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科学教学的结合探究
2020-12-13祝春孝
祝春孝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 科学教学 结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8.041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无法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的。应该怎样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并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初中科学教师务必要进行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机械化,忽略传统文化
现阶段,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初中阶段的科学课堂中,教学过程仍旧机械化。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都无法得到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科学内容的时候,也没有相对较好的文化底蕴,来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只会徒增枯燥、无趣、乏味的感觉,对考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2.传统文化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若想培养学生的科學文化意识,就一定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目前在我国的初中科学课堂当中,始终存在着文化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大部分的教师倾向于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极其容易导致学生缺少探究机会,没有兴趣,不能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探究兴趣。太过单一的教学方式,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们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成任务或是作业,产生抵触情绪。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科学相互结合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
身为华夏子孙,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是必要的。在初中科学教学内容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丰富、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课程的内容,引出与之相关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像网一样,能够将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涵盖进去,让学生们在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同时,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
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不可以只追求速度,要将每一堂课都重视起来,将传统文化知识穿插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创设出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抓住课堂中的一切机会,以教学内容为根本依据,在课堂导入环节、探索问题环节,以及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的环节,将传统文化作为学习或教学的辅助工具进行穿插。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质 。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当今时代的需求,将自身的智慧充分地发挥出来,探索出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进科学课堂,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参考文献:
林文忠《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