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的监测分析

2020-12-13李泓沙丹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弧菌单胞菌细菌性

李泓,沙丹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腹泻发病率较高,并且受季节影响而发生变化。造成腹泻的原因较多,细菌感染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细菌性腹泻占比最大。该疾病的控制除了使用抗生素药物外,还会采取预防措施,以免疾病传播。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长期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耐药性造成影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并且致病菌的分布也会发生改变[1]。基于此,本次对415份细菌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研究,监测并分析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的415份细菌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粪便标本来自我院小儿科和成人肠道科,对标本进行检测和药敏试验,

1.2 方法 仪器及材料选择:梅里埃VITEK 2-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器(上海沉汇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生产的培养基,包括碱性蛋白胨水、4号琼脂、SS琼脂、Mac琼脂、MH琼脂;药敏纸片(赛诺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细菌鉴定卡(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生产)。

药敏试验:通过K-B法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检验标准为美国临床试验委员会对耐药性测验的鉴定标准。

1.3 观察指标 415份细菌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的致病菌种类及分布情况,不同致病菌对同抗生素药物耐药性。

2 结果

2.1 菌株构成 415份粪便标本中,检测出61株致病菌,分离率为14.69%(61/415)。其中福氏志贺菌占比29.51%(18/61)、宋内志贺菌占比24.59%(15/61)、气单胞菌属占比24.59%(15/61)、弧菌属占比21.31%(13/61),未检测出其他致病菌株。可见志贺菌属的占比最大,是造成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气单胞菌属、弧菌属。

2.2 耐药性分析 对于不同的药物,不同类型的菌种其耐药性存在差异。(1)抗生素药物为阿莫西林,病原菌耐受性具体表现:福氏志贺菌为72.14%、宋内志贺菌为0.00%、气单胞菌属为65.41%、弧菌属为54.21%。(2)抗生素药物为诺氟沙星,病原菌耐受性具体表现:福氏志贺菌为20.52%、宋内志贺菌为8.25%、气单胞菌属为15.25%、弧菌属为6.42%。(3)抗生素药物为氨苄西林,病原菌耐受性具体表现:福氏志贺菌为65.52%、宋内志贺菌为69.32%、气单胞菌属为90.44%、弧菌属为91.65%。(4)抗生素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病原菌耐受性具体表现:福氏志贺菌为85.52%、宋内志贺菌为90.47%、气单胞菌属为45.74%、弧菌属为43.36%。(5)抗生素药物为哌拉西林,病原菌耐受性具体表现:福氏志贺菌为50.36%、宋内志贺菌为29.32%、气单胞菌属为31.52%、弧菌属为11.32%。

3 讨论

对415份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发现61株病原菌,检出率为14.69%,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检出率均比较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3种,其一是卫生免疫防御知识开始普及,并且一般会合并其他类型的病毒,混合感染率达92%以上[2-3]。其二是采集标本时存在操作不规范问题,影响标本质量,造成阳性检出率较低。其三是检验设备不精确、检验人员操作及技术不合格等造成阳性检出率较低。因此在检测致病菌时应该重视条件致病菌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问题。

对于不同的药物,不同类型的菌种其耐药性存在差异。造成细菌性腹泻的原因较多,一般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病情,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部分病原菌逐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研究显示志贺菌、气单胞菌属以及弧菌属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并且均对诺氟沙星的耐药性偏低,对氨苄西林及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性较高。可见,诺氟沙星可作为治疗细菌性腹泻的有效药物之一。

猜你喜欢

弧菌单胞菌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感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住院患者气单胞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又一款功能性饲料横空问世,历时三年研发而成,4天解决虾蟹体内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