展,旨在通过共享发展补齐短板,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

补齐短板,消除贫困,决胜全面小康,就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不是部分人群、部分区域、部分领域的发展,而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的发展,全民共享深刻阐明了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民,覆盖了所有人,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全面共享阐明了共享发展的客体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成果,体现了共享发展成果的全面性和人民需要的广泛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共享发展要“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如果说,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共享发展的阶段目标。目前我们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完成质量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关键看能否真正坚持和实践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以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保障公平正义为重点,在公共服务、脱贫、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提供重要保证。

三、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

新时代实践共享发展,必须聚焦新时代的发展命题和历史使命,更好体现新时代共享发展的新要求。具体来说,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追求,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根本途径,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强国为战略目标,把重点放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上,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了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要求,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途径。新时代坚持共享发展,首先应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共享发展的同时,为如何“坚持共享发展”做出了系统部署,即“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坚守底线,就是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为人民群众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方面提供基本保障;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把重点放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完善制度,就是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预期,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引导和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追求美好生活。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准确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要以高质量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探索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民生保障发展的新模式,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以满足人民多层次的生活需要。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不断满足人民公平正义需要。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实现共享发展,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指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一是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15]。要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全民之力不断把“蛋糕”在做大的同时,推进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初次分配也必须注重公平;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15]。

(二)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起来后”新发展方位的历史使命,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心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全面建成的小康是所有人的小康,尤其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小康,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成为新时代实践共享发展的重要任务。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我国实践共享发展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 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 660万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85%已脱贫[24],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但剩下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是“硬骨头”,现存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较深,依靠自身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又返贫现象依然突出。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明确靶向。当前,要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充分了解真实的贫困人群以及其贫困程度、贫困原因,做到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确保精准发力,提高扶贫实效;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更新发展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内生脱贫动力;要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的制度优势,深化地区对口扶贫、对口帮助,健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落下”。

(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是“发展起来以后”新发展方位的关键命题。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准确把握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抓住了我国作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国实现共享发展的战略重点[25]。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部署中,突出强调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路径,成为补齐农业农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短板,实现城乡共享发展的战略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6]。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城乡分割严重,导致城乡产业结构差别很大,无法形成合作与互补;二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较大,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最大的是农民;三是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差距大,城乡公民权益不平等。因此,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目标就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26],最终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同,缩小差距,实现城乡共享发展。

(四) 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平等

共享发展不仅包括满足人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发展成果共享,还应包括人民的发展权利、发展机会的共享。共享发展“注重机会公平”,更多强调人民在权利、机会获得上的平等,而不是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平均化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的就是人民的发展权利、发展机会的共享,是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公平感的重要来源。共享发展要“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抓手,以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27]。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保障。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方面,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差距较大,使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和无覆盖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让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最根本的要求是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基本着力点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首先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等问题;特别突出的重点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要开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解决特殊困难人群,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28]。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城乡、区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的总体目标,保障共享发展取得实质进展,促进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的根本依据,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生产力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促成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命题、主要挑战、制约因素等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和整体性的变化,如发展目标趋向多元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主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重要挑战,不平衡发展成为主要制约。从实践中来看,这些新特征和新要求,是我国快速发展起来以后才出现的,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先发展起来”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重要命题,从理论上来看,上述新特征和新要求都是邓小平所讲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也将其”归结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主要特征来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要求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有新要求,要求把着力点放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上;新时代主要历史使命是强起来,要求在民富基础上实现国强,要求坚持全面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在新时代的分析框架下,共享发展的方略意义得到充分凸显。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深刻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发展方位和主要特征,有效回应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新时代的重大发展命题和历史使命。具体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略,贯穿于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主要特征的各个方面,而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主要命题,而共享发展充分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共享发展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对方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而共享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新时代要“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新时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方位和主要特征,聚焦于新时代的发展命题和历史使命,更好体现新时代对共享发展的新要求。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追求,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根本途径,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强国为战略目标,把重点放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上,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① 按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贫困,40%以上为温饱,30% 以上为小康,20%以上为富足,20% 以下为极富。

② 即到2020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XI Jinping. Secure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strive for the great succ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delivered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7.

[2] 洪银兴. 新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71. HONG Yinxing. New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course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8: 71.

[3] 国家统计局. 波澜壮阔四十载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EB/OL] (2018-08-27)[2019-07-20].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统计局网. 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 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Four Decades with Great Momentum and New Chapter for National Rejuvenation ——One of Reports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in 40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up [EB/OL]. (2018-08-27)[2019-07-20]. In memory of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fficial website of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See: http://www.stats.gov.cn/ 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

[4] 刘伟. 新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经济体系[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4): 3−20. LIU Wei.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nd modernized economic system [J]. China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8, 9(4): 3−20.

[5] 陈新年. 从消费升级看供给侧改革着力点[N]. 经济日报, 2018-4-19: B14. CHEN Xinnian. Looking into the focuses on supply-side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N]. Economic Daily, 2018-4-19: B14.

[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 人民日报, 2013-12-14(B1). Central Economic Working Conference held in Beijing [N]. People’s Daily, 2013-12-14(B1).

[7]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下卷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1364. Chronicle of DENG Xiaoping (1975—1997): Vol. 02 [M]. Beijing: Central Party Literature Press, 2004: 1364.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401.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4: 401.

[9] 韩庆祥. 强国时代与强国理论[J]. 文化软实力, 2018, 3(3): 8−17. HAN Qingxiang. Era and theory on great power [J]. Cultural Soft Power, 2018, 3(3): 8−17.

[10]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 2017-7-28(B1). Important Speech delivered by XI Jinping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Themed Seminar for Major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level Leaders and Cadres [N]. People’s Daily, 2017-7-28(B1).

[1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19-11-8(B1). 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Several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Uphold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c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N]. People’s Daily, 2019-11-8(B1).

[1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27. Excerpt of XI Jinping’s Comments on Overall Deepening Reform[M]. Beijing: Central Party Literature Press, 2014: 27.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83.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Vol. 2[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7: 83.

[14] 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意识, 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精神[N]. 人民日报, 2018-7-7(B1).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Indebtedness to the Party an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Helping the Poverty-stricken [N]. People’s Daily, 2018-7-7(B1).

[15] 习近平.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 求是, 2019(10): 4−16. XI Jinping. Understanding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in depth[J]. Qiushi, 2019(10): 4−16.

[16]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Vol. 03[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3.

[17]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1253. Chronicle of DENG Xiaoping (1975—1997)[M]. Beijing: Central Party Literature Press, 2004: 1253.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24. Marx & Engels Selected Works: Vol. 1[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 324.

[19]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的创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39−141. REN Baoping. Innovation o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New Era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8: 139−141.

[20] 习近平.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15-11-4: B2. XI Jinping. Recommendations on Formulat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 People’s Daily, 2015-11-4: B2.

[21] 魏志奇.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共享发展的新要求[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 2019(1): 103−111. WEI Zhiqi. New requirements of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for the shared development[J]. Study on Socialist Issues in Modern World, 2019(1): 103−111.

[2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119.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30 Lectures on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M]. Beijing: Xuexi Publishing House, 2018: 119.

[23] 习近平.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16. XI Jinping. To be Jiao Yulu-style Secretary of Country Committee[M]. Beijing: : Central Party Literature Press, 2015: 16.

[24] 国务院扶贫办就“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答记者问[EB/OL]. (2019-03-07) [2019-07-28]. http:// www.news.cn/politics/2019lh/zb/20190307b88947/index. htm. Q&As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State Council Poverty Alleviation Office on Winning the Tough Battle against Poverty [EB/OL]. (2019-03-07) [2019-07-28]. http://www.news.cn/politics/2019lh/zb/20190307b88947/index.htm.

[25] 迟福林. 实现共享发展的历史性新突破[N]. 经济参考报, 2017-10-26(B8). CHI Fulin. Realize the historic breakthrough of shared development[N]. Economic Information Daily, 2017-10-26(B8).

[26]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 人民日报, 2015-5-2(B1). Improve th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for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 allow farmers to enjoy the shared development outcomes[N]. People’s Daily, 2015-5-2(B1).

[27] 坚持共享发展[N]. 人民日报, 2015-12-24(B7). Insist on Shared Development[N]. People’s Daily, 2015-12-24(B7).

[28]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EB/OL]. (2017-03-01)[2019-07-28]. 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1/content_5172013.htm. Not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Publishing and Issu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Promoting Equ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EB/OL]. (2017-03-01)[2019-07-28]. 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1/content_51720 13.htm

Shared development as a Major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WEI Zhiqi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shar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a major strategy. Shared development can effectively answered a series of major issues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including “staying committed to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adapting to changes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is concept has reflect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g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While pursuing share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we must remain committed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meeting people’s ever-growing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ven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strategic goal of ens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building a modern and strong socialist country. We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eliminating poverty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strive to win major battles against poverty, implement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promote equal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new era;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shared development; common prosperity

B0-0

A

1672-3104(2020)06−0010−12

10.11817/j.issn. 1672-3104. 2020.06.002

2020−01−02;

2020−03−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要求下共享发展及其实现机制研究”(18CKS024)

魏志奇,甘肃白银人,法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联系邮箱:weizqxbsd@163.com

[编辑: 游玉佩]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小康社会时代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