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地区辣椒套管嫁接育苗技术
2020-12-14庄映红覃柳兰陆晓清秦晓燕蒋鑫鑫潘玲华
庄映红,覃柳兰,陆晓清,秦 莉,秦晓燕,蒋鑫鑫,潘玲华
(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辣椒又名番椒、海椒、辣子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1位,原产地为中北美洲的墨西哥,明朝末期传入中国[1]。随着时间的推移,辣椒在我国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甚至在某些地区如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等必不可少且无法替代的蔬菜品种。目前,辣椒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大白菜的第2大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hm2以上,产值和效益雄居蔬菜作物前列[2]。10多年来,由于辣椒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桂林地区辣椒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由于连年重茬种植,辣椒土传病害日益难以防控,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青枯病、枯萎病,一旦发生几乎导致辣椒绝收。据吴慧等[3]人的研究,套管嫁接方法简单易行,相对劈接法而言更容易掌握,并且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笔者利用套管嫁接技术培育辣椒嫁接苗,发现此嫁接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适合推广。现将辣椒套管嫁接育苗法及其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辣椒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 砧木和接穗选择及播种期
1.1 砧木选择
选择抗青枯病、枯萎病且与接穗亲和力强的品种,如:神根、格拉夫特、大维、东洋强势。
1.2 接穗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1.3 播种期
春季栽培:播种期为前一年的11月上中旬。
夏季栽培:播种期为当年的3月中旬—4月中旬。
砧木与接穗同时播种。
2 苗床准备
2.1 整地
选择在大棚内育苗。播种前3~5 d,将育苗地块整平耙细,平铺1层塑料薄膜,这样既可保温、保湿,还能防止土壤受病虫害侵染。
2.2 基质处理及苗床消毒
用水拌匀育苗基质,湿度保持在70%~80%。将拌好的基质平铺在塑料薄膜上,做成宽1 m,育苗基质厚度6~8 cm的苗床,然后用55%敌克松300倍液淋透苗床(消毒杀菌),最后覆盖1层薄膜,待用。
3 种子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法处理种子。
3.1 烫种
水温保持在50~55 ℃,烫种15 min,烫种过程中,需用木棒顺时针方向轻轻搅动浸种液,避免因种子堆积影响杀菌效果。
3.2 浸种
烫种完毕后,继续搅动至水温降至常温,常温下再静置浸种6~10 h。
3.3 催芽
浸种完毕后,在清水中用手轻轻揉搓一下浸泡的种子,以去除种皮表面的黏性物质;种子洗净后用干软纱布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然后装入塑料食品袋中,将种子摊开,注意袋口不能完全密封,也不能完全敞开,应保持半封闭状态,既要保证袋内空气流通,又要防止水分快速流失。然后将塑料袋放入催芽箱,温度调至28~30 ℃,湿度调至80%~90%,白天每隔6 h观察1次发芽情况,一般2~3 d种子露白发芽后即可播种。催芽过程中如发现塑料袋内种子偏干,可在袋内放入一张浸湿的纸巾以保持袋内湿度。
4 播种育苗
为了撒播均匀,可将发芽种子掺入等量的细沙土拌匀。撒种时,先撒种子量的2/3,将剩下的1/3种子回过头来补撒。播完种子后,再用已拌好的育苗基质均匀覆盖1 cm厚,随即浇透水,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
4.1 冬春苗期管理
4.1.1 盖膜及掀膜
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要密封覆盖薄膜,不进行通风。当幼苗出土70%左右时,应及时通风,撤去薄膜,锻炼幼苗,以免胚轴伸长形成高脚苗。
4.1.2 保温及通风
春季若遇倒春寒、气温在8 ℃以下时,幼苗易受冻害,可采取大棚内加小拱棚双层覆盖或小拱棚无纺布覆盖,大小拱棚的棚膜要盖好封严,以增强防寒保温效果。气温在2 ℃以下时,可采取大棚内套小棚、苗上覆盖无纺布3层覆盖。气温在8 ℃以上时,晴好白天要充分通风;阴雨天气,可利用中午气温升高的间隙进行通风换气,大棚两端大门打开,适当通风。苗床水分管理要求:基质不干不淋水。
4.1.3 穴盘移苗
幼苗2叶1心时即可移苗。移苗前1天,育苗床内要浇透水,即“起苗水”,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止病菌侵害。用55%敌克松300倍液拌匀育苗基质,以手捏成团、松手散开的湿度为准,装满60穴的穴盘中以待移苗。放置穴盘的苗床整平后,铺垫1层地膜隔离地面;移苗后喷淋定根水。
4.2 夏季育苗管理
4.2.1 避雨及遮阳
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播种完毕后,用遮光率75%的遮阳网直接覆盖畦面;70%的幼苗出土后,撤去遮阳网。光照强烈时,棚上要覆盖75%的遮阳网进行遮阴。播种后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浇水应于上午进行;下午局部出现偏干时,可于16:00前补水。
4.2.2 穴盘移苗
移苗准备与冬春育苗相同。移苗后淋足定根水,3 d内在棚顶覆盖遮阳网,遮阳时间应控制在9:00—17:00,使幼苗尽快恢复生长,并注意及时补水;3~5 d后、小苗不再萎蔫时可撤去遮阳网。
5 套管嫁接
5.1 前期准备
待砧木与接穗长至5~7片真叶时,茎粗已长成0.2~0.3 cm,在砧木育苗盘中直接进行嫁接。准备好相应大小的专用嫁接塑料胶管,长度以12 mm为宜,及专用套管嫁接器。整平1块苗床以备嫁接苗放置,底部铺垫1层地膜或无纺布。嫁接前1天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辣椒幼苗进行叶面喷雾,防止幼苗带菌。嫁接当天的穴盘基质不能过干或过湿,湿度以80%为宜,砧木与接穗幼苗的叶片和幼茎要保持干爽。嫁接前嫁接工具要进行杀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2 嫁接
在砧木近根部的2~3片真叶间,与茎成30°~45°角用专用套管嫁接器斜剪一刀,斜面长1 cm左右,保留2片真叶。接穗保留2叶1心或3叶1心,与茎成30°~45°角也用套管嫁接器斜剪一刀。将套管套在砧木切口处,若是有裂口的套管,则将套管裂口朝向切口背面,然后将接穗插入套管中,砧木和接穗的切面相互吻合,贴合严密。注意每盘砧木嫁接完成后立即放在已准备好的嫁接苗床上,并用0.1~0.2 mm厚的塑料薄膜直接贴苗覆盖,避风、保湿、遮阳。
6 嫁接苗管理
6.1 前3d
塑料薄膜连续覆盖3 d,嫁接苗保持密闭状态并注意遮阴,使苗床内的空气湿度在90%以上,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最高不能超过32 ℃,夜间温度18~20 ℃。
6.2 第4—7天
每天掀膜1次,在保持叶面干爽的同时适当通风,掀膜通风时要勤观察苗情,防止嫁接苗萎蔫。在此期间,应逐渐增加通风时长,发现基质过干,要及时进行根部补水,且避免淋湿伤口,还要及时去除病叶和死苗,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让苗床接受短时间的弱光照,若附在膜内的水珠过多,可掀开薄膜将其晾干再覆盖或反面覆盖,结合短时放风,以降低苗床内的空气湿度,避免因湿度长时间偏高而造成伤口腐烂。第5天可喷1次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霜霉病等病菌侵染。
6.3 第8天后
一般嫁接第8天后伤口即可愈合,可转为全天掀膜管理并注意遮阳,以辣椒苗不发生萎蔫(即叶柄不下垂)为标准;当辣椒新叶开始生长时,则标志着嫁接苗已经成活,即可进行正常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及时抹除砧木的侧芽,避免与顶芽争夺营养;发现病叶和死苗应立即拔除,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止病菌传染。视苗长势情况,适时追肥,可用0.1%磷酸二氢钾或0.2%的复合肥液进行叶面喷施。
6.4 炼苗
一般嫁接后20 d左右可定植,定植前1周开始炼苗,采用生理干旱的方式进行幼苗锻炼,控制浇水,但不能过于干旱,以免出现“花打顶”“小老苗”等现象,影响定植后的缓苗和辣椒产量。定植前1 d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灭蝇胺可溶粒剂3 000倍液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300倍液喷雾,预防病虫害侵染幼苗。
6.5 定植
定植前1周先将地块整好,施足底肥,底肥选择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及复合肥,每667 m2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肥35 kg。施好底肥后,将地块整理成垄,垄高25~30 cm、宽100~120 cm,盖上地膜。辣椒定植采用一垄双行规格,行距45~50 cm,株距40~45 cm,直接将嫁接苗从穴盘中取出定植,定植后正常管理即可。
6.6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疫病、褐斑病、炭疽病、叶斑病。每隔7~10 d,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和褐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炭疽病;用47%春雷·王铜600倍液体或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
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茶黄螨、烟青虫、蓟马。用75%灭蝇胺可溶粒剂3 000倍液防治斑潜蝇,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茶黄螨,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防治烟青虫,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1 5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用药时叶背和叶面上下要均匀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