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虚浊实论糖尿病之病机
2020-12-13林丹丹
林丹丹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我国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流行性疾病之一[1]。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均未完全明确,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B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或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伴随胰岛B 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2]。 其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或肥胖为主,若糖尿病患者长期体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则可引发多组织、器官损害,甚或功能衰竭。如不积极防治,其病死率会大大增高,同时极大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脾瘅”范畴[2]。古代医家多认为消渴的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先天禀赋不足有关,病性属虚实夹杂之病,基本病机为正虚浊实,正虚以阴虚为主,浊实以痰、瘀为主,其中痰湿为阶段性证候,血瘀贯穿始终。 糖尿病的发病病机以阴虚为本,阴虚则血涩,涩滞而为瘀;瘀血又易化热伤阴。 阴虚内热,阴虚则气无所存,运血无力,津液滞行,炼津为痰。 糖尿病的发生多与高脂高糖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聚而化痰,郁久而致生痰毒,痰毒停于机体,耗伤阴液,使津气亏损,久之生瘀。 本虚浊实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构成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因此临床上治疗本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象思维为指导,在分类分期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的核心病机进行脏腑论治、审因论治[3]。
1 正虚——“阴虚”为糖尿病的关键病机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阴阳不相得则病”。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体受到外感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调及痰饮、瘀血等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 使得阴平阳秘的平衡和谐状态被破坏,形成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
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为消渴,最早记载于《内经》,称之为“消渴”“热中”“脾瘅”等。 《灵枢·五邪》曰:“邪在脾胃,……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刘完素在《三消论》中提及“况消渴者,本因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将消渴之因归咎于饮食失调、七情内伤等导致“燥热太甚”。 “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泄,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肠胃之外,燥热太甚,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故渴不止。”玄府腠理壅塞不通,水液不得疏散,导致三焦燥热,腠理郁结,水液不能浸润是消渴病的发病关键。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三消证,古人以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故有火游于肺而为上消者,有火游于胃而为中消者,是皆真阴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 ”由此可见,糖尿病的发病与“阴不足”,即阴虚密切相关[4]。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散精,脾气将津液上输于肺,肺将水液布散于全身,滋养脏腑。 肺燥阴虚则伤及津液,津液失于输布,脾胃、肾精亦无法得以滋养。 中焦脾胃为水液升降输布之枢纽,水液的上腾下达,均有赖于脾气的枢转,脾为胃行其津液。 中焦脾胃燥热,上可消灼肺津,下可消耗肾精。 肾为水脏,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 真阴不足则肺胃不得濡润,阴不制阳,虚火内扰,致阴愈虚,发为消渴。 因此,阴虚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和关键病机,疾病发展到后期,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
糖尿病患者素体阴虚,阴液亏损,内生虚火,可造成燥热偏胜,燥热亦可加重阴虚的程度。 《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强调由于嗜食肥甘厚腻之品,饮食不节,造成胃肠积热,阻碍脾胃运化功能,进而导致消渴的发生。 而当今糖尿病的发生多与高脂、高糖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饮食不节,或是过用温燥壮阳之品,使得脾胃损伤,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烁阴,使得“阴不足”,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机——阴虚。 情志失调亦是糖尿病发病的重病因,因长期过度精神刺激,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故糖尿病患者常见口干多饮、身热多汗、性急易怒、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一派燥热之象。病程日久,内热日久,消烁津液,从而加重“阴不足”,即加重糖尿病关键病机——阴虚。 总之,阴虚致燥热,燥热亦可加重阴虚,阴虚与燥热相互影响,从而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发展。
2 浊实——痰、瘀为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浊”,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以及“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均指出浊为水谷精微经脏腑运化代谢后产生的残渣秽浊之物。 著名医家祝谌予提出了“气虚浊留”理论[5],亦有学者提出了由“脾不散精”到“由浊致毒”继而“浊毒内蕴”的糖尿病病机观[6]。 笔者认为浊实,即痰、瘀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亦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2.1 痰 痰湿既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诱因。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斡旋之枢,且易受痰湿之邪阻遏。 糖尿病患者多见体重超重,甚至肥胖,其与脾失健运,内生痰湿密切相关。
糖尿病以阴虚为本。 阴虚内热,阴虚则气无所存,运血无力,津液滞行,炼津为痰。 张景岳曰:“消渴病,甘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 ”消渴患者饮食不节,多嗜食肥甘厚味之品,无论是膏粱之变,还是酒色之过,均会伤及后天脾胃,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之运化失健,水谷精微不得布散,气血亏虚,水湿运化不利,津液内滞,而成痰湿。 痰湿愈盛则脾之运化功能受损愈重,脾气则愈虚,脾气愈虚则痰湿更重,恶性循环,互为因果,从而加快糖尿病发展演变进程。 此外,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过度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肝木失于条达,木不疏土,运化不健,亦可致痰湿内生。
糖尿病患者常见神疲困倦、口干甜腻、脘腹胀满、四肢乏力、大便不爽、舌苔厚腻等证候表现均可因痰湿内蕴所致。脾喜燥恶湿,湿邪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无以化生气血,内不可养五脏六腑,外无以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故消渴患者常见神疲困倦、四肢乏力;“脾胃二气互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脾之运化失职,可导致胃之受纳不振,而胃气失于和降,也可导致脾失健运,故消渴患者可见胃脘痞闷、胀满不舒;湿邪郁阻大肠,令大肠传导失司,见大便不爽;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蕴,耗伤气血津液,故见口干;湿热之邪上蒸,故口中甜腻,舌苔厚腻。 痰湿郁积体内,可直接耗伤阴液,使津气耗损亏虚;痰郁又可化火,火盛则更伤其阴,使得阴津亏虚更甚。 痰湿可阻滞经络运行,使气血津液无以布散,四肢、百骸及脏腑组织失于濡养,进而导致糖尿病各种变证的发生,病程越长,消渴越甚,变证则越易发生。 因此中医辨治消渴时,当抓住“痰湿”此致病因素,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结合主证的偏重,审证求因,施以健脾化湿祛痰、清热利湿等不同治法。
2.2 瘀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病理过程,其中血瘀贯穿其全过程,糖尿病患者瘀毒的形成与气血津液虚损等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素体阴虚为其本,阴虚则血涩,涩滞而为瘀;阴虚则生虚火内热,易伤及津液;津血同源,互为资生,阴血津液耗伤,则血脉无以濡养,血液凝滞,运行不畅成瘀。 阴虚则燥热偏胜,其上焦燥热可深入下焦血脉,耗伤血中津液,致血液黏稠亦易成瘀;同时,阴血亏虚则气无所依附,故易致气虚,气虚鼓动血脉无力,血液瘀滞,停于脉络,久之成瘀。 相反,瘀血又易化热伤阴,耗伤津液,使得血液浓缩黏稠,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导致阴虚血瘀并存。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内经·灵枢五变》曰:“怒则气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指出气滞血瘀易于化热,伤津耗阴,可致消渴。 糖尿病发展过程中,患者受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情绪抑郁,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血行不畅亦可致瘀。 浊实之痰湿亦可致瘀,痰湿蕴积于体内日久,亦可损耗阴液,血液黏稠而成瘀;痰湿内蕴日久,蕴而化热,热盛伤阴而致瘀。
在糖尿病后期,浊实之“瘀”象则表现更为明显,可出现口干而不欲饮,双目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黯甚者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等瘀血之象。 “久病入络”,糖尿病日久,缠绵难愈,瘀自内生,脉损络瘀益显,耗气伤阴,损阴伤阳,致脏腑亏损,阴阳气血失调,诸虚渐重。 浊实又可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现或加重多种晚期合并症或并发症。 总之,糖尿病耗气伤津易形成瘀,瘀又可致消渴病情进一步加深、加重而成消渴变证。
因此,在中医辨治消渴时,应抓住血瘀贯穿其病变全过程,据其偏重,辨清阴虚、气滞或痰湿郁久化热成瘀,以滋阴活血、行气祛瘀、清热化瘀等不同治法,分而施之。
3 结 语
综上,糖尿病为虚实夹杂之病,其病机为正虚浊实。 以阴虚为本,浊实为标,血瘀贯穿本病始终,痰湿阶段性呈现,本虚浊实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浊实不去,气阴难补,故临床遣方用药应先修河道,而后加以疏通,使痰湿、瘀血等浊实排出体外,再施以滋阴益气,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