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低血糖研究进展
2020-12-14马思琦
马思琦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新生儿期为从宫内依赖孕母到出生后依靠自身进行调节代谢的过渡期,其血糖水平的稳定依赖于葡萄糖的利用、肝肾糖原的分解与糖异生代谢途径的激活及外源性葡萄糖的供给,因此如果新生儿的糖原储备不足或消耗过多、糖异生作用的能力低下、外源性葡萄糖等能源物质的供给不足中的任何途径异常均可发生低血糖[3]。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成熟,体内还未储备足够的脂肪和糖原,自身免疫力较差,所以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在体会出现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就会出现糖代谢紊乱。
1 高危因素
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现可将国内外研究的高危因素归纳为下:1)新生儿方面: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LGA、SGA、新生儿溶血等。2)孕母因素:围产期应激如出生时窒息或局部缺血、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孕妇子痫前期/子痫/高血压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5-10]。3)其他一些因素:如生后开奶时间较长,或者某些合并的疾病导致喂养不耐受,输液的速度等。早产儿为了机体平衡而消耗更多的糖,从而增加低血糖发生[11]。
2 新生儿低血糖定义及阈值
现在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低血糖流行病的定义中,新生儿低血糖症即新生儿不论胎龄、体重和日龄和全血血糖都小于2.2mmol/L时[12]。有学者认为临床干预与治疗的界限值为新生儿的血糖小于2.6mmol/L[13]。Tin等人在对286例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症状的新生儿的调查中发现,低血糖可以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分为轻度(2.2~2.8mmol/L)、中度(1.1~2.2mmol/L)和重度(<1.1mmol/L)[14]。也有研究显示,如果新生儿血糖没有超过1.7mmol/L时,具有较高的发生脑损伤的概率;同时如果新生儿低血糖持续时间超过12h,发生脑损伤风险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15]。经查阅国内外文献Harris等人在多项研究中采用了47 mg/dL(2.6mmol/L)的血糖浓度作为诊断和治疗的阈值[16-20]。
3 低血糖性脑损伤相关监测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经常发生在顶部、枕部位置,在头颅MRI中,早期可能会表现为顶、枕叶发生水肿性改变,之后可能会出现液化、坏死及脑萎缩状况[21-23]。而DWI成像的敏感性与较常规MRI相比,前者更强,并且早期诊断价值较高[24]。低血糖脑损伤早期主要病理改变为细胞水肿,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并且ADC值有所下降,有研究显示,如果低血糖脑损伤发生在一天(24小时)之内,在DWI上表现就较为异常;而对于MRI的检查中,这些变化可能在5、6天左右才能得以分辨。检测C肽水平可以作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可靠指标,相比于胰岛素的监测准确性更高,因此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25]。 血清NSE是糖酵解的关键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大量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中还存在S100B蛋白,该蛋白属于神经胶质细胞共有的特异性蛋白。有研究显示,血清NSE和S100B蛋白当发生会在出现低血糖性脑损伤时有所升高,并且与低血糖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都有关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神经细胞受损伤的严重程度。
4 预防及治疗
有学者将低血糖进行分层管理,分为1)无症状管理: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在进行母乳喂养后测得新生儿的血糖水平仍低于正常水平,则需要立即进行静脉葡萄糖输注治疗,在此期间仍然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26]。2)有症状管理: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如果小于2.6mmol/L或出现相关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则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浓度为10%,剂量为2ml/kg,静脉推注的速度为1 ml/min;并通过6-8mg/((kg.min)静脉输液进行维持,在半小时后再次对其血糖进行检测。如果静脉输糖后血糖水平仍然低于2.6mmol/L,则需要在24h内逐步提高葡萄糖的输注速度,在输注24h后,如果出现连续2次血糖监测值均高于2.6mmol/L的情况,可以逐渐减慢逐步输注速度,同时严格进行血糖监测,在此期间都要保持正常母乳喂养。最后按照血糖监测结果将葡萄糖的输注量逐渐减少,直至停止静脉输液后,新生儿的血糖仍能保持在正常水平且较为稳定。
5 预 后
现国内常引用NBNA和AIMS评分系统来评估新生低血糖严重程度及预后,发现评分越低,低血糖程度就越严重,持续时间也越长,但国内很少应用NNNS系统对新生儿神经系统评分。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多对患儿的阅读能力、神经发育情况、计算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智商进行关注,并且每月随访生长发育、神经发育、视觉和听视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