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164例

2020-12-13周加太拉毛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5期
关键词:湿热型藏医气滞

周加太,拉毛草

(青海省藏医院脾胃科,青海 西宁 810007)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的结肠部位炎症疾病,大多指的是结肠溃疡的炎症,是被认为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其病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寄生虫的感染,患有该病的的患者的会长期发生腹痛与腹泻等症状,消化能力减弱甚至出现大便带血呕吐的情况,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扰,并且严重危害自身的身体健康,为了找到慢性结肠炎更好的治疗方式,本文对患者采用藏医辩证分型的治疗方法,并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具体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4名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82名患者,第一组有男性患者50名,女性患者35名,年龄在24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2.3)岁。第二组有男性患者43名,女性患者39名,年龄在23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1.6)岁。第二组的患者中湿热型、寒湿型、中虚型、气滞型的患者分别有32名、16名,16名、20名,湿热型的患者占比较大。在进行研究之前为患者讲述治疗护理的方法、目的以及可能的预期效果,尊重患者的选择意愿,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过检查后均被诊断为慢性肠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况均符合研究的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并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第一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天服用普瑞酮进行治疗,若患者的情况较严重可以服用多潘立酮以促进治疗。治疗周期为14天,对患者的好转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对第二组的患者进行藏医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型,具体内容如下:(1)湿热型:若患者腹部疼痛比较严重,在排便之后肛门疼痛并且有烧灼感伴有食欲不振则判定为湿热型。对于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去热行气,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的药方为。药方的组成为十五味止泻木散,止泻木子、榜嘎、力嘎都、木香马兜铃、牛黄、天竺黄、红花、铁棒锤(嫩枝、渣驯膏、黑冰片、麝香等。一日2次口服,一次一勺。(2)寒湿型:若患者腹痛严重、大便稀薄色为透明状并伴有大量的白色气泡,若食用寒冷的食物症状会更加严重则判定为寒湿型,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使要注意为患者祛除寒气湿气并及时止泻。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药方为九味石榴丸,石榴子、荜茇、肉桂、豆蔻等。(3)气滞型:若患者患有情志问题、大便稀薄并伴有气泡产生,若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其症状会更加严重则判定为气滞型,在进行治疗时要为患者通畅气息、调理肝脏,祛除湿气并镇痛。药方为七味熊胆散,熊胆、止泻木子、榜嘎、矮紫堇等。(4)中虚型:若患者在患病以后痛感持续单不明显、惊颤发冷、身体乏力、面色发黄则判定为中虚型,治疗时要注意阳气的补充,药物以补药为主。具体的药物为五味黄连丸,黄连;红花 ;诃子等。还可以添加食量红枣,以上所有药物均用水煎服,每天一次。治疗时间为14天,经过十四天的质量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经过周期性的治疗之后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痊愈的标准为治疗过后该病的症状完全消失,经过系统地检查之后并未发现异常的情况。疗效显著的标准为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各种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若经过检查之后发现患者的症状并未得到缓解甚至病情更加严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处理,其中计数的数据采用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对于计量数据采取“±s”的形式进行表示,使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差异比较明显。

2 结 果

经过14天的治疗之后,第一组患者有60名患者痊愈,占总人数的7 3.1%,有6名患者疗效显著,占总人数的7.3%,治疗有效概率为80.4%。第二组患者中有70名患者痊愈,占总人数的85.3%,4名患者经治疗效果显著,占总人数的4.8%,总治疗有效率为90.2%。第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 讨 论

从藏医辩证治疗的方面来说,慢性结肠炎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患者的饮食习惯较差、毒气入侵等等,患者的情志也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很大的影响。湿毒入侵体内之后经过长时间的作用会进入人的各个脏腑,因为自身脏腑转化寒气与热气的功能不同,对抗湿毒的过程中会使患者的肠道受到极大的损伤,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错误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变化,如由湿热型转化为寒湿型。湿气进入体内之后病情会出现反复,使患者的气血凝滞、损伤胃肠道。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会明显加重。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及早的治疗,对患者采用藏医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能够明确患者的患病类型,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中虚、气滞、湿热、寒湿四种,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在本次研究之中,湿热型以及气滞型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湿热以及气滞为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祛除患者身体中的湿气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并且要贯穿在治疗的始终。患者若出现热证要在治疗时兼顾清热,若患者出现寒证则应散寒,若患者中虚则应兼顾补气,从而祛湿除寒热,能够使患者通畅气机,使患者能够恢复正气,疾病可以慢慢消除。另外对于中虚型的患者需要采取补法,在治疗的过程之中适当采用通降的药物,患者虽然有时已经表现出虚像也不能一味的进补,先养脾胃,中和理气,再加以饮食控制,施行补法。

藏医认为气机通畅则可以消除疼痛,气机通畅。气血郁结则易导致患者出现倡导肠道疾病,从而出现肠道疾病的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腹部胀痛、腹泻等等。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重大的影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藏医的辩证分型,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患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藏医辩证分型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的治疗患者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湿热型藏医气滞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