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零借阅现象分析及对策
2020-12-14肖冬香
肖冬香
(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南 新乡453003)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我国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数据,目前全国普通本专科院校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1]。作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任的他们来说,正值求知问学的好时光,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渴望进步,而高校又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他们理应在国家大力倡导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做出表率,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氛围形成的重要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零借阅大学生读者。对这部分读者的零借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零借阅现象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零借阅现象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零借阅读者的研究报道极少。黄燕通过问卷,调查了广东金融学院零借阅学生读者的情况,对他们的阅读行为、阅读能力等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这部分读者提出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加强阅读教育、培养阅读积极性、重视阅读引导等措施[2]。孙金娟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教师、职工、学生三种读者的零借阅情况,并针对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3]。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则从创新新生入馆教育着手,结合后期的借阅跟踪指导和淘书、品书活动,从根源上防范零借阅学生读者的出现[4]。
1.2 大学生零借阅现象研究存在的问题
1.2.1 对零借阅学生读者的统计方法不科学
高校图书馆在统计零借阅读者数据时,一般借助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借阅系统中读者的借阅记录,二是根据图书馆门禁系统记录的入馆次数。这两种统计方法均存在不科学之处:无借阅记录的学生也可能存在馆内阅读行为(如翻阅图书或报刊),或利用手机等媒介在移动图书馆中进行大量阅读;进入图书馆的学生也可能并不阅览而只是为了进自修室学习;既无借阅记录也无入馆记录的学生也可能在馆外阅读自己购买的图书或流行杂志[2]。因此,零借阅现象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读者的实际阅读状况。
1.2.2 对阅读含义的理解认识没有与时俱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优秀的影视作品、演讲或报告视频、音频等各类数字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资源的数量更多,吸引力更强,许多还是免费资源。这部分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读者进入图书馆时也是冲着这部分资源去的。因此,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再把眼光和工作重点局限在让学生读者去借阅书、报、刊上,学生读者利用任何一种馆藏资源,都应该视为“阅读”行为。
1.2.3 对零借阅学生读者的转化未形成合力
现在的青年学生将是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神圣责任。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如果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几年内,没有好好利用图书馆这一宝贵的载体发展自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遗憾。所以,大学生零借阅现象应该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在对零借阅大学生进行转化的策略和方法上,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未形成强大的合力。
2 大学生零借阅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存在零借阅现象,首先是因为他们对阅读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大一新生,刚从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对大学生活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学习之余,多数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或社会活动,而对于有助于他们尽快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外阅读反倒兴趣不大。没有好的开端,便不会有持续的阅读发生。其次是对来自外界的诱惑缺乏抵制力,将大量的课外时间浪费在一些对自我提升价值不大的社团活动中,甚至迷失在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中不能自拔。在这些对于外界诱惑缺乏抵制力的学生眼中,阅读自然不会更有吸引力。最后是身边缺少有助于爱上阅读的“朋辈”。年轻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的行为都渴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同。在阅读氛围尚不够浓厚的环境中,那些想开始或者想加强课外阅读的学生很有可能会受环境所累而失去最初的动力,即身边缺少喜欢阅读的室友、同学或老乡等,没有引领他们积极阅读的动力源。
2.2 高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高校在大学生零借阅现象上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方案的落实不均衡。高校虽然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但培养方案中的内容还是以“智”,即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对“德”的教育主要以思政课为主,辅以适当的主题活动;公选课中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多根据老师个人申报设置,缺乏科学性的整体规划安排,更鲜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相关课程。二是对图书馆业务的重视不够。在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只要在各种评估中能达到基本指标即可,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经费投入上还是业务指导上,都未得到领导足够的重视,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推动阅读的合力没有形成。虽然现在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但引领大学生阅读的工作目前在很多高校仍然只是图书馆的职责,校内相关单位的参与度远远不够。
2.3 图书馆方面的原因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零借阅现象上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服务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国民阅读的重要方式。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再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纸质资源的借阅上了,而是要加强数字资源的购置和管理。同时要将馆藏资源建设与馆舍阅读环境建设并重,增加馆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二是部分馆员的服务能力满足不了读者需求。没有及时适应当今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变化,对数字资源的内容、使用等不熟悉,不能为学生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尤其是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己都不喜欢阅读,让其引导大学生开展阅读无异于建设一座空中楼阁。三是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不足。目前,惯用的方式有新书推介、读者选书、征文比赛、评选优秀读者等,通常情况下是将其作为一种例行工作去做,并没有主动寻求创新,更少有对活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的。
3 大学生零借阅现象的解决途径
3.1 学校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培养方案中引入阅读相关内容
3.1.1 修订培养方案,引领学生阅读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因素,主动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有助于学生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培养方案中,也要把阅读当作重要的学习和考核内容,如设置阅读方面的课程,或者增加阅读方面的实践环节,从大学生培养的源头上着手引领阅读。
3.1.2 增加馆舍投入,改善阅览条件
馆内阅览的软环境要能够满足当代青年学子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才能真正吸引他们主动走进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不同高校图书馆在改善阅览环境方面妙招迭出:有的设有太空舱椅、朗读亭,让阅读和朗诵都有了私密的小空间;有的设有舒适的观影空间,可以约三五好友共赏优秀影片;有的设有封闭式研讨间、文化沙龙空间,可以举行各类研修活动;有的向实体书店学习,增加咖啡等伴生服务项目。在学校下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图书馆也要想方设法对经费进行统筹安排,在改善馆内阅读软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3.1.3 促进部门联合,共同形成合力
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开展阅读已不再单单是图书馆的事情,学校应该让相关部门都认识到推动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切实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如团委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传统节日、学风考风建设等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把阅读纳入活动环节,让各种活动更具文化色彩;院系可以按专业、班级、宿舍等为单位,开展阅读经典、荐书品书、演讲辩论等活动,把品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阅读活动当中。
3.2 图书馆方面要转变阅读理念,在读者服务上同步提升软硬环境
3.2.1 改变阅读理念,丰富馆藏资源
图书馆员的工作理念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大阅读”理念,即读者利用馆藏的任何纸质、数字资源,均视为“阅读”行为。图书馆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尤其是把一些优秀的影视剧、纪录片、演讲等资源纳入到馆藏中来。在纸质资源方面,也要熟悉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喜好,适当购进优秀的漫画、科幻、穿越等不同题材的图书,以增加对学生读者的吸引力。
3.2.2 提升业务能力,做好阅读表率
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是图书馆员基本职业素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许多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进行阅读,甚至不愿意去图书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在馆员的热情介绍下熟悉图书馆,或者在图书馆咨询相关问题时得不到贴心的服务和满意的答案。因此,图书馆员要认可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图书馆在促进学生阅读乃至促进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把为学生读者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去履行。图书馆员本身也要成为热爱读书的人,熟悉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问题,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
3.2.3 丰富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兴趣
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进行的新书推介、征文演讲、评选“阅读之星”等工作,有的过于注重形式,有的没有后续跟踪,导致效果欠佳。图书馆应该进一步拓宽思路,举办更加丰富多彩、有吸引力、有实际效果的活动,如真人图书馆、名家名师讲座、“你选书,我购买”等。同时,阅读推广和图书荐购等要作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选出的优秀征文也可以印刷成册,摆到学生读者方便利用之处供翻阅,评选出的“阅读之星”可以参与到新生阅读教育活动中来,这两项都有利于发挥朋辈效应。
3.2.4 加强跟踪调查,确保活动效果
对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可以从举办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上看出,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是否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看出。认真对待阅读推广的高校图书馆,一定会准确分析学生零借阅的原因,会对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产生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以判断不同活动的效果差异,为今后做出科学的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大连民族大学图书馆把新生各班的入馆教育分派给全体馆员,进行“一对一”培训辅导,当场体验借书;随后与辅导员、班主任配合对班级借阅情况进行跟踪,有针对性地解决有关问题[4]。尽管这种做法不是针对零借阅学生读者的转化,但是它从源头上防范了零借阅现象的发生,意义更加突出。他们的做法非常值得各高校图书馆效仿。
3.2.5 联合相关部门,合力推动阅读
除了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有关要求外,图书馆也应主动作为,联合院系以及在推动大学生阅读上可以发挥作用的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阅读推广以及零借阅大学生的转化工作。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委托各院系开展新生阅读情况问卷调查,对新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摸底,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与中文、艺术等专业的任课老师以及讲授人文素养类公选课的老师加强沟通,在教学素材的提供方面尽心尽力,辅助其做好有关引导大学生阅读方面课程内容的讲授;与校医院、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部门联合,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自从2014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国家连续几年在全民阅读方面加强引导,全社会的阅读氛围渐趋形成。但是在部分高校大学生身上,阅读的习惯和素养方面尚需进一步加以引导。高校应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加强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培养和指导,使没有阅读行为的学生开始阅读,使仅阅读专业书籍的学生拓宽阅读领域,增加人文艺术方面的阅读,使过分热衷于“读屏”的学生重新体验到传统阅读的美感。并借助这些年轻学子的阅读效应,建设书香校园,进而推动全社会浓厚阅读氛围的形成,让“文化自信”在青年一代身上得到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