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疾病物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0-12-14陈昭桂牟艳卉陈静慈

大医生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经颅精神疾病癫痫

陈昭桂 牟艳卉 陈静慈

(1.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12;2.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逐渐增加,如抑郁症发病率高达3%,自杀率高达15%[1]。针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单纯的药物治疗其效果不太好,副作用大,而且疗程较长。物理治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是通过物理手段进行治疗,即通过一系列高科技仪器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且成为弥补药物治疗不足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对精神疾病物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如下。

1 精神类疾病概述

精神类疾病又称精神病、精神障碍,是生物学、心理学及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导致认知、意志、情感、行为等出现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可能会导致患者性格突变、情感错乱、睡眠障碍、情感障碍、记忆障碍等。在临床上要从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判断,并结合X线光片、CT、MR等影像学检查。精神疾病患者要加强神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的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进行,而且要加强病因研究,以有效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 精神类疾病物理治疗方法

进入21世纪,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成为临床医学物理治疗的有效手段。精神疾病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光刺激疗法、电刺激疗法等,随着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一些新的物理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目前精神疾病的主要的物理治疗手段是磁刺激疗法,该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具有可逆性特点,若效果不好可摘除刺激装置,更换治疗方式,而且治疗过程中刺激装置可开可关,治疗参数也可进行有效调节,便于进行对照研究,提高其疗效,目前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如下。

2.1 磁刺激疗法

2.1.1 经颅磁刺激疗法 经颅磁刺激疗法(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通过磁场对脑组织产生作用,产生感应电流后,若超过神经组织兴奋阈,会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对脑组织内神经细胞产生兴奋作用,从而影响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电活动。TMS对精神疾病产生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①TMS能调节前额叶GABA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及BDNF-TrkB信号通路,可影响突触可塑性,进而对大脑左侧导叶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神经电活动与大脑内代谢,实现有效改善精神症状的效果。②TMS会对脑功能、脑结构产生作用,影响大脑左前扣带皮层、左侧颞上回、左侧岛叶,而且对大脑网络链接效率产生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对大脑特定的皮质部位进行重复刺激,不同频率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低频会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高频会增加大脑皮层兴奋性经治疗后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目前多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有学者采用双侧RTMS治疗重度抑郁患者,刺激左侧前额皮质,刺激频率为20 Hz,刺激时间2 s,刺激60 s后开始第二次刺激,每周治疗5天,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恢复至基线水平,BDI评分恢复正常[3]。但是研究表明,女性精神疾病患者使用RTMS治疗,其疗效与患者卵巢雌激素水平、绝经状况有关[4]。

2.1.2 磁休克疗法 磁休克(MST)可对大脑进行调控,主要利用高频强脉冲磁场连续刺激大脑皮层,主要以100 Hz,2特斯拉(T)小于10 s的刺激诱导其抽搐[5]。而在抽搐期间,与TMS相同,都需提前使用肌肉松弛剂及镇静剂,以此对患者进行麻醉,MST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而言,患者治疗后恢复时间明显较短,尤其表现在自主呼吸与定向功能方面,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及记忆认知的损害相对较小。据相关研究表明,MST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尤其抑郁症方面,具有显著成效[6]。

2.2 电刺激疗法

2.2.1 迷走神经刺激疗法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therapy,VNS),迷走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控制腺体及内脏的信息进出。VNS则是通过在胸腔植入一个脉冲发生器,并将其与位于颈部迷走神经处的刺激电极相连接,使得电刺激迷走神经,经过孤束核,最终在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发生作用。该治疗方式是一种有创治疗,作用因人而异,且该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但在治疗癫痫疾病方面,该方法具有显著效果[7]。

2.2.2 经颅直流电刺激疗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无创的、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1~2 mA)对特定脑区活动进行调节的技术。该治疗方式需连续治疗两周才可达到效果,但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随着医学及科技的不断发展,tDCS技术不断发展,并尝试用于精神类患者的治疗中。李素萍等[8]发现,tDCS会逐渐对大脑皮层发生作用,产生较好治疗效果,同时tDCS对脑卒中后偏瘫、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迄今为止,其在相关病例中的副作用较少,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头痛、恶心等症状,且诱发癫痫的报道从未发生。

2.2.3 深部脑刺激疗法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治疗精神外科疾病的方式,可治疗难治性运动障碍或精神障碍的精神疾病,并产生较好治疗效果。该治疗机制主要通过在脑内植入电极向特定脑区发送电脉冲,从而达到一定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在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时,通常使用的治疗方式是DBS。该治疗方式一般会选择内囊前肢与丘脑下神经核两个部位进行刺激,其中最常见的为内囊前肢,且治疗效果较好。因强迫症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症状,经DBS治疗后焦虑、抑郁的症状基本消失,但强迫症状需要数月后才会有效果产生[9]。近10年来,已有10余篇相关文献在Lancet上发表,其中刺激脑区较为广泛,但样本数量较小,刺激脑区包含内囊前肢、内侧丘脑、苍白球及伏核等,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DBS也具有较大弊端,其并发症及副作用较其他治疗方式而言相对较多。手术后,患者在脑部植入的电极可能出现错位现象,并导致颅内出血、感染、昏睡等,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与此同时,DBS治疗仪器也具有较大问题,该仪器电池寿命较短,若不能及时发现、更换,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则可能出现仪器断电,从而导致手术中断,使患者出现兴奋、狂躁等病情恶化的现象[10]。

2.2.4 电休克疗法 电休克治疗(electro convulsive therapy,ECT)是在患者麻醉状态下,利用电流释放至患者头部大脑皮层,使其产生癫痫样放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该治疗方式有效性较高,主要针对于抑郁症、躁狂症等疾病[11-12]。据相关研究表明,影像学检查中由于抑郁症患者海马神经元再生和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从而导致海马体积缩小,而通过ECT进行治疗,则可刺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再生,使其浓度增加,促进海马体成熟并使海马的体积扩大,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13-15]。而在海马神经元再生过程中,ECT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CT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副作用也较大,最主要的则表现为复发率较高,个别患者会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同时,还会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关节骨折、器官栓塞等。

2.3 光刺激治疗

光刺激是通过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线和激光等刺激穴位皮肤,低能量照射靶部位,引起患者体内组织里一些因子量的变化;刺激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使得植物神经发生改变;刺激微光环境及激素水平,从而导致身体机能改变,起到对患者的治疗作用,该方式在治疗抑郁症及癫痫方面具有良好效果[16-17]。在利用光刺激治疗癫痫患者时,需注意其不良反应。由于如今临床在治疗癫痫疾病时多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方式,从而导致光刺激治疗容易诱发患者发生癫痫,因此需要规范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适当使用抗癫痫药物。据相关研究表明,光刺激疗法对老年抑郁症非季节性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8-19]。

3 结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有10亿人受精神疾病的困扰,而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大多数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而此类疾病大多发病原因不明[20]。因此,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成为精神科研究的首要任务。综上所述,物理治疗精神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如VNS、DBS、tDCS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并通过多个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物理治疗方式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渠道与手段,为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更多希望。

猜你喜欢

经颅精神疾病癫痫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经颅磁刺激问与答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