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生态思想研究
2020-12-14吴淑逸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杨 硕 吴淑逸(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造者”[1]。在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中,全面归纳、系统学习他的有关生态资源环境的论述,对梳理党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对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生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反思其他国家建设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产生,主要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贯彻毛泽东和中央有关加强生态建设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在1978年之后,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把我国带入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快车道。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人口快速增加,自然资源不断萎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随着经济较快增长,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显。不可持续发展矛盾突显,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人类生存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邓小平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态思想。
邓小平生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了人类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以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马克思主张人是自然的产物,先有自然的存在,是自然演化了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自然的优先存在性和客观实在性。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指导我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十分重要。它告诉我们,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对立,而是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又是人类进行实践的场所,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要按照自然的内在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邓小平深刻领会了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3]。这一精辟论述彰显了人类应该摒弃“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仆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任务。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始终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引领。马克思为了人类的彻底解放,把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作为基本问题,围绕生产物质资料必须遵循生态资源环境规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进行反思。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始终,要求遵循自然演化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资源生态的和谐发展。关于物质循环利用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马克思认为,依靠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使生产和生活消费排泄物实现资源再利用,也可以通过对生产工具的改造,实现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减量化。邓小平倡导的注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资源等生态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一脉相承。
第三,受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经济文化落后、科技水平不高、生产力不发达、国家实力薄弱等状况,提出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重视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勤俭节约、加强废弃物利用等思想。他的生态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态资源环境建设。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者,在组织落实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全国各地的生态建设。
第四,受发达国家生态理论和实践的影响。20世纪中叶后,世界发达国家生态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人类生存安全遇到挑战。全球人口快速增加,资源供给矛盾增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在总结世界生态资源、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同社会发展相一致、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生态思想。
二、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保护生态系统安全,科学发展林业
邓小平认为,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环境影响重大。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态建设时期,他就号召要大规模地植树造林、护林。1958年邓小平到四川省隆昌县视察,认为这里都挺好,就是光秃秃的缺少树林,他主张要搞好植树造林。1961年邓小平分别到北京密云县和黑龙江省考察林业,都强调要加快发展林业。他在1966年视察西北地区时,把每一棵柳树比喻成一个小蓄水池,树种多了,蓄水池也就多了,土壤中含水多了,有利于绿色植被生长,生态环境和自然系统就会良性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矛盾接踵而至。邓小平针对出现的问题,主张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发展林业。要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必须把植树造林摆在首位。邓小平针对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要求从1978年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并将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这项工程建设时长72年,东西横跨8000公里,南北延伸400至700公里,涉及全国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1个县,占国土面积的42.4%。在工程建设11周年时,邓小平为其题词“绿色长城”。他在1978年到黑龙江视察,听取开荒汇报时说:“韩丁对我国大面积开荒提出过一些宝贵意见,他列举世界上一些国家由于开荒带来的风沙等自然环境恶化的例子,指出搞大面积开荒得不偿失,很危险”[4]。在大庆他说:“大庆要多种树。农业搞机械化,节约下的人力种树”[4](132)。在1983年参加义务植树时他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4](895)。他到祖国各地视察,只要有条件就要栽下几棵树。1984年,他在厦门栽下了樟树。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种下了高山榕。1982年,邓小平号召军队参与植树造林,人民空军采取飞播造林、人工增雨作业,使黄土高原、戈壁沙滩、边防线上披上了绿装。邓小平科学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系统安全的思想,激发起全国亿万人民植树造林的热情。人们在绿化祖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森林是自然生态重要基础的认识。从以往开荒毁林盲目地要征服自然,到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顺应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植树种草,使很多地方的生态资源环境得到了恢复和改善。
(二)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邓小平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198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生态资源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好生态资源环境,就是民生福祉。要通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享受碧水蓝天的幸福生活。1981年国务院颁布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从国家角度强调由于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之间比例失调,必须站在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重视和加强生态资源环境工作。首先,要急人民健康之所急,对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问题马上整改,特别是空气污染、饮用水不达标、风沙及旱涝灾害,要加大整治力度。邓小平把为民增加收入与加强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他要求保护好风景区,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造福后代。邓小平认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加快地搞”[7]。他1986年来到广西,又问漓江污染治理情况。他认为桂林的山水很美,非常独特,游客乘帆板船游江,为了看水中倒影,要将帆板船改造成吃水浅,这样倒影能看得更清楚些。他重视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先后对黄山、武夷山、峨眉山、苏州等一大批风景区及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资源保护和促进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经过不间断的保护和建设,我国成为拥有世界最多自然和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邓小平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思想,实现了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双赢的目标,又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邓小平为民造福充分体现了他视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品格。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邓小平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实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人口是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5](163)。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有9 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0%。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说明“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5](164)。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他就提出节制生育。他说:“节育问题要注意,这是个社会问题,采取什么办法要研究”[4](497)。1979年他又对《控制人口增长的建议》作出指示:“建议好好议一下,规定一些政策,以限制人口增长,看来是必要的”[4](488)。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认识到了人口多、基数大、增长快,会给资源环境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矛盾。在会见英国客人时他强调:“我们正在把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作为一个战略任务”[4](576)。1980年他又说:“人口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每年增加的人口把我们增加的生产抵消了很多”[4](672)。1981年邓小平亲自听取控制人口增长情况的汇报,要求要大造舆论,把人口控制工作列入战略性任务来抓,表彰先进典型。他坚持把计划生育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写入了党的十二大报告。
(四)科学教育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邓小平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解决人多、底薄、地少的问题,从根本上还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他说:“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6](313)。他还认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教育是基础。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的去?”“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5](40-41)。1985年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6](108)。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一个10 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6](120)。1986年他又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4](1112)。邓小平依靠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解决人与自然、人类生存与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五)法治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邓小平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正确认识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教训,主张经济建设和保护生态资源环境要依法依规。他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人与自然的方方面面,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又包括社会科学范畴。如果不建立起系统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人们就缺乏价值判断,在实践中就无所遵循。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要求有关部门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78年,我国第三次修订《宪法》,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家《宪法》这个根本大法规定了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197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试行)》,随之相继展开了其他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1984年国家把环境保护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六)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协调发展
邓小平在1957年就指出:“要提倡因陋就简……艰苦奋斗”[8]。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一度出现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搞经济上的“大跃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严重浪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为了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盲目使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紧缺和资源浪费。邓小平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能以资源浪费为代价。他针对个别地方贪新贪大建各种设施的浪费现象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是个穷国、大国,一定要艰苦创业”[5](257-258)。邓小平勤俭节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生态思想。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他告诫全党:“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思想,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6](306)。邓小平主张对浪费资源的地方和企业既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清理整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进行干预。他主张运用价格机制对耗能大户、耗材大户和污染大户进行宏观调控,以利于降低和约束浪费型消费。
(七)综合利用“三废”与因地制宜实现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认识到了解决污染问题必须要搞好生产生活中排泄物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1978年视察大庆时他指出:“我们的化学工业‘三废’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上海金山工程处理不好,很多废气排放到海里,鱼都没有了”“如果不解决污染,功不抵过”[9]。邓小平主张,必须因地制宜地将自然生产力同社会生产力有机统一,使自然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和产生最高效益。他还提出,要因地制宜,利用名山大川资源禀赋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搞好峨眉山、黄山等旅游发展规划。他面对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消耗量大的特点,大力倡导改变能源消费方式,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他要求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水利资源。他说:“火电上不去,要在水电上打主意”[6](17)。在国家总体规划下,以刘家峡、葛洲坝、龙羊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和地方的水电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邓小平还大力提倡在农村发展沼气,认为这是解决农村能源的好办法之一。他说:“沼气能煮饭,能发电,能改善环境卫生,提高肥效”[4](852)。邓小平因地制宜搞经济建设,充分利用“三废”实现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多发频发。怎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邓小平主张要同步发展。他认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施“同步发展战略”,要把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邓小平还提出:“天然气能生产化肥,化肥又能增产粮食,还可用来发电,可作多种化工原料”[10]。他认为,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出一条同步发展、统筹兼顾的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三大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直接原因是经济较快发展造成的,但同社会发展进程、对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度、全社会环保意识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等息息相关。生态资源发展问题涉及全球范围、全社会各个领域,必须共同面对,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三、邓小平生态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他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显的实际出发,汲取了人类科技发展成果,对发达国家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毛泽东生态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升华,是指导经济与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总结,对当代解决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仍具有指导作用。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刚开始由于各种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出现过盲目追求效率、忽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倾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中,邓小平以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系统阐述了他的生态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指导经济与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总结。
在深入学习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归纳梳理邓小平生态思想,有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和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生态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而且对当代解决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