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文旅融合下的时代价值
——以山东长岛渔家号子为个案

2020-12-13邹淑珍冯海潮

长春大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长岛渔家号子

邹淑珍,冯海潮

(烟台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山东长岛渔家号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直接伴随渔民海上劳作的一种生产形式。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文化艺术发展搭建新平台、提供新空间,文化借助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需求,潜移默化地以新型渠道变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是“活着的”文化遗产[1]。本文以山东长岛渔家号子为个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结合下的时代价值进行研究,可以挖掘和整理劳作背后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适应当今时代需求,展示其内在的艺术生命力,使其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在社会中产生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与影响,进而推进文旅产业结合下原生态渔家号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1 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诠释下的时代。随着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文旅结合的时代特征很好地借助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来发展自身的文化艺术,不仅提升了艺术的全民性,更通过旅游这一平台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全民艺术素养做出了贡献。这一文旅融合的时代趋势使国内各艺术文化百花齐放。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国国力强大的一种时代特征。在这个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发展日益密切的时代里,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也促进了文化艺术更为高级的发展, 并实现了互利共赢。

1.1 文旅融合的时代特征

所谓文旅融合,即文化艺术本身的价值与旅游的价值的结合,同时二者找到一种恰当的合作关系保持互惠,在新时代出现的旅游艺术是这个文旅融合最好的代言人。在旅游胜地,游客们观看甚至参与旅游文化活动,不仅获得了人文精神满足,还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促进了当地艺术的发展与推广,提高了旅游的品位与格调。

文化与旅游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文化是内在隐含的内容,即灵魂;旅游是外在的传播方式。纵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可知,旅游产业的竞争其根本就是文化的竞争,所以文旅融合绝对不是单纯的二者相加,而是重在一加一大于二的相融价值。更进一步的意义在于,依托社会需求日益增大的旅游业,传播内在的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1.2 文旅融合的时代趋势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中,艺术文化的发展越发地多元化,新时代的社会产生新的空间和平台,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必定会激起对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在新时代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纵向继承的基础上,我国艺术文化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继承传统、面向当代,把我国所特有的风格特色融入到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之中,使中国的艺术登上世界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艺术文化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上层建筑中, 而是在顶层设计中扩大到大众文化基础内,在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的基础上,扛起了新时代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大旗,从而非遗文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借助新时代的发展让文化艺术本身更上一层楼,并且也通过自身的发展反馈给社会。这就是文旅相融背景之下艺术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新趋势。

2 山东长岛渔家号子在文旅融合下的时代价值

山东长岛渔家号子是我国非遗项目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渔民在人工时代出海捕鱼时为了配合劳作而喊出的一种口号,其以一领众和、曲调高亢、风格自由为主要特征,并且在声音的带动下配合身体的拉、拖、投、抛等动力动作,共同完成渔家号子的原生形态。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机器作业更有利于捕鱼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渔家号子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渔家号子渐渐转化为旅游表演项目呈现在人们视野中,发挥着她的时代价值。高校作为传承与发展“非遗”的重地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通过前期研究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绩, 这次以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长岛渔家号子艺术形态的创新及推广研究”为契机,再次深入研究山东长岛渔家号子,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为山东长岛渔家号子的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2.1 渔家号子的文化价值

渔家号子是沿海劳动者劳作生产中协调肢体律动的一种口号。具有粗犷豪迈的原生态歌唱特点以及鼓舞性的肢体节奏,能激起劳作者的干劲,辅助渔民海上作业。渔家号子的产生是劳动者自身的创造,是基于原始沿海劳作的一种生存需求,不论是节奏与口号还是配合的肢体律动,都已形成一种地域性文化特征,具有代表沿海地域的文化价值。

提及文化价值,首先想到的是某事物本身所具备的能满足客体所需的人文价值。渔家号子的文化价值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劳作是生活的基础,而艺术是生活内容的升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能够在辛苦的谋生中创作出激励精神层次的渔家号子文化,深刻地体现了沿海人民积极乐观的纯朴民风,透露出齐鲁渔民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特点。二是渔家号子具有直观的审美感受。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其本身已受到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所以当渔家号子的听觉唱调与视觉画面呈现而出时,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真实的出海劳作场景,更多的是感受到现场效果震撼的艺术美。审美的最终目的便是对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的传播。所以在文旅融合的途径中,文化既是旅游所依附的基础,又是旅游所要宣传的内容。这样一种具有原生态性质的艺术,在文化多元化、复杂化的时代中其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

在山东长岛渔家号子文化价值的保护工作中,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是国内第一批针对山东长岛渔家号子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分析的专业团队之一,形成经过高校科研项目的课题立项、作品创作、论文结题、项目结项等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为高校艺术教学提供了珍贵教材。舞蹈创作需要深刻挖掘地域文化,这绝不是封闭或保守的态度,而是想要通过发扬地域文化来推进舞蹈艺术的创新[2]。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前期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家号子引入舞蹈编导课堂,并创作了男子群舞《浪里人》(原名《闯海人》),其原声音乐就是根据长岛渔家号子进行的创造与发展,该节目先后荣获多项奖项。同时,该项目得到了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全国知名舞蹈教育家张荫松老师、烟台市文联、文化局、群艺馆及山东省舞蹈家协会等单位和大师的大力支持。最终发表核心论文《烟台渔家号子从劳作形态到舞蹈动态的提炼分析》,文章从学科角度入手,针对长岛渔家号子劳作形态转变至舞蹈动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烟台大学音乐舞蹈专业下一步的特色教学找寻了一条前进之路。

2.2 渔家号子的艺术价值

渔家号子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在东南沿海捕鱼集中地流传甚广。一般来说,渔家号子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实践息息相关,主要表现的是渔民集体捕鱼、下网以及“喜获鱼满仓,扬帆速返航”等过程,因而其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非常显著。

渔家号子从最初在劳动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并为劳动服务,现今已逐步发展为节奏多元、曲调复杂、形式多样、肢体丰富、具有艺术魅力的渔家号子。长岛渔家号子始于清朝末年,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海上生产的“鱼令”,对渔人捕鱼的步伐进行协调,对渔人的捕鱼和生产进行指导,其权威性和号召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海上渔民的捕鱼劳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为了保护这一稀有的地方文化,山东“长岛渔家号子”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作为直接伴随渔民海上劳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针对山东长岛渔家号子的研究,可以挖掘和整理出劳作背后的艺术价值,展示其内在的艺术生命力,更好地发扬和传承,用于当代艺术创造的传承创新及人文价值的普及。结合长岛渔家号子的典型形象及风格形态创作的男子群舞《浪里人》(原名《闯海人》),于2014年8月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2015年4月荣获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和指导教师奖,2015年10月获得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山东赛区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由此可见,艺术价值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建立在人民群众质朴的生活之上,只有这样,文化与旅游才能相融合并真正实现其艺术价值。渔家号子是劳动人民的文化,更是沿海渔民的一种生活艺术,作为非遗文化能够在新时代以舞蹈艺术的方式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不论在自身的文化层面还是发展的舞蹈文艺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2.3 渔家号子的时代价值

时代价值是指能够影响人意识的客观环境的总和。艺术发展的根本是民族精神,而时代价值是发展的关键,只有顺应、符合、展现了时代价值,一门艺术才得以继续存在与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扩大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艺术教育深受大众喜爱,各校都在寻求新的革新点,梳理各种不同特色的教材。提纯长岛渔家号子的原生形态,不仅使艺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而且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没有地方性就没有文化价值,没有现代性就没有传播和产业化的可能[3]。这是山东长岛渔家号子在学院派艺术教学的发展中所生发的价值,这也是其自身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之所在。

近年来,艺术专业通过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使自己的专业品牌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是其时代价值的具体体现。深入了解和探究山东长岛渔家号子,让我们看到渔家号子更值得探索、发展和传承的价值。经过6年多的研究,山东长岛渔家号子艺术已得到充分发展并建立了完整的系统,为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也是山东长岛渔家号子的时代价值之所在。时代需要艺术,艺术呼唤创作。艺术创造只有在不断了解时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提升艺术的实践成效。任何艺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烟台长岛渔家号子是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坚实基础,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渔家号子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大力提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国家“非遗”项目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同时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传统艺术也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中,山东长岛渔家号子就是受益者,随着新时代文旅融合,传统的艺术形式拉动了市场需求,提升了社会效益。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这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更是通过保护与发展的策略研究,保证渔家号子更长久更健康的持续发展。因此,传承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4]。

当下文旅融合最为流行的观点是对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传统以及民风民俗的保护与开发,进而实现该区域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过在笔者看来,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应遵循保护与创新进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1 文化保护性开发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给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冲击是巨大且深刻的,因而我们要更加注重对生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相关环境的保护。在开发的同时,我们的思考方式应以人为中心,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传统文化和艺术看作人类智慧最为宝贵的结晶,做到开发的程度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是最科学的发展方式。

3.2 平衡文化发展模式

如若不顾及传统文化的发展,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那么生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相关环境都会遭到破坏,传统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崩溃的境地,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就违背了艺术发展的初衷。我们要深入挖掘长岛渔家号子的文化内涵和种类,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渔家号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渔家号子的集中演出或过度搁置上,即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宣传需要为目的对渔家号子进行开发,忽略了渔家号子深厚的人文价值及历史意义。只有深度挖掘渔家号子的历史意义及人文价值,并辅助文旅市场进行演出交流,才能够更长久地实现发展平衡。

3.3 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传统的艺术需要修复和储存,古老的生命需要保护与修复,只有两者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才是生存之道。渔家号子作为传统的渔民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地退出劳动者的舞台。然而,将它转变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文化,成为海边劳动者朴实勤劳的象征,可持续地激励后人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渔家号子要坚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代代传承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旅融合,是对文化发展的又一新途径的探索,渔家号子作为山东沿海劳动人民的历史文化象征,应当受到当地的重视,应当被大众所认识。依附当代社会的新型产业旅游业的背景来发展渔家号子文化,是对民族传统的保护,但也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避重就轻,这就需要在发展中注重平衡文化的重点建设,从而实现“非遗”文化渔家号子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山东长岛渔家号子为个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融合下的时代价值、艺术价值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文化与旅游的桥梁进行现代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发掘山东长岛海洋文化的厚重感。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织在一起,可以为文化艺术发展搭建新平台、提供新的空间,让新时代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猜你喜欢

长岛渔家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渔家网事
山东长岛鸟类多样性研究
传承经典,现代化中式庭院 重庆中安长岛
中式庭院的现代融合 重庆中安长岛
开山号子喊山歌
渔家风情
长岛:一面烟火,一面仙境
渔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