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2020-12-13黄巧芳
黄巧芳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8.040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每每提及“科学”,大众都会下意识地想到西方国家,但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科学成就。将其与初中科学学科相互整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另外一面,也能够强化其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一、利用传统文化,创建科学情境
现阶段,我国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有了较高的关注度,在网络中,大众能看到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过传统文化传承主题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在现代网络技术的驱动下,大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打造文化性的科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讲解“七色光”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李白的诗作《早发白帝城》。在这首诗歌中,李白描述了一幅壮丽多姿的江山美景:七彩的云朵、飘逸的小舟、层叠的山峦,针对其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教师就可以作为主要的教学导入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出示这句诗,并询问学生:“这句诗歌中所描述的‘彩云’是什么样子的?你在生活中见过彩色的云朵吗?你觉得彩云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层层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了解“七色光”的基本知识,从文化切入,以科学理解,达到顺畅的教学状态。
二、结合传统文化,解释科学现象
科学探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活动,所涉及的环节相对较多,并且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会对最后的结果形成影响。其中,学生需要通过“解释与结论”环节,展开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强化自身的科学认识与思维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一些实验活动,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科学原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项任务的难度相对较高。并且,科学中包含大量的抽象性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例如,在讲解运动中的“参照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为学生解释“谁动谁静”。仍旧以诗仙李白的作品《望天门山》为例。在这首诗歌中,有一句为“两岸青山相对出”。在讲解这一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相关场景:相对而立的青山、水面浮动的孤帆、潺潺流动的河水。然后,学生可以自发地确定一个景象,并分析如果以其为参照物的话,其他景象的动静状态,在诗歌解释中理解科学现象。这一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美好浪漫,强化学习热情。
三、巧用传统文化,概括科学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霜,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发展体系。在初中科学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利用古代文献中简短的描述,辅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概括科学道理以及规律。
例如,在讲解“太阳与影子”时,教师可以引入“立竿见影”的成语小故事;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则可以引入青蛙坐井观天的小故事;再比如,在带领学生区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特点时,则可以引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一句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询问学生:“為何这些声音都能够被听到,这些声音是靠哪些介质传播的?在暴雨天气,我们是先看到雷光,还是先听到雷声?”将文化与生活、科学相互整合,加深学生的认知,使之能够了解不同声音传播介质的特点,深入理解声音传播的科学规律,提升学习有效性。
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十分重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三点素养均有所体现。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融合、渗透传统文化,让科学课堂充满趣味以及文化气息。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传统文化创建情境,解释现象,概括规律,加深学生的理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于华新《浅谈传统文化在科学教学中的渗透》,《才智》201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