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三维向度

2020-12-13王永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

骆 丹,王永友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进程。为此,习近平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谋篇布局,形成了以历史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以辩证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态势、以底线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的系统理论指导,有利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为下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历史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

历史思维是指以整体视野分析历史传统,总结历史规律,研判历史趋势,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发展的过去、现实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2]只有厘清事物发展的古往今来,才能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过去几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全新认识,是未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步骤。

(一)继承和发展了党中央几代领导人推进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定位

现代意义上所指的“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与中国现代化的有机结合。起初,“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出自《礼记·礼运》,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丰衣足食、家国昌盛社会状态的恒久守望。后来,邓小平将其用来描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了“小康社会”鲜明的现代特色,从此具有了新的时代意蕴,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中的一大重要阶段性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为了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把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为之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重要目标。”[3]首先,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一目标的伟大构想基本奠定了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总基调。其次,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借助我国传统文化,把“小康社会”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起来,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化。正如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4],从而更加明确了“小康社会”在中国现代化征程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巨大努力。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小康水平”确立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目标,并以这一目标为中心提出了“两步走”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丰富了“两步走”战略的内涵,正式提出了“三步走”重大战略。1992年,随着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1997年,党的十五大强调,到2010 年为止,一方面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基本实现现代化新阶段的到来。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顺利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伟大跨越。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将朝着第三步目标奋起直追。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继续努力奋斗。2012年,世情、国情和民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党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了新的重大部署。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未来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我们不仅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伟大目标,而且还要为下一个百年目标做足准备发起进军。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总体小康也已基本实现,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承继点作了新的战略安排,以2035年作为未来三十年的分界点,逐步落实“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从提出到基本实现的过程大致照应了小康社会从“小康之家”到“小康水平”,再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最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发展过程。

(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客观现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宣言,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定位,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国际方面,我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充分肯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解决了我国长期存在的许多重大难题,并取得了重大发展,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获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升级,发展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政治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常抓不懈,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民生方面,一大批惠民利民举措落细落实,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新的时代难题。世情、国情和民情的不断变化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从世界形势看,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愈加突出,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更多的民族争端和地区冲突,中国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的对外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加之,随着中国全面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其中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乘势而入,利用经济手段、政治施压、文化渗透等多种方式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起挑衅,大肆散播“中国威胁论”等反动言辞,企图削弱我国社会主义力量,这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国内形势看,中国作为拥有14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在2020年确保全国几千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全国整体性贫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党和国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好更加充分的工作准备。另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然而却将面临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新诉求,尤其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更加广泛和严格,这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随人民利益诉求的新期盼。只有协调好社会事业各种矛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安排

“两个一百年”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设计。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第一次高瞻远瞩地用“两个一百年”目标阐释了中国梦的核心要义。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未来社会近四十年的发展作了总体规划,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切工作的总任务,将“两个一百年”目标作为完成总任务的核心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了适当补充,将其更改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哪一个目标,都是未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顶层设计,但二者是分层次分步骤,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度的延伸和深度的拓展,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发力。另一方面,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集中解决“面”的问题,那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集中解决“点”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克难的关键问题是帮助全国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达到领域、人口和区域全覆盖,从整体上解决全国绝对贫困问题。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的提升,是更高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规划是站在现实起点上承接过去、放眼未来的精准构图。

“两步走”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即将开启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描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胜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号角已经吹响。尽管到2050年的目标已经明确,但是由于距离时间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这一目标显得较为宏观,更具展望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三十年具体划分为两个十五年,即“两步走”战略:第一个十五年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十五年又将继续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果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局谋划,那么“两步走”战略安排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精准落子,使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明了。20世纪80年代确定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由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温饱和总体小康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的条件下,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应提前了十五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建党一百年后的三十年从战略安排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以2035年作为时间界限,十五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五年时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在第二步战略目标上,在十八大的基础上加上了“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变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因时因势制宜,紧扣社会发展实际,制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的战略举措,既立足现实,又放眼长远,彰显了其高远的战略谋划。

二、以辩证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态势

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发展中的优劣长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百米冲刺的决胜阶段,但是前进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风险隐患交错叠加,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理性对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仍然存在的不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工作和全局统筹,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并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借助时代契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推动自身发展进程,提升发展效益。从国际社会看,其一,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氛围。新时代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经济全球化进程没有改变,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牵一发动全身”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常态,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许多国家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来,安定有序的国际秩序日臻完善,有利于各国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我国也可以在多边合作中取长补短,积极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科技创新等。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以令人瞩目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无穷潜力,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肆意蔓延,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我国不仅重视自身发展,而且更以博大的胸怀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推进等是中国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从国内看,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机遇打开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发展的重点改革方向,是党和国家对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的重要部署。新一轮产业改革蓄势待发,新信息、新能源、新科技等创新技术不断涌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我国不失时机地把握经济挑战的窗口期,提升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大力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将历史性的时代机遇转化为巨大驱动力为己所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其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制度体系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从本质上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推向了新的高度,即制度现代化,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最大优势;要求以制度现代化推进法治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化法治国家,提高党依法治理的能力;要求社会各领域改革必须联动集中,从顶层设计和分层执行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时代变局中机遇与挑战相伴相生,不仅需要抓住和用好机遇,更要准备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当前,从国际环境看,首先,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使我国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各国人民带来了不少好处,然而,同样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美国却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逆全球化”思潮,妄图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等。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合作伙伴,中美关系是现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关乎世界未来走向。然而,美国执意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并试图用各种手段对中国实行“极限施压”,尽管中国对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经济贸易摩擦加大了我国经济的外部风险和下行压力。其次,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质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是从总体上较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然而,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主张中国不应该被视作发展中国家,自然也无权享受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为解决发展鸿沟赋予发展中成员的合法权利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美国总是把他国与本国之间的差距缩小看作威胁自己霸权地位的重要表现,试图破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进而限制中国发展。从国内看,首先,我国经济仍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依靠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持续性低。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未完全实现创新驱动,在“单位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支撑提高单位效率来实现产量的输出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应对和攻破的时代难题。其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依旧紧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勇于自我革命,坚持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方向不发生偏移。但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实际执行上,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毫无作为等官僚行为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社会事业发展进程。因此,越是接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和国家就越不敢松懈,必将以更高的要求应对和防范工作中的重大挑战和潜藏风险。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进展和短板弱项共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力前进,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实现了许多重大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6]首先,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大趋势,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宏观经济数据看,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 865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一万美元,这意味着我国距离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更加接近。此外,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9%,同比涨幅4.5%,保持在全年涨幅3%的预期目标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7]。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更加显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思想、组织、队伍等多方面对党进行全面整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民主制度愈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纵深推进,人民群众的广泛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逐步向国家现代化治理效能转化,许多深层次的机制体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再次,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建设文化强国基础更加扎实。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产业增加值持续上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多种多样,全民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心明显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文化建设成绩斐然。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色发展营造和谐社会。近年来,我国大面积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造林种草、整治土地荒漠化等生态战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森林面积已经达到22 044.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亿立方米[8]。据国际卫星数据进行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大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生态兴则国家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强大助力[9]。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短板弱项,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经济领域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化,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结构性矛盾尖锐,如领域发展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关系紧张等。此外,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效益较低,实体经济水平增速慢,投资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应对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其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中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客观上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点主要集中于农村,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仍然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还有不少差距,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教育条件落后。总的来说,“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当下存在的难点依然不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啃好这块“硬骨头”。再次,党的政治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们必须看到,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顽固,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党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形式主义严重,重大政策落实不力,有的甚至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这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解决。再次,中国文化竞争力有待提高。从国际文化交流来看,在与其他国家民族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化的传播力还不够,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较为片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恶意利用这种时机,对中国文化加以曲解,造成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对中国形成“文化霸权”印象。同时,在现代文化博弈中,我国文化产品的现代化元素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力较弱,这是未来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最后,人与自然关系依旧紧张。近些年,我国已经大力推行生态文明举措,积极倡议绿化行动,自然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仍然针锋相对,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譬如,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断侵犯与人类保持一定距离的野生动物,这种行为为重大公共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重要表现。人类利益熏心的贪婪欲望与野生动物身上所谓的“珍宝”成为人与自然的主要矛盾之一,构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薄弱方面。如何从立法方面严格限制人类触碰“生态红线”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的工作。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要花大力气重点帮扶这些地区的人们同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一同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只有把握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抓住了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一,“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系列目标和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等,在这些全局谋划中,农村建设问题成为推动整体发展的制胜关键。从农村发展对象看,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据统计,目前全国还有近3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有50多个贫困县尚未摘帽,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还处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线以下,基本生活保障还无法满足。从农村建设工作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是大部分农民群众诉求最强、反应最迫切的问题。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匮乏,成为推进农村建设工作的重难点。第二,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如果无法实现农村的小康,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无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集中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精准施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特别是贫困县摘帽情况的监督。”[10]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从救助式自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战略转型,体现了党中央扶贫工作从“面”到“点”的重大转变。为了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党中央特别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国家政策倾斜力度和帮扶投资力度,花更大的力气落实落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缩小城镇化差距。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化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贫困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因此,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水平,只有从贫困地区着手,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速度,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质量,防止城乡发展两极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而以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覆盖领域全、人口全、区域全的现代化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坚持“重点论”的小康,也是兼顾“两点论”的小康。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整体目标。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照应、彼此推进,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民生问题显著改善、生态建设不断突破。这五个领域的社会目标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每个目标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任何一个目标发展滞后,都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进程造成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只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才能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以此推动实现全局性目标。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1]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能铸就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不变,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惠及每一个中国人民。只有实现了各民族小康和全民小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则。首先,坚持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但这决不意味着要通过加快农村发展、放缓城市发展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城市发展不能歇气松懈,农村发展要铆足劲加速发展,必要的时候城市要对农村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口支援和帮扶,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形成城市带动乡村、乡村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系统。其次,坚持东中西部共同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水平呈现的主要态势。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有利的地理条件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在全国经济排名中名列前茅。然而,中西部发展动力稍显不足,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资源等许多方面不如东部好,全国经济水平落后省市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从整体上拉大了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地区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帮助,缩小东中西部各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三、以底线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

底线思维就是一切以最坏的心理预期作准备,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补齐落后环节短板。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条重要底线,其中,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没有补好这块短板,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实现了底线目标,完成了底线任务,才能进一步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

(一)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体系来看,到建党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达到政治更加民主、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生态更加清明的社会状态,五个方面的大跨越是作为评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程度的重要表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但是,全面消除全国绝对贫困却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是否建成的指向性标准。不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全面小康不等于同一水平小康,今天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绝对贫困整体消除、相对贫困依然存在的小康,这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规律。绝对贫困主要是由于物质匮乏造成的显性贫困,相对贫困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群体由于主观认定的生活水准差别而产生的更加隐蔽的贫困,二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别。首先,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最底线目标,是其他一切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而是朝着共同富裕不断靠近的小康。如果全面小康得不到全民的认可,那么这样的小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贫困人口数量以及深度贫困人口数量仍然是个不小的数字。一些群众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低下,物质资源匮乏,甚至有一部分人解决温饱还成很大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些问题主要是物质层面的问题,是最基本的贫困问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充分解决。其次,相对贫困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党中央没有把消除贫困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而是明确提出消除绝对贫困这一可能性目标,并鲜明指出了绝对贫困可以在短期内消除,但是要消除相对贫困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按照不同的标准来看,不同领域、行业、阶层之间都存在相对贫困,一段时期内贫困参照标准变了,新的相对贫困又出现了。即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相对贫困依旧存在,只不过到那个时候,绝对贫困已经被消除,相对贫困成为更加显性的贫困问题凸显出来。

(二)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面临着一系列任务指标,其中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底线任务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最下限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工作中最要首当其冲完成的任务。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换言之,现阶段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是要攻破绝对贫困难题。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贫困问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首先,脱贫攻坚集中解决经济基础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社会生产发展最根本因素,物质生活水平程度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只有首先解决物质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此,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的工作状况看,不愁吃、不愁穿的问题得到了总体解决,但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脱贫工作推进难度大,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脱贫工作的质量,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如此一来,只有解决好底线任务中最基本的问题,才能为解决更高层次的问题奠定前提基础。其次,脱贫攻坚符合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进程规律。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全体中国人民“腰杆挺起来”的历史夙愿,改革开放实现了一部分中国人“腰包鼓起来”的美好愿望,未来,党将带领全国人民“强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实现全民脱贫是实现全民致富的根本前提,只有解决了全国贫困问题,才会更加接近全民“富起来”的目标,进而才有实现“强起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