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20万辆只是开始
2020-12-14文
文
对于沃尔沃汽车,“全球品质-中国制造”并非宏伟远景,而是时时的原则与事事的标准。
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在9月4日迎来第20万辆整车下线——72小时后,那辆曾被掌声环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蝶贝灰色新款S90,与另外的136辆S90轿车一起搭乘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口岸出关直驶比利时根特港,9月底就会陆续交付欧洲用户。
这是沃尔沃汽车对于“全球品质-中国制造”的无声践行,也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本土制造企业强化优势产业地位的卓越榜样。
尊重是一切的起点
“全球品质-中国制造”,正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总经理施戴维,是一位服务超过25年的“老沃尔沃”。10年前来到大庆,从一砖一瓦建设,到一人一物管理……每当提起大庆工厂,他的话语总是充满骄傲:生产的每一步骤,团队都能严格地按照既定标准、遵循工艺的流程,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节省了非必要的时间,成就了高效率、高品质的生产。
可以说,正是由于严格继承沃尔沃汽车生产制造体系(VCMS),遵循沃尔沃汽车全球统一的采购、制造、技术和品质标准,采用精准的规范化生产流程和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沃尔沃汽车才能做出“全球品质-中国制造”的承诺。
施戴维自豪地说,大庆工厂有7层质检体系,从“供应商品质”到“消费者视角”全部覆盖,保证了全球市场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客户拿到的每一辆沃尔沃汽车,无论是在欧洲工厂还是中国工厂生产,其质量都是一模一样的——只要选择了一辆沃尔沃汽车,客户所体验到的就是沃尔沃全球统一的标准和质量。
“中国制造”铸就“全球品质”,其中的汗水与艰辛、背后的体系与标准,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受。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即使如车漆颜色这样的细枝末节,也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在中国、欧洲、北美三地市场,仅S90豪华轿车,沃尔沃汽车就要提供超过20种车身颜色,这就要求工厂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角度,在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能够进行成本核算、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的管理、排产等方方面面达到最高效和最优化。
对于制造者,在20万辆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选择:即使不谈引擎、配置的差异,不谈管理成本的“赤字”,仅是排产的优化、工具的管理,也是对员工责任心与体系实力的考验。
客观评价,20余种车漆只是车辆生产流程中的一颗“沙砾”,坦然面对不同市场、文化、需求的差异,郑重提出“全球品质-中国制造”的承诺,需要巨大的勇气。
在沃尔沃汽车的品牌文化中,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一切战略战术的基础,也是沃尔沃汽车豪华基因的原点。从一块饰板、一台座椅,到一项升级、一个功能,在追求简洁之外,无不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尊重所有生命、强调生而平等,才会有“无差别”的战略、“无差别”的产品以及“无差别”的服务。“全球品质”的承诺,是被“尊重”所激发的勇气,也是沃尔沃汽车与生俱来的力量。
20万辆不是终点
“全球品质-中国制造”所依靠的,不是豪华品牌的光环,而是脚踏实地、前瞻未来的布局。
施戴维回忆说,来到中国的第二个月,沃尔沃汽车曾经邀请供应链中最大的50家供应商来到大庆考察。那一次,有5家供应商签订了意向书,一家很快在大庆建厂。目前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建有3家汽车制造基地和1家发动机制造基地,1700家供应商为沃尔沃汽车提供服务支持。施戴维略带“炫耀”地说,生产保险杠和座椅的供应商,就在大庆工厂的隔壁,距离总装线的直线距离不到200米。
客观地说,施戴维从自己的视角描述了沃尔沃汽车的变化——通过布局高端制造业,带动整车、零部件及汽车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进而培育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但从更深层次去思考,恰恰是10年前确定的“三大本土市场+三地工厂”的全球化战略,才是驱动“全球品质-中国制造”、“产业链本土化进程不断提速”的原动力。
从瑞典工厂、瑞典总部到中美欧三大本土市场,沃尔沃汽车的眼光并没有被“中国还是瑞典”所限制,沃尔沃汽车的布局也没有因“市场规模”而纠结,而是坚定地推动全球化、推动“全球品质-中国制造”。这也是沃尔沃汽车能够实现制造资源全面优化、消费需求快速响应的根本原因。
与其他品牌在中国实行的“国产化”不同,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完全遵循沃尔沃汽车“全球设计、本土制造、面向全球销售”的生产战略。这一制造战略植根中国,不仅带来沃尔沃汽车安全、健康、环保的造车理念,也将对人的尊重和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置于制造环节的核心。
自2017年6月5日,中国大庆工厂制造的123辆沃尔沃S90轿车装入82个标准集装箱,中国制造的沃尔沃产品正式叩响欧洲市场的大门。此时,距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出口至中国市场的第30万辆沃尔沃汽车自比利时根特工厂启程,不过38个月。
至大庆工厂20万辆整车下线,沃尔沃汽车仍是惟一一个将产品出口至欧美成熟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80个,覆盖全球五大洲……简单的数字,勾勒出沃尔沃汽车全球化布局的丰硕成果,奏响豪华品牌全球化生产的最强音。
中国制造不是目标
“全球品质-中国制造”所成就的不只是一家大庆工厂,“中国制造”所追求的也绝非制造。
可以预见,沃尔沃汽车的三大本土市场中,中国制造仍会处于核心位置,中国制造占全球出口的比例会逐渐提升。
今天的中国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电子商用应用、海量的大数据积累,而且处于消费结构升级与新技术驱动变革叠加作用的时代。5G、AI、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必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消费结构升级也会加速汽车产业结构的重组。被改变的将不只是人们的出行方式,颠覆也不会限于低端、传统行业——“人工智能+”任何行业,都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沃尔沃汽车的SPA平台、CMA平台日渐成熟,大庆工厂、成都工厂以及路桥工厂的制造品质仍会持续提升,导入更多新产品、全系产品电气化更是看得到的趋势。此外,5G、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全面应用,将会提升产品科技的应用,进而驱动“中国制造”持续晋级。有成熟的制造、有科技的驱动,更多的“中国制造”出口海外、更多的“大庆制造”欧美销售,不过是水到渠成。
可以预见,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制造布局中,“中欧班列”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是连接中欧工业物流的最重要纽带。
沃尔沃汽车于2019年发布了“2040环境计划”,力求在2040年之前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除了电池钴材料的100%追溯与再利用、新车制造采用可再生原料外,与供应商一起打造碳中和供应链,也是其中的重要命题。
沃尔沃汽车的全球战略中,“全球品质-中国制造”始终是核心,而高效物流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除Torslanda(图什兰达)工厂外,根特、成都和大庆工厂都在采用高效率、低碳排的火车运输。中欧班列从满洲里抵达根特港用时约18天,是在碳中和与运输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
可以预见,“双循环”会引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全球品质-中国制造”更是指引方向的灯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在2018年达到3813亿元的高点,此后一路下滑;至2020年7月,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的累计增长率已经连续12个月为负。从2016年起,中国汽车出口数量从72万辆的谷底重回上升通道,但单车出口均价却从2015年的1.55万美元一路降至2018年的1.28万美元,几乎回到2012年的水平。
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双循环”发展布局下,品质奠基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明确,消费需求的引擎作用也会更加凸显。面向全球市场的品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理念,将奠定沃尔沃汽车在豪华品牌中的领先地位,而“全球品质-中国制造”则会成为沃尔沃品牌的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