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深化方向
——以十八大以来代表性文献为分析样本

2020-12-13张润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

张润峰,梁 宵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目标与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肩负起消除国内贫困的历史大任,并将之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分别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并为之不懈奋斗,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中,发表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反贫困重要论述,续写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篇章。这一重要论述一经系统形成,就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反贫困治理、精准扶贫理念、扶贫开发战略以及减贫治贫等则成为研究这一重要论述的高频词汇。梳理总结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一重要论述的相关研究成果,既有助于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把握,又有助于学术界对反贫困理论工作的深入研究,为新时代反贫困事业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一、“理论-实践-现实”三维解读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系统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科学统一。对此,国内学界纷纷予以广泛关注,对其生成逻辑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点。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等三个方面。

(一)理论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传统文化和历代领导人反贫困思想的价值融合

从既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国内学界虽然对此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在相关研究中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及共产党人初心,是这一重要论述形成的最主要的理论起点。在具体研究中,有的学者侧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来研究。如安增军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建立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深化和发展[1]。又如杨增岽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发展观,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和矛盾观[2]。有的学者侧重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层面来研究。如燕连福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通过对中国传统儒家消除贫困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着重强调了政府、社会、贫困个体三者是摆脱贫困问题的有机统一体[3]。还有的学者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反贫困的重要论述及共产党人初心层面来诠释。如白维军认为,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冲刺阶段之际,这一重要论述正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代领导人反贫困思想的有机延续和创新发展[4]。刘宾认为,这一重要论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深刻体现[5]。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国外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反贫困的具体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成果。

(二)实践逻辑支点:对基层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升华淬炼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术界虽对这一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逻辑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但研究聚焦的侧重点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讲,可集中归纳为知青插队,任职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和党的总书记等五个阶段的实践支点。在具体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点聚焦于习近平早期的人生阅历。比如唐任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十分丰富的基层工作和生活经历,而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经历及由此形成的“延安人”身份则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十分牢靠的实践和情感基础[6]。杨宜勇等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早期的扶贫理念和实践经历是形成这一重要论述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7]。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脉络进行了重点研究。如黄承伟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分为三个关键阶段,梁家河插队过程是其萌芽阶段,从河北正定县到福建省再到浙江省以及上海市先后担任主要领导时期是其实践阶段,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担任党的总书记后是其形成和完善阶段[8]。最后,还有学者以民族地区为研究视角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的基层扶贫经历,既加深了他与各民族贫困群众的情感交融,又深化了他对各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认识,使其发现了诸多的扶贫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9]。

(三)现实逻辑立足点:对国内贫困问题、发展所处阶段和国际地位的深刻研判

从既有的学术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国内反贫困现状及扶贫短板、新中国历史发展所处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形象等是这一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立足点。对此,从国内反贫困现状及扶贫短板来看,李先伦等研究认为,当前国内复杂的贫困状况和反贫困治理效果正是这一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10]。潘慧等也认为,从既有的国内贫困人口存量及年度减少量来看,党的十八大以前,国内区域性贫困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从自身丰富的基层扶贫经验出发,重新审视国内贫困现状及突出问题,由此形成了这一科学完备的反贫困思想[11]。从新中国历史发展所处阶段来看,陈健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正是破解当前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实现我国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的现实需要[12]。从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形象来看,谢撼澜等从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历程及相关要求出发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进行了研究论证,他们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及国际社会期待的现实成果[13]。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共享发展的视域诠释这一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逻辑。如陈盛兰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形成正是为了破解当前国内初次分配不公以及再次分配效能低下的这一严峻现实问题[14]。

二、“概念-要求-品格”三维映射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国内学术界在研究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时,核心环节就是要研究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这既是开启该项研究大门的金钥匙,又是现有研究成果中内容最为丰富的部分。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论述研究的焦点虽已达成了基本共识,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核心概念、实践要求及理论品格等方面,但对这一重要论述具体内容研究的侧重点及相关表述还略有差异。

(一)从四要素说到六要素说:核心概念界定的基点与嬗变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一重要论述核心概念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盈篇满籍,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主要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这四大主题对其核心概念进行多视角探索,由此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学术观点。综合来看,持“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和“六要素说”观点的学者相对较多。从“四要素说”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略有不同。比如刘义圣认为,如期稳定实现全面脱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和制度创新是这一重要论述的四大基本内核[15]。而张赛玉则认为,坚持制度先行是这一重要论述的关键环节,精准扶贫是其最新实践,思想扶贫是其内在灵魂,而作风扶贫是其重要保障[16]。从“五要素说”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从整体性视角来切入研究,如龚维斌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是由动力论、目标论、本质论、方法论和保障论这五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17]。又如黄承伟从扶贫机制视角进一步阐释指出,这一重要论述包含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精神脱贫、教育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等扶贫脱贫机制模式[18]。从“六要素说”研究成果来看,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四要素说”和“五要素说”的进一步完善,如张桥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核心思路是精准扶贫、治本之策是内源扶贫、力量之源是合力扶贫、重要保障是制度建设、战略定位是消除贫困、国际贡献是国际反贫困合作[19]。

(二)从聚焦攻坚到攻防并重:实践要求彰显的价值与使命

从既有的学术成果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论述所蕴涵的实践要求存在着并不完全一致的论述,但总体上存在这样一个共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持续巩固其战果,既是这一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精准”理念是这一重要论述实践要求最集中的体现。比如汪三贵等认为,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提出的“六个精准”扶贫要求,既是这一重要论述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当前反贫困工作的关键所在[20]。易棉阳进一步指出,根据“六个标准”的要求,新时代的反贫困工作要在识别、帮扶和管理等三个环节上更加聚焦“精准”理念[21]。又如雷明也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成败之举就在于精准,反贫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要做到精准,反贫困工作的体制、机制和组织也要做到精准[22]。还有学者从勾画反贫困综合格局视角出发,就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进行辩证分析。如邓文飞认为,消除贫困问题必须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全社会各大主体的力量,既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合力,又要激发贫困个体的内在动力[23]。又如方堃等认为,要真正打赢打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要在坚持精准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坚持打造大扶贫格局,两者要有机统一、互为补充[24]。此外,还有学者从政策视角研究指出,为确保这项复杂工程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长效化脱贫机制,锲而不舍抓牢抓实抓好反贫困工作,真正实现贫困地区“政策性脱贫”的目标[25]。

(三)从三特征论到六特征论:理论品格认知的分歧与趋同

从既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多重维度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进行了广泛研究,形成了众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特征论”“四特征论”“五特征论”和“六特征论”。从“三特征论”来看,杨伟智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引领是五大发展理念,思维技巧是底线思维[26]。从“四特征论”来看,欧健等认为,人民性、科学性、多维性和稳定性是这一重要论述理论品格的主要体现[27]。还有学者将其特征归纳为人民性、科学性、务实性、系统性等四个方面[28]。从“五特征论”来看,廖富洲用人民性、求实性、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来概括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29]。曾维伦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并从战略层面将其归纳为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内核、战略重点及战略保障等五个方面的战略特征[30]。从“六特征论”来看,黄承伟在“四性”和“五性”的基础上,用“六性”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即继承性、创新性、人民性、战略性、实践性、指导性等六个方面[31]。

三、“理论-现实”双维透视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如何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目前学术界研究状况来看,其相关成果丰富,观点也比较繁多,总体而言,主要是从理论和现实两重维度深刻揭示与阐述这一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

(一)在原创性贡献中彰显人民性:理论意义的多层次诠释

从既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论述理论意义的研究颇为广泛,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众多。概括来看,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价值领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原创性价值,二是在反贫困过程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民性价值。就前者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特色扶贫理论的整体性深化与发展。如张赛群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深化和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贫困问题的深刻认识、对其艰巨性和阶段性的充分估计、对社会主义扶贫路径的深入探索[32]。就后者而言,聚焦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基本上都认为,这一重要论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最根本的价值依归就在于人民性。比如贾希为认为,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33]。孙康等也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这一重要论述的根本价值取向[34]。又如肖剑忠等认为,为民造福的伟大情怀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反贫困智慧的最集中最深刻最深层的体现[35]。莫光辉也认为,这一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要位[36]。此外,还有学者站在执政党政权合法性和执政基础的高度,深刻诠释这一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意义[37]。

(二)在造福国人中惠及世界:现实意义的多视角考量

从既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现实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二是对于世界的现实意义。就前者而言,目前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科学指南,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首先,从科学指南层面来看,韩广富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既为新时代反贫困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制胜法宝[38]。钟国云等也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南[39]。其次,从重要保障层面来看,许尔君等认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的“最大短板”,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正是针对这一短板提出的[40]。张琦也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是我国贫困地区2020年实现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41]。最后,从强大动力层面来看,蒋永穆等认为,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既有助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有助于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2]。就后者而言,学者们基本上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这一重要论述为全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如邓红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为消除世界贫困问题贡献着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43]。此外,张晓平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是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和执政党在反贫困治理过程中提供可行性经验借签,从而推动全世界反贫困事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44]。

四、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实践路径研究的多维衔接及样本解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于如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思考,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综合来看,多数学者的研究重心是聚焦于基本路径和配套路径这两个层面,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进一步借助具体的实践样本对反贫困路径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经验性总结。

(一)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向推进的基本路径

从既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重要论述实践的基本路径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五个一批”工程展开的。此外,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这一重要论述实践的末端还包含着“健康扶贫”和“精神扶贫”等关键环节,旨在说明我们的反贫困理念是既要从物质上消除贫困,又要在健康和精神上消除贫困,只有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从产业扶贫维度看,朱方明等认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必由路径就是要实现贫困人口稳定且高质量的就业,这既是扶贫工作重点突破的方向,也是需要克服的最大难点[45]。从教育扶贫维度看,袁利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扶贫认识论、扶贫实践论、扶贫方法论、扶贫动力论和扶贫模式论等层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扶贫思想体系[46]。从生态扶贫维度看,莫光辉认为,这一重要论述从构建绿色减贫体系和实现绿色减贫目标两个维度出发,深刻阐述了生态减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需路径[47]。从易地扶贫搬迁维度看,马流辉等认为,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标志性重大工程,对解决贫困地区人口贫困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8]。从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维度看,公丕明等认为,社会保障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在整个反贫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9]。同时,有学者研究认为,健康扶贫是这一重要论述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最终高效消除贫困的关键环节[50]。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只有使贫困主体在精神上真正脱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这一重大问题[51]。

(二)基层党建引领贫困治理创新的多维配套路径

从既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重要论述实践的配套路径的研究,不同学者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但始终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贫困治理及相关领域的重要论述来解读,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性观点。首先是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如朱鹏武认为,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抓好乡村贫困治理这个艰难问题[52]。李萍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观制度背景认为,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下积极探求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机制来战胜贫困[53]。其次是通过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助力脱贫攻坚。邢成举进一步认为,在新时代反贫困治理过程中,既要坚持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又要同步引入市场和社会等反贫困治理主体,还要激发贫困个体自身的内在活力,真正形成反贫困治理共同体[54]。再次是通过创新扶贫机制助推脱贫攻坚。唐任伍认为,要站在贫困治理原则性的高度,既要科学设计反贫困工作的流程,还要创新构建反贫困治理的政策机制[55]。最后是通过充分运用新技术支撑脱贫攻坚。如丁翔等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予了反贫困工作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产生积极的意义[56]。

五、今后对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研究的深化方向

综上可知,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意蕴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探索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意义十分深刻。这一系列研究既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理解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新时代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保障。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反贫困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逐渐露出水面,亟待国内学术界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强化对这一重要论述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着力提升这一重要论述的研究质量和实践价值。

(一)既要站稳主力阵地又要完善研究体系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其中也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是以报纸文章、期刊论文以及权威网站等形式出现,鉴于篇幅的限制和约束,此类研究往往只能对这一重要论述的某一部分进行阐述,且阐释的切入点较为集中,即便有学者尝试从更多维度和更多方面对这一重要论述进行解读,也往往是浅尝辄止的努力。总体来看还是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尤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反贫困思想”为题的专题研究还是空白。

(二)既要深耕理论沃土又要细化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综合看来还存在四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是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停留于精准扶贫或扶贫开发战略这一理论内涵层面,而精准扶贫或扶贫开发战略的具体实施则是这一重要论述中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对这一重要论述更深层次内涵的挖掘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二是既有的研究成果更偏向于正面性研究,而对这一重要论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的研究却着墨较少。三是既有的研究成果更聚焦于如何消除贫困这一重大问题,而对这一重要论述所蕴含的如何固化脱贫成果的制度逻辑还尚未展开深入研究。四是既有的研究成果更侧重于规范性研究,而采用实证性分析方法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三)既要强化学科融合又要拓宽研究视野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反贫困重要论述的研究视野相对狭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研究较多侧重于社会学、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党建学科等学科视野,但运用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及农学等传统学科视野进行研究的高质量成果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拓宽学科研究视野,形成多学科、深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二是目前国内学术界仅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等维度阐明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还可以从国际视野对这一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三是目前国内学术界部分学者的研究视野虽已聚焦到部分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等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问题,但对于深度贫困问题的研究视野还需进一步拓宽,尤其是要更加注重对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