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与强化:近年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2020-12-13杨瑞萍林敏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

杨瑞萍,林敏建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

进入互联网时代,5G、量子通信、虹膜识别等新科技层出不穷,网络场域愈发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斗争的竞技场和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1]。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本身肩负着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须扎实做好校园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工作。近年来,学界围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定位、建设维度、形势研判及实践进路进行多方位分析,收获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值得关注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定位

国内最早使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关键词为篇名的学者是刘永志教授,他于2015年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刊发《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研究》一文[2]7,之后拉开研究序幕。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陆续有相关学者围绕此话题展开论述,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2016-2019这四年间,国内较知名学者有吴满意、周福战、刘永志、黄美娟等。众所周知,要想研究清楚一个问题,首先要从概念的界定出发,对问题的本身有一个透彻明晰的认识。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卢建有从阐释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定位出发,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系统构成和运行机理,认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一词出现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其既肩负意识形态教育和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双重作用,又承担包括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的双重阀门任务[3]。周福战、牟霖认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是“高等学校基于多元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教育、信息传播、文化生产、舆论引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4]146。韦玉潇基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角度,认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既包括校园网络环境、图书馆网络资源、学生论坛网络、班级网络环境等在内的学校内部网络意识形态环境,也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介体等在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5]。通常来讲,学者多从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出发,衍生到高校领域,探讨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范围内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文认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在网络空间场域,对包括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治理、意识形态建设等在内一系列问题的具体探讨与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理论框架和具体实践进路。

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定位,学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工作紧迫论。该观点认为,若要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第一步须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譬如,周福战、牟霖认为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主要集中体现在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重点的政治需要、服务于网络安全治理题中之义的安全需要和坚持高校主流舆论引导重要保证的舆论需要[4]146。二是大数据新理念论。该观点认为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教育等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以新理念深入分析大数据对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的深刻变革。譬如,李怀杰、吴满意等认为在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要着重把握好数据为本、个性化教育、互联网思维、跨界融合这四个大数据新理念[6]75。三是话语权重构论。该观点认为话语权是控制、影响、带动公众舆论的权利,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在网络媒介的灵活应用方面多下功夫,增强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方面的话语权,提升育人功能。譬如,齐俊斌认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是新时期高校培育人才的战略任务,是高校应对教育生态变化的必然策略,也是高校适应话语范式转换的应然要求[7]64。

从以上梳理可见,研究者在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基本内涵方面有不同见解,分别从网络意识形态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在网络空间环境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在研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定位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分别基于多方位维度或不同研究背景下展开框架构建和具体论述。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在对高校领域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方面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社会,这一研究更是时代发展的紧迫需要和国家网络安全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维度

对于研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维度,不同学者有不一样的见解。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李怀杰、吴满意等从大数据角度分析认为,网络中的大数据理念可通过学生学习和管理数据量化研究推进个性化教育,可基于学习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学生画像”,基于学生思想行为大数据分析和把握其多维度需求,建立综合性、共享性的人文社科网络学习资源库[6]76。有学者认为网络的发展推进了意识形态的发展,网络平台是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拉近师生之间、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可以及时有效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引导,这有利于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8]14。更多研究者则从高校行政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阐述当前阶段工作的现状和所遇到困境,再从实践角度分析问题存在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的方案。有的先分析该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或意义价值,再去谈目前阶段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或困境,然后提出加强该问题研究的对策路径[4]146;有的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通篇讨论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研究措施[9]76;还有的则是先分析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当前现状进行剖析,再给出自身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与建议[10]209。

然而,也有其他学者从多方位角度去剖析和阐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维度,具体表现在:其一,“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基于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工作任务放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宏观政策中来思考,正视当前一个阶段内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结合的内在契合性,构建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体系[11]98。其二,媒体融合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聚焦当下科技媒体最前沿,在科学分析把握媒体融合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媒体融合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耦合发展优势,提出借助媒体融合推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进路[12]123。其三,信息技术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五个维度出发去分析在当今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挑战的创新路径[13]184。其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耦合优势研究。主要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一环,提出要以“三协同”构建意识形态教育网上网下、课内课外联动机制,以“三加强”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学内容体系,以“三结合”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进”[14]。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以不同的分析理路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维度进行具体阐释,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总体来看,这些研究较为准确地概括出了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维度思路,既开拓了读者视域,又给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研究发现,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多以问题的提出、发现和解决为主,而结合不同背景维度去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则较少或未进行深入探究,目前亟待加强多方位维度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耦合优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

三、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形势研判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加快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步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愈发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当前“人人都是话筒”的全民网络舆论环境中,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决策部门更需高度重视,容不得一点马虎。纵览近几年文献,可发现学界更多从发现问题的批判角度出发,挖掘在当前高校环境中,有关意识形态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隐患。通过研读和梳理相关文献,认为研究者的观点多集中于西方价值观念的网络渗透、网络舆论的激烈交锋、高校意识形态管控工作存在不足和学生思想层面呈现新挑战方面。

(一)西方价值观念的网络渗透

从当今国际形势来看,互联网平台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念渗透的主场所。西方反华势力一方面通过金钱和手段培养一批国内网络推手,借助于中国的某些富有争议性话题如“港独”“台独”“藏独”等,大肆宣扬负面信息、报道不实新闻,旨在涣散人心,攻击执政党权威和瓦解我国的政治体制[10]210;另一方面,境外分子通过成立“慈善基金会”的组织机构和打着举办“学术交流”的幌子,意在招揽一批意志不坚定的人,进行内部渗透和“洗脑”,企图通过宣扬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来瓦解他国思想堡垒[15]。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会通过外媒散播不实消息、质疑中共执政、扭曲民族历史、炒作舆论话题、讽刺反腐斗争等,把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放大到网上,以偏概全、上纲上线,目的就是让中国民心涣散[16]。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别有用心之人会利用网络散播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思潮,冲击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甚至会有意栽培一些不明事理的法盲学生作为反动力量的“小白鼠”,进行内部渗透与对抗[17]122。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在美国,国际互联网规则的制定权也在美国,美国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话语权上拥有的绝对优势,严重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力,导致了青年大学生思想涣散和价值观混淆的后果[7]65,这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而复杂的挑战。

(二)网络舆论的激烈交锋

网络时代,任何一件小事在经全民关注并不断发酵后,都将可能产生不小的影响或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在所有的网络舆论中,越是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分歧或相悖的舆论,越容易引发大众的关注与转发,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18]。这种网络舆论力量,一方面考验高校的舆情处置和应急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稀释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整合力。关于当前网络舆论的激烈交锋,学者多从问题意识和突发事件的角度分析阐述其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挑战。有学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自媒体可以随心所欲发表个人观点,而对有些政治敏感性问题,若未做好青年学生群体的舆论管控,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将问题不断放大并推向极致,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可能会致使学校公信力严重受损[7]66。同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凝聚高校师生网上共识的任务将更加繁重,高校网上舆论斗争将会愈加激烈[4]147。网络舆论的传播形态存在多样性,这加大了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难度,舆论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消解了高校师生对于错误思想的抵制干扰能力[17]122。因此,网络舆论甚至是网络暴力的形成,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易攻难守,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一些不法公民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在互联网上肆无忌惮地发表个人不实言论,助长了网络不良之风的形成。

(三)高校意识形态管控工作存在不足

学界关于高校意识形态管控工作存在不足之处有不同的见解,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够。从高校自身角度来讲,高校的领导干部和专职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的规律把握不够成熟,不善于应用互联网有效开展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欠缺,缺乏专业指导和技术培训[4]148。此外,高校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力度不够,协同推进不力,党政工团学和社会力量的全员参与、多方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争夺战中的主导地位。第二,信息平台微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官方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日常发布的信息多为官方通知、新闻活动等,这并不能够吸引到学生的兴趣,官微的“换位思考”能力不够,推送的消息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未能够直击“粉丝”的痛点和灵魂深处;二是对于已发布的往期推送内容还存在论证乏力、内容冗长等问题,对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在“微创新”“微改造”上的能力不足[13]184。第三,风险预警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国内高校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越来越成熟,逐步建立起了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机制,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风险预警机制仍较为薄弱,难以应付突发舆情事件的发生[8]15。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缺少“把关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和失语,给高校的危机预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1]99。

(四)学生思想层面呈现新挑战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层面新挑战这一问题,研究者主要从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思想呈现的动态变化。代表性观点有如下两方面:一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有学者指出,按高校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来看,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方面的学习仍处于“外界灌输”的被动状态,自主参与管理和主动学习程度不高[13]185。也有学者认为,一些高校没有对学生网络心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忽视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缺乏疏通和引导,灵活性和新颖性存在不足,高校师生之间的网络话语鸿沟存在不断被加大的趋势[8]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以及客体的‘趋主体化’将会成为必然趋势,势必形成一种主容体关系相互转变的状态。”[19]还有研究者从大数据角度分析,认为大数据的多样化要求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而多元化的主体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障碍,带动学生骨干共同参与治理任务[9]77。二是学生思想呈动态复杂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全国网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群体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网不欢”“每日必网”已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然而,有研究者指出,“网络信息繁多、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且诱惑多多,青年学生在上网习惯的养成和网络信息的理性思考方面存在一些短板,缺乏清醒理智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尤其是在接触到西方多元化思想观念时,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思想上被带跑带偏,政治辨别能力不够成熟,存在盲目跟风崇拜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隐患,这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增添了不少难度[4]148。

从以上梳理可见,学界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形势研判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前一个阶段高校领域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与可能出现的挑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认为,当前学界在对宏观和中观层面所表现的网络意识形态隐患与挑战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一定规模气候,而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仍有一些空白,诸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代表的高校教师群体、以理论社团为代表的学生组织平台在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面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排除和解决存在的隐性问题等,尚需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实践进路

通过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现状的梳理,笔者发现当前高校领域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些许隐患。整体来讲,学界认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西方价值观念的网络渗透,网络舆论的激烈交锋,高校领导层与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高校广大青年学生动态思想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与隐患呢?纵览文献,笔者发现学者在对策路径部分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多从意识形态安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做好高校领域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梳理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践进路。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高校是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主阵地,要不断用创新话语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一方面,高校要持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阵地的领导权。思想上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阵地的管理建设,建设政治意识强、形式美观的官网,做好马克思主义网络化大众化宣扬工作[2]9。同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作用[10]212,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虚拟社区、网络论坛等敞开式网络平台,加强网络道德与网络诚信教育,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责任体系[8]15。另一方面,高校要对原有的宣扬模式进行破旧与立新,捕捉时代理论亮点以创新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宣传体系。在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机制下,逐渐丰富意识形态话语类型,在生产优质内容的基础之上合理利用媒体融合等新技术,丰富话语表达方式[12]125;同时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宣传内容、方式上的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宣传的辐射力吸引力。

二是加强舆情引导。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和传播者,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空间,也正是由于它高度开放、互动性强、接收信息门槛低等特点,增加了高校在网络舆论引导、信息过滤方面工作的难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网络舆情的预警和防御工作,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高师生政治参与敏感度与鉴别力。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打造高校舆论引导队伍[17]123。同时,高校要着力舆情的预判和审核,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从源头上削减不良信息和言论的产生,对不良舆情要有预警、有引导、有应急措施[10]213。另一方面,发挥“意见领袖”的正能量作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需要一批具备理论深度,人心厚度和民众信度的‘意见领袖’。”[21]高校汇集了众多的高知分子,专家、学者、公众人物等各类大咖云集,在“意见领袖”建立与引导方面的作用更易得到发挥。可以在网上精神家园里培养一批“意见领袖”,如调动一批德艺双馨、师德高尚、有亲和力的权威专家学者,在学生群体长驻的网络平台持续发表言论观点,使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念,积极引导正确舆论走向。此外,注重发挥骨干学生的主体积极作用。青年学生的思想层面存在动态变化的复杂性特点,在给予其自由充足的时间、保证其蓬勃生长的同时,也需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若能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主体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化、自我提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三是健全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曾多次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面对越来越严峻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应积极完善意识形态安全管理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筑牢“防火墙”。一是组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小组。高校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宣传部、学工部、信息化网络中心、保卫处等部门,督促二级学院积极落实、参与、引导以学生骨干为主的自我管理、自我督促、自我进步的组织体系[8]16。二是建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队伍。可以成立一支理论功底强、媒介素养优的专家学者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和潮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大众化、网络化的时代精品力作;可以建立一支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的“网管大队”,负责审核、监管、引导网络舆情;可以建成一支政治素养高、责任心强、懂网络技术和自媒体传播特点的专兼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强化考核评估与激励制度[10]213。三是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法规。高校应在深入研究国家既定网络安全管理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相关规章制度,并及时持续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保证青年学生群体真正做到用网自律而不“越线”[8]16。

总体来看,学界从理论武装、舆论引导、体系健全三个向度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实践进路进行多维解读,从学理上科学阐明了研究网络空间中高校意识形态问题落地层面的具体措施,强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学界在“解决问题”层面提出了诸多看法与见解,主要聚焦于自身作为思政工作者的角度来探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具体路径,这为新时代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但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要使风险和问题真正得到解决,仍需拓宽研究视野,且须两手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多方维度持续关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

五、总结与展望

整体而言,学界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定位、建设维度、形势研判、实践进路等进行了深入思考与阐释,认为在当前高校领域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些许隐患,并从不同维度出发给出了相对成熟的对策建议。这表明,当前学界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已成果斐然,且这些成果将有力推动高校决策部门或主管部门对相关问题的全面了解与研判。但是,当前研究还存在“空白区”和“浅水区”,比如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还待深入挖掘,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等问题尚未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所涉及的只是诸如对安全机制和工作机制等零散方面的研究,有待以后继续深入与补充。

后续研究值得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追问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出发,把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根本动因;二是拓宽研究视角,鼓励从多方位角度尤其是国家重大决策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契合性出发,阐释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耦合优势;三是关注以媒体融合、人工智能、虹膜识别等为代表的新科技,探寻技术突破带来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四是创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利用大数据研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动态变化和规律,持续关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舆情预警与处置等具体问题;五是借鉴国外一些知名院校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拓宽国际视野,去糟存精,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做实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