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及途径
2020-12-14周方遒王译萱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周方遒 王译萱(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广泛普及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须臾离不开网络。无论是了解时政资讯、查找学习资料,还是网络购物、消遣娱乐,在网络中几乎都可以实现和完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维发展最快、接受信息最广泛、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心理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变化最大的时期。网络给大学生展开了一个新奇多彩的世界,在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参与人群的广泛性、传播方式的迅捷性、信息来源的庞大复杂和良莠不齐,给大学生心理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探究疏导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是当前网络时代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人的心理发展呈现为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认为,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面对特定的心理发展困境产生心理冲突和危机,需要通过不断地化解从而成功地走出心理困境,否则就会产生挫败感,影响下一阶段的心理发展。这一过程既是人的心理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的思想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实质是大学生现实心理问题的突显,是大学阶段现实的心理发展困境的累积表现。当现实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学生就会通过虚拟的网络宣泄自我,从而获得心理上暂时的满足。同时,由于人的心理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的过程,大学生不断通过网络寻求到暂时的快乐和心理的解脱,其满足感吸引着他们沉迷于网络,而且这种满足会产生传导效应,直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当这种延伸成为一种习惯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他们心理需求的惯常态势,让他们相信网络是一个可以避风的港湾,并错误地认为网络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心理困境,其结果导致大学生网络心理解脱和现实的心理困境相互交织在一起,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针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大学生快速走出因上网导致的心理发展困境,预防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大多是通过集中的课堂教学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受特定的时间、场域、人数的限制;而且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都是全校所有年级的公共课,授课班级的人数一般都在100人以上,期末通过考试的形式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虽然一些高校也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但效果不佳。所以,目前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派专门的老师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但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羞于谈及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意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心理困惑,心理咨询的作用发挥有限。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疏导,可以借助于网络的私密性、及时性、平等性等优势,探索适合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满足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不仅大大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而且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率最大化。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群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政治方向、培养政治意识、建树理想信念、教化思想品格、规范道德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过程,其实效性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与结果的关系中。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大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基础之上的。有效疏导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能够为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就容易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从而容易达成学习目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大学生,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是被动参与,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特点,使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提升了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同时,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与教师平等沟通,打破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正式交流的忐忑心理,提高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在这种相互平等、愉快、非正式的交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社会角色认知混乱
社会角色是指与任何一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系列权利、义务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是具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强烈的心理预期的,并按照惯常的社会习俗和规则完成交往。这种在现实世界中的交往是真实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而网络交往是以符号为载体的间接交往,有些身份和信息是经过刻意包装的,角色虚拟化是网络交往的一大特点。交往的双方常常无从得知相互交流对象的真实身份,甚至不了解交往目的和行为习惯,不了解交往对象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图。长期沉溺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中,大学生难以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之间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造成大学生认知混乱和心理错位。长此以往,大学生容易忘却自己现实的角色、身份和社会期待,失去正确自我认知能力,甚至随意散布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无视他人的存在,偏激、自夸、寻求赏识等不良心理现象充分显现,对大学生形成客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成阻碍。
(二)现实人际交往疏远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是社会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表情达意的符号,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进而使人们对外界事物产生诸如喜、怒、哀、乐、惧、愁等不同的内心体验。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心理和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常常会借助网络发泄不满、“实现自我”。人际之间的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系的,而网络交流把人的言语交流转换为二进制的符号传递,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符号的存在,无法面对面地通过互动来展现信息的感情色彩,久而久之,现实的人际交往自然就弱化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情感体验的高峰期,这时候的人情绪起伏较大,情感体验强烈。可是,当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时,就拆断了自身与社会情绪体验的桥梁,使自己逐渐变成网络世界中情感冷漠的机器,越来越远离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三)网络人格障碍
人格结构的失衡是网络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网络所具有的开放和便捷为每个网络受众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但这也使得各种不良信息肆意传播。面对网络世界的垃圾信息、谎言欺骗、色情内容、网络迷信等,有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地筛选和鉴别。当人与人的“在场”交流转变为网上身体的“缺场”交流时,大学生极易成为谎言的受害者,甚至可能成为谎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如果长时间在谎言欺骗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大学生就会真假难辨、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其行为方式也会偏离正常轨道,严重者还会导致人格异化。除此之外,在虚拟世界中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也会使大学生一时无法完成情绪转换,导致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异常的反应,比如暴躁、孤僻、易怒、冷漠、缺乏责任感等,进而导致各种相应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网络强迫症
网络强迫症是指无论有事没事,都会打开电脑或手机,在屏幕前反复浏览网页,担心错过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强迫症是网瘾的一大特征。大学生刚刚摆脱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进入大学后,有了较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面对来自虚拟世界的吸引,有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就变得过分痴迷或依赖网络,形成网络强迫症。对于患上网络强迫症的大学生来说,如同吸食毒品一般,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互联网中“度过”,翻看社交软件,浏览微博热搜,沉醉于网络游戏,等等,所有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在网络上。只要一上网就极度兴奋、乐此不疲,而只要一离开网络就会出现心慌、烦躁、失落等负面情绪。网络强迫症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导致学业荒废、友情和亲情淡漠者不乏其人。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自身固有的特性吸引着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
网络自身固有的平等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强烈地吸引着大学生。网络给大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平等的虚拟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邮件等平等交流,大大减少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压力。大学生可以自己拟定人设,重新创建符合自己心中设想的人物形象,可以自由宣泄情感,无须顾虑现实社会中的地位、身份的限制。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交往中完全屏蔽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甚至不用顾及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恰好迎合了现实社会中某些大学生被动甚至被压抑的心理,使其脆弱的内心在虚拟的空间得到了满足和释放。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互联网上融汇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大学生通过电子设备就可以自由地浏览各种信息资讯,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信息接收途径,对渴望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其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如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泛泛地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针对性较弱,有效性较差,一些羞于表达、不愿在课堂与同学分享自己心理感受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一些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非科班出身,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程度低,只能对大学生进行浅层次的心理咨询辅导。还有些高校更多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典型、基础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和治疗上,忽略了大学生沉迷网络后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等,因此不能及时对具有网络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疏通和引导。
(三)大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00”后,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家人宠爱和呵护,多数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缺乏社会经验,缺少对复杂网络社会的清醒认知。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不良的网络信息干扰大学生的生活时,他们有时候难辨真伪。尤其是网络世界构建的虚拟“美好”与现实生活形成反差时,会打击大学生虚拟的自我认知,进而产生心理失衡,并导致他们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大学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试能力,虚幻的网络和真实的生活相互交织,大学生很难有科学理性的辨别能力去克服虚幻世界的消极影响,抵御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
四、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
(一)网络心理疏导法
网络心理疏导法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在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运用的一种心理疏通和引导的方式。网络心理疏导方法可以分为即时性心理疏导、延时性心理疏导、渗透式心理疏导。即时性心理疏导是依托互联网的即时互动,在微信、QQ 等社交软件上以在线交流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引导与疏通。这种方法能够使教育者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态势,从而进行及时疏通和引导,防止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延时性心理疏导是依托互联网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留言的方式进行释疑解惑,如在E-mail 上留言,以心理疏通的方式疏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渗透式心理疏导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大学生参与较多的各种交流平台,就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主动地进行心理疏通和引导,属于一种普及性的“宣讲”,以便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之心理趋于健康发展。网络心理疏导法更多的是教育者主动发现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并主动予以使用的方法。
(二)网络心理咨询辅导法
网络心理咨询辅导法是指教育者依托互联网,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所采取的商讨、询问、交流、互动等方法的总和,分为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辅导两种形式。网络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教育者针对大学生关于心理问题方面的诉求,与之进行商讨、沟通,进而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方法。网络心理咨询要遵循耐心倾听、细致询问、理解抚慰、非指示性、保密性等原则,认真分析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以理解的心态与大学生共同商讨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对策。网络心理辅导是在网络心理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之进行交流、互动,使他们认识到网络心理问题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客观对待自身的思想问题,并坚定信心、努力战胜网络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心理辅导是网络心理咨询的延伸和深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二者往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能够发挥“1+1>2”的效果。
(三)网络自我心理调节法
网络自我心理调节法是指大学生有意识地主动调试自己上网时的心理状态,以预防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网络自我心理调节的实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结果,它要求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自我教育的心理需求,培养自我心理调试的能力。网络自我心理调节法包括网络个体自我心理调试和网络群体自我心理调适两个方面。网络个体自我心理调试法是指大学生个体在互联网虚拟空间,自主选择、学习、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进而不断地对自我的网络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以适应网络自我教育的需要。网络群体自我心理调适法是指大学生在互联网虚拟空间,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达到互帮互助,进而不断地调试自身所在群体的整体心理状态,以适应大学生群体心态的积极健康发展,这是发挥大学生群体作用的结果。群体自我调节可以使大学生在良性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共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网络观,并以此影响和引导更广泛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整体心态的积极健康发展。
五、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托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专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以设置不同的板块和栏目,如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咨询窗口、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微电影,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板块是为了对上网的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弥补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心理咨询窗口可以进行及时的线上心理咨询,利用网络的匿名性让一些羞于将自己心理问题说出口的大学生与心理辅导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微电影拍摄,并上传到网站,由同学们进行线上投票,寓教于乐地将健康的心理传达给大学生。同时,高校要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如可以用视频、微电影、拟人的动画形象等表现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创建,如组建网络心理健康宣讲团、开展网络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举办网络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
(二)实现网上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网上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指在保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首先,高校要做到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进行网上网下相结合。在校园内可以张贴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海报和条幅,举办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讲座;再将已开展过的各种宣传资料整合成线上视频、图片上传到校园APP 中,方便大学生随时查找、观看。其次,做到心理教育课程网上网下相结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用手机现场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同学中进行分享,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吸引力。大学生还可以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困惑和问题通过QQ、微信等线上通讯软件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高校在举办网络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实践的基础上,让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在论坛、公众号中分享自己的感悟、心得和启示,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是相互关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拥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健康的心理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加强两者间的相互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等隐性的与心理相关的因素来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作用。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还要融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熏陶,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意识,并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高尚品德的高素质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