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阈下“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渤海大学学前专业为例
2020-12-14施国春董莉莉周世厚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施国春 董莉莉 周世厚(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一、协同创新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是协同学(Synergetics)的基本范畴。《说文》中曾提到其含义,“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1]。协同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意思:和谐一致、团结统一、相互配合、共谋发展。因此,组织中的协同是指调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拥有不同资源的组织或者团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创新是改变、创造新的,革新的意思,是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社会产品的过程[2]。“协同创新”一词是将“协同”和“创新”合在一起,即将两个或者多个团体组织在一起,相互配合、共享资源、共谋发展,进而创造出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过程。这里的产品可能会是物、人或者某种运行制度等,协同是组织方式,创新是过程、是结果,也是价值观。协同创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可能存在,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就是要将与教育有关的主体因素进行联盟,把本来看似没有联系、彼此独立的因素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最大的特点是结构内部成员可以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利益最大化,进而使整个领域内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配置,结构中的主体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和提升。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有机的整体内所产生的任何个人、组织或者制度上的改善和提升,都不是某一个单独因素所能达成的,这既是创新的过程,也是创新的结构。
教育领域中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如下几种类型:两两联盟形式,比如高校和基础教育机构的联盟、高校和高校的联盟[3]、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盟等;三三联盟形式,如高校、基础教育和政府的联盟;四四联盟形式,如高校、基础教育、政府和社会的联盟[4];五五联盟,高校、高校、基础教育、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联盟。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根本出发点,整合了可能和可以整合的资源,建立了G—USSU“五位一体”的区域发展教育联盟。这五大联盟的组成因素包括:高校、政府、高校、基地幼儿园、社会力量。
二、协同创新视阈下的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协同创新视阈下教育联盟的建立
“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联合地方政府、基地幼儿园、兄弟院校和社会力量,围绕“扎根区域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实现卓越自我”的目标,在“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理念指导下[5],为打破人才培养的主体和人才需求的主体不对接的壁垒,激活教育情境中的各个要素的活力,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推动师范生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师范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和能力而创建的教育发展联盟。此联盟最大的特点表现为联盟内部的主体并非是线性关系,而是基于不同的需求所形成的多维度的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官方文件性质确定下来的正式教育发展联盟,即渤海大学—锦州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发展联盟的建立。该联盟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锦州市教育局及其所管辖的幼儿园和渤海大学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师资互聘、在职教师培训、学术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切实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推进锦州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该联盟建立以后,共有城乡12所幼儿园作为第一批联盟成员单位,将其建成“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五位一体”的教育联盟还包括非官方的教育发展联盟,如U-U和U-S发展联盟,即高校和高校的教育联盟、高校和社会力量的教育联盟。基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U-U和U-S联盟在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协同创新视阈下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实施教育活动的章程,培养方案的灵魂和精神便是专业的灵魂和精神,它直接决定着本专业学生应该以及可能具有的专业理论素养、技能、心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为了制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适切性人才标准,同时也是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领导和老师在深入研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基础上,联合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基地幼儿园,共同制定了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方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视角进入,将培养“实践、明德和创新的学前专业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融合,将高校育人的整体顶层设计与社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
(三)协同创新视阈下课程的整合
科学的培养方案规划了人才培养的蓝图,课程的实施是践行和实现蓝图的必由之路。为了能切实落实培养方案的措施,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整合,即线上和线下的整合、高校和高校的整合、高校和基地幼儿园的整合。
1.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形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本校线上精品课程的建设。线上精品课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在教师的指导下,配有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在完成线上课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和教师在时间维度上的灵活性,即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学生理论课时的学习和线下实践课时的操作有机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学生可以在线上选修兄弟院校的网上课程。比如,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专业的慕课《儿童发展》,通过选修,弥补了学前师资不够和优势资源匮乏的短板,为学生获得最优课程资源提供了保障。
2.同盟院校优势资源的整合
高校和高校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聘任他校资深的专家和教师到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来授课、讲座或者作为课程的顾问。为了开发优质的教师资源,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立足于与区域兄弟院校的联盟建设,打破校际之间的界限和壁垒,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例如,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尤其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一直走在高职院校的前列。渤海大学学前专业本着就近原则,密切加强与该院校语言专业领域的合作,聘任该专业的教师前来任课。
3.高校与基地幼儿园的课程整合
高校和基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渤海大学学前专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聘请基地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园长来渤海大学学前专业承担相关领域的课程,比如,渤海大学的学前专业聘任锦州市锦州之星幼儿园园长承担蒙氏课程。蒙氏教育是锦州之星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其园长在蒙氏教育领域已经探索了近十年的时间,是该领域的专家。能够和实践领域的一线专家接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学前专业五大领域的每门课程都不是单一由渤海大学的专业老师或者幼儿园的老师单独承担,而是二者共同承担、共同研讨,双方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这其中学生是最大受益者。最后,课程的整合不仅体现在校内课堂上,还体现在校外课堂上。每门课程都会不定时地在幼儿园开展真实教育,学生或者观摩课程,或者作为“小老师”给小朋友进行真实授课。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切身体验真实情境下教学各个元素的组成以及互动过程,其效果远远高于学生在教室里的模拟授课。
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三位一体”的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学情境的每个要素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潜能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效用获得了最优化。通过整合,以空间换时间,大大缩短了教学探索的时间,盘活了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地落实了培养方案的内容。
(四)高校—社会协同创新视阈下第二课堂的实施
传统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重视理论知识,但忽略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呼唤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来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6]。为了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技能,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创建了“渤海大学守护天使公益培训”平台,这是一个由第二课堂实训+公益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组成的平台。该平台基本运行模式是,由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基地幼儿园教师、实践导师指导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渤海大学教职工、社会人员以及面向其他幼儿的公益性培训项目。该平台共有三个功能:第二课堂实训功能、公益服务功能、创新创业功能。
基于兴趣小组的第二课堂实训是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从自身兴趣出发形成实训小组。例如,通过成立吟唱实训小组、手工实训小组等,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的艺术、语言、健康、科学等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将学前专业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一项目从2018年3月开始实施,目前已经付诸实训的幼教项目涵盖奥尔夫音乐、儿童手工与美术、儿童舞蹈、古诗词吟唱、儿童思维开发、儿童语言、儿童数学与科学、心算速算等十余个学生实训项目。截至2019年5月,该专业师生已经为渤海大学教职工家属以及社会人员的幼儿提供了160期公益培训,登记幼儿209余人,参与活动的幼儿累计超过1200人次。这一项目在学生技能训练、幼儿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理想效果,并在渤海大学、锦州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基于兴趣小组的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要的活动实施者。在活动中,学生不仅习得了学前的教学能力,而且在自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还锻炼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们树立了科学的精神,培养了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了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该平台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该平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供创业体验、创业孵化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力求孵化出一系列可向社会推广的学前教育创业项目,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素养的学生。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训中还产生了系列教育产品与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陶艺、绘本、剪纸、彩泥雕塑等,这些作品由教师指导学生或师生合作完成,美观雅致,创意独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技术水平超过一般市场商品,具有推广和销售价值。
“渤海大学守护天使公益培训”平台所开展项目的公益性,不仅体现在对幼儿的公益培训上,而且也体现在对幼儿家长的公益培训上。从2019年3月开始,在幼儿培训的同时,“渤海大学守护天使公益培训”项目开始为家长提供培训,项目名称为“守护天使家长沙龙”,即每次由一位学前专业的教师主持,利用40 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大家交流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得到了各位家长的认可,被称为“做到家的学前教育”。
高校—社会协同创新视阈下第二课堂的实训平台,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优势的互补性,合作的共赢性,形成了“你愿意教、我愿意来”的合作共赢局面。这既是一次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机会,提升渤海大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是一次让社会参与高校办学的机会,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五)高校—政府—基地幼儿园全程化的实习和见习模式
2018年11月27日至30日,在锦州市教育局—渤海大学学前教育发展联盟的统一规划下,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7级本科生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凌河区实验幼儿园、凌河区中心幼儿园、古塔区实验幼儿园、古塔区第一幼儿园、松山新区实验幼儿园进行见习。在人才实践培养中,学院突出实践教学,将传统的集中见习、实习模式改为一贯性、全程化的见习、实习模式。
此次见习,以深入了解和参与儿童保育和一日生活活动为主要内容。在见习中,五所幼儿园为渤海大学见习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指导,并为渤海大学见习学生组织了15 场观摩课和教研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了学生校内训练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融合。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在完成见习任务之外,还在幼儿园授课30 节次。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得到了锦州市教育局和各幼儿园的高度认可。
三、协同创新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渤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协同创新的教育发展联盟,既继承了传统的GUS 模式,又是对GUS 的发展和创新,它将校内、校外的教育要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组织。在这个组织内,教育实现了五个对接:其一,实现了培养人才的规格和需求人才规格的对接,真正做到了以培养社会所需求人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其二,实现了培养方案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对接,转变了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理论导向的课堂教学,学位导向的人才培养。其三,实现了学前专业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和幼儿园课堂能力需求之间的对接,做到了职业情境下的职前专业技能的培养。其四,实现了学前专业师范生实习实践制度的建立和幼儿园工作制度的对接。学前师范生实习技能的习得遵循了一个幼儿园培养一个专业的学前教师的层级性和递进性。其五,实现了高校的课题研究与幼儿园以及政府重大问题解决需求的对接。高校的科研课题来源于幼儿园和地方政府委托的重要问题和重大项目,避免了形而上的闭门造车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