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鉴别与防治研究
2020-12-14梁小平李碧霞
王 霞,梁小平,李碧霞
(1.宁夏回族自治区种子工作站,宁夏 银川 750001;2.固原市职业技术学校,宁夏 固原 756000)
根结线虫在黄瓜种植区均有发生,日光温室连作黄瓜发生尤为严重。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属于集约经营,其生产者和种植地较为固定,而根结线虫病年年发生,防治困难。大多数菜农在根结线虫病发生早、中期诊断不出,导致产量损失严重。诸多学者对黄瓜根结线虫病进行过研究,但对线虫简易的分离、鉴别、病害的诊断以及防治技术详述的比较少,为此笔者提出黄瓜根结线虫危害诊断、鉴别方法和防治技术,为黄瓜高效、节能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1 黄瓜根结线虫危害诊断与鉴别
1.1 黄瓜根结线虫危害症状诊断
地上部危害症状诊断:轻病株地上部分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线虫危害加重,地上部分表现出生长势弱、抗病能力降低、其他病害防治效果降低、有防治无效果的现象;发病严重时植株明显矮化,结瓜少而小,叶片褪绿发黄,晴天中午植株地上部分出现萎蔫或逐渐枯黄,甚至枯死。
地下部危害症状诊断:黄瓜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黄瓜的侧根和须根。须根或侧根染病,产生大小不一的瘤状根结,瘤状根结初期呈白色且光滑,后转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甚至龟裂,严重时腐烂。根瘤外面无病征,解剖根结,发现组织内有细小的乳白色线。根结之上一般可以长出细弱的新根。
1.2 黄瓜根结线虫鉴别
1.2.1 线虫的简单分离
用贝曼漏斗法可将土壤或植物组织中的线虫分离出来。取采集的新鲜土壤样品100 cm3或被害黄瓜组织10 g。
将玻璃漏斗(直径为10~15 cm)置于漏斗架上,下面接一段(10 cm左右)橡皮管,橡皮管上装1个止水夹。漏斗置于架子上并装满水。将土壤样品或被害黄瓜组织(劈成火柴杆大小)放置于漏斗内的滤纸中,可用孔径5~6 cm的筛子支撑,或将烧杯倒置于漏斗中,水没过滤布及土样或被害黄瓜组织,静置1个晚上或几个小时。活的线虫运动活跃,可通过滤布和滤纸进入水中并沉到止水夹以上的橡皮管底部。超过90%的活线虫可从橡皮管内5~8 mL的水中分离得到。
1.2.2 黄瓜根结线虫鉴别
打开止水夹,取底部约5~8 mL的水样,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检查。
检索鉴别:线虫属动物界线虫动物门,其成虫的侧尾腺口为侧尾腺纲。食道的类型为滑刃型食道即食道前体部狭窄,中食道球发达,占1/2体宽为滑刃目。雌虫梨形,不活跃,双卵巢,卷曲,卵母细胞单列,有受精囊,不转变成胞囊,卵产在由6条直肠腺分泌出体外胶质的卵囊内;雄虫蠕虫形,无交合伞,无尾乳突。2龄幼虫长0.36~0.39 mm。会阴花纹变化较大,略成卵形,背弓高,有不规则波浪线纹构成紧密的背纹,在侧线处有些线纹呈分叉现象,肛门上方有破裂状纹,排泄孔开口近针基部的雌虫为南方根结线虫种。
黄瓜根结线虫外形鉴别:雌雄异形;雌虫头尖,腹部膨大,呈鸭梨形,( 0.45~1.60)mm×(0.26~0.80)mm,口针长12~15 μ m;雄虫呈蠕虫形,无色透明,( 1.0~1.5)mm×(0.03~0.04)mm,口针长20~26 μm,背食道腺开口在基部球后2.2~2.8 μm;2龄幼虫长0.36~0.39 mm。
2 黄瓜根结线虫侵染过程与致病原理
2.1 黄瓜根结线虫侵染过程
根结线虫卵产在尾端分泌出的胶质卵囊内,椭圆形,卵囊内有100~300粒卵。
在适宜条件下(20~30 ℃),卵经过2 d分裂成约20个细胞,然后进入囊胚期,再经过2 d进入原肠期,之后的4~5 d先出现口针,形成1龄幼虫,再经过静伏和第1次蜕皮,破壳孵出2龄幼虫。1龄和2龄幼虫均为蠕虫形,在卵内发育。2龄幼虫从卵内孵化出来后进入土壤,是根结线虫唯一的侵染虫态。2龄幼虫接触到黄瓜时,从黄瓜根尖侵入,在根内固着寄生,发育变粗成香肠状。线虫在其头部周围的寄主细胞内通过口针取食,分泌唾液进入寄主细胞。这些唾液刺激细胞膨大,分解部分细胞的物质,线虫再通过口针吸取这些物质。经过第2次蜕皮变成较为短胖的3龄幼虫,经历第3次蜕皮,变成了4龄幼虫,4龄幼虫可以区分雄虫和雌虫。4龄幼虫经历最后一次蜕皮发育成成虫,雄成虫从根内出来回到土壤中自由活动,雌成虫继续变粗,变成梨形。雌成虫继续膨大,通过孤雌生殖或与雄虫交配产卵繁殖后代。卵产于胶状物保护壳中形成卵块。卵可孵化,也可越冬后孵化。
2.2 黄瓜根结线虫致病原理
根结线虫以2龄幼虫为害植物根系,常从细嫩根尖侵入,之后向内、向上迁移,在根细胞伸长区定居取食,直至发育为成虫,为定居内寄生线虫。在口针穿刺取食的同时,由口针注入分泌液,刺激其取食点附近的寄主细胞增殖和增大,形成围绕幼虫头部的几个多核巨细胞,作为转移受害根供给线虫食用的营养细胞,同时引起病根出现根结症状,结根瘿瘤发育初期,皮层细胞继续增大,之后便迅速分裂,结根的膨大是由于巨型细胞周围所有细胞的分裂和过度增大以及线虫虫体增大造成的。由于根结挤断了根的输导组织,影响根的正常功能,导致病株生长衰弱、叶黄,甚至整株死亡。
在根结线虫为害的过程中,还能诱发多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常见的有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大丽花轮枝菌和腐霉菌等侵染引起的病害。
3 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传播与发生的条件
3.1 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传播
根结线虫多在土壤5~30 cm处生存,主要以卵、卵囊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种苗、灌溉水、农具、粪肥、流水以及人畜的沾带进行传播。
3.2 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发生条件
温度:当气温在10 ℃以上时,卵就能孵化出幼虫。在适宜的温度下(25~30 ℃),根结线虫完成1代只要25 d左右,温度低于15 ℃则需要57 d左右。温度低于5 ℃或高于40 ℃根结线虫很少活动,温度高于55 ℃经10 min可致死。
湿度:根结线虫生存最适宜湿度为土壤持水量40%左右。
土壤:根结线虫是好气性的,凡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的中性砂土,适宜根结线虫的活动,因而发病重。土壤潮湿、黏重、板结的田块,不利于根结线虫的活动,故发病较轻。
栽培管理:连作地发病较重,连作期限愈长,发病愈重;同科蔬菜轮作发病重。
4 黄瓜根结线虫主要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病品种和嫁接苗
选用南瓜作为砧木可以增强抗寒、抗病、抗线虫及根系吸收能力,促进早熟、增产。
4.1.2 合理轮作
实行4年轮作制,即水旱轮作、蔬菜和粮食作物轮作、不同科间作物轮作、与葱蒜类轮作。
4.1.3 加强管理
彻底挖除病残体,并将其集中烧毁,病土壤用石灰进行消毒处理,消除虫源。
4.1.4 深耕翻晒,保护地高温闷棚
前茬作物收获后,清理干净,深耕,灌水淹、施有机肥,结合有机肥腐熟进行高温闷棚,棚内温度超过70 ℃即能杀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4.1.5 沸水烫土
将水加热至沸腾,灌溉种植地,灌水渗入地表下60 cm,杀死土壤中病虫。
4.1.6 保护地换土
线虫主要集中在地表下0~30 cm,将保护地0~30 cm深的有虫土壤换成无虫土壤,如能换土更深一些最好。
4.2 化学防治
土壤熏蒸杀灭线虫:主要农药有棉隆、威百亩、安百亩、硫酰氟、碘甲烷、三氯硝基乙烷、溴氯乙烷等。棉隆(667 m2施98%颗粒剂20 kg)、威百亩(667 m2施35%水剂20 L)、安百亩(667 m2施50%水溶液20 L)施入潮湿的土壤中,能分解产生一种异硫氰酸甲酯气体,迅速扩散至土壤颗粒间,杀灭土壤中线虫、地下害虫、真菌、杂草等。种植畦垄做好后,将药剂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将药混入土壤中,深度25 cm,保持土壤湿润,覆盖塑料膜密封土壤。在土壤播种或定植前7~14 d或更长时间施用。在土壤处理的全过程中,土壤温度应保持在6 ℃以上。种植畦垄制好后,覆盖塑料膜密封土壤,将气体药剂硫酰氟(667 m2用25 L)、碘甲烷(667 m2用20 L)通入土壤,以杀灭病虫。
土壤触杀线虫:主要农药有虫线磷(667 m2施10%颗粒剂0.6~1.0 kg)、除线磷(667 m2施10%颗粒剂1.0 kg)等,将药剂均匀施入种植层,触杀线虫。
触杀、胃毒、内吸杀线虫:主要农药有阿维菌素(667 m2施0.5%颗粒剂3.5 kg进行土壤处理、1.8%微乳剂1 500倍液灌根)、苏云金杆菌(667 m2施2 000 IU/mg颗粒剂3 kg进行土壤处理、32 000 IU/mg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噻唑磷(667 m2施20%水乳剂1 500 mL进行土壤处理、1 500倍液灌根)、丁硫环磷(667 m2施15%颗粒剂300 g进行土壤处理、25%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灌根)、杀线威(667 m2施10%颗粒剂500 g进行土壤处理、24%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灌根)等。种植畦垄做好后,将药剂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将药混入土壤中,深度25 cm,触杀线虫;在作物生育期间进行灌根,杀死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