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1例术后病情反复发作的直肠息肉患儿进行手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及体会

2020-12-13王丽璞杨新伟张瑞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肿物灌肠息肉

范 烁,王丽璞,杨新伟,井 鹏,张瑞东,田 楠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3.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直肠息肉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肠道疾病。直肠息肉多分布在直肠下端,呈圆形,有细长的蒂,并与肠壁相连接[1]。此病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因此,直肠息肉患儿的病情在得到确诊后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2]。对此病患儿进行直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虽然能将其息肉组织切除,但术后其病情易反复发作[3]。中医认为,直肠息肉属于“肠癖”的范畴,其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致使脾胃运化失司,湿、痰、瘀相互结聚而成。中医主张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方面着手治疗此病。临床实践证实,对术后病情反复发作的直肠息肉患儿进行手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分析并总结对1例术后病情反复发作的直肠息肉患儿进行手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及体会。

1 病例资料

患儿常某,男,11岁,因“便血、排便时肛门内的肿物脱出反复发作1年余且于近期加重”于2018年7月3日来我院(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就诊。该患儿于2017年2月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排便时肛门内有肿物脱出的症状,脱出物的表面可见多发、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黏膜隆起性肿物,其在排便后肿物可自行还纳回肛门,且其存在便血(血液呈鲜红色,可染红便纸,偶呈点滴状)、排便次数多(每天可排便5~6次,且大便不成形)、轻度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其不存在肛门疼痛感。该患儿曾先后两次就诊于某专科医院,其病情被诊断为“直肠息肉、直肠脱垂”,并分次接受了直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其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同年11月,该患儿再次出现间断性便血伴肛门内肿物脱出的情况。其在北京某医院接受了直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其便血的症状消失,其肛门内肿物脱出的症状有所好转,但其排便次数增多的症状无明显改善。2018年6月,该患儿的病情再次复发,且较之前严重。该患儿家长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8年7月3日带领该患儿来我院就诊。在该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专科检查的结果是:对其进行肛门指诊显示其肛门松弛,收缩无力;对其进行直肠镜检查显示其直肠黏膜松弛、充血、水肿,在距离肛门6~8 cm处的直肠壁上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息肉状肿物,体积最大的肿物(大小约为2.5×3.5 cm)位于截石位的12点钟方向,且该肿物质韧、呈灰白色、活动度良好、表面凹凸不平并发生糜烂。在其取蹲位时可见其直肠呈柱状脱出,脱出的长度约为7 cm。在脱出的直肠黏膜上可见4个息肉状新生肿物,肿物的表面不规则,并有出血点。对其进行中医查体显示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弱。对该患儿的病情进行西医诊断的结果是:1)直肠多发性息肉。2)直肠脱垂。对其病情进行中医诊断的结果是:1)息肉痔,脾气亏虚证。2)脱肛,脾气亏虚证。我院于2018年7月6日对该患儿进行腰麻下经肛门直肠多发息肉结扎切除术,术中取其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对该患儿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是:其患有溃疡性直肠炎,其直肠黏膜局部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有异型性腺管。术后对其进行中药坐浴、局部换药治疗,同时为其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企业:湖北康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88),并让其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自术后第6天起,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中药汤剂对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该中药汤剂的药物组成及制用法是 :枯矾 15 g、盐黄柏 20 g、黄芩 20 g、蒲公英 30 g、玄参 20 g、生牡蛎 10 g、醋鳖甲 12 g、桃仁 15 g、天花粉 20 g、夏枯草 10 g、地榆炭 15g 、炒槐花 10 g。用 400 ml的清水对上述中药材进行煎煮,取药液200 ml,每天分2次对该患儿进行保留灌肠(每次用药100 ml)。术后第7天,该患儿的大便逐渐成形,每天可排便4次左右,其便血的症状逐渐减轻。术后第25天,该患儿便血的症状明显减轻,其身体状况良好。其在肛内结扎线全部脱落后出院。嘱该患儿的家长在出院后继续对该患儿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之后其便血、肛门内肿物脱出的症状完全消失,其大便成形,每天可排便2~3次。

2019年2月11日,该患儿因“嗜食肥甘厚味,再次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排便时肛门内的肿物脱出及便血的症状”来我院就诊。对其进行专科检查的结果是:对其进行肛门指诊显示其肛门松弛;对其进行直肠镜检查显示其直肠前壁距离肛缘约8 cm处的原手术区域可见2个息肉状肿物,这2个肿物颜色灰白、呈纤维样增生,其直肠黏膜松弛并发生轻度充血、水肿,但未发生溃疡。在其取蹲位时可见其直肠呈柱状脱出,脱出的长度约为6 cm。其脱出的直肠质韧、黏膜发生充血并有黏液附着于其上。我院对该患儿进行腰麻下直肠息肉术后纤维组织残端套扎术、痔上黏膜注射结扎术、直肠黏膜下及直肠周围注药术。术后对其进行中药坐浴、局部换药治疗,同时为其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该患儿于术后第5天排便一次,排出的大便为不成形软便,并伴有轻度便血的症状,排便时其肛门内的肿物未脱出。自术后第5天开始,让其口服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成药。术后第10天,其肛内的结扎线尚未脱落,但其家长要求让其出院。自术后第40天起,在门诊对该患儿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所用的中药方剂及灌肠方法与之前相同)。4个月后该患儿回医院复查,此时其便血、排便时肛门内肿物脱出的症状完全消失,其每天排便1~2次,大便为成形软便。对其进行直肠镜检查显示其直肠壁距肛缘约7 cm处可见黏膜瘢痕、片状充血及水肿。将对该患儿进行保留灌肠的次数降为每天一次,以巩固其疗效。此后,该患儿的病情未再复发。

2 讨论

该患儿于2017年2月首次发病,之后接受过两次直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虽然其病情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好转,但均再次复发。该患儿首次来我院就诊时,对其进行了经肛门直肠多发息肉结扎切除术,术后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中药汤剂对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其病情有所改善。之后其因嗜食肥甘厚味而导致其病情再次发作。在其病情再次发作后,我院采用了直肠息肉术后纤维组织残端套扎术、痔上黏膜注射结扎术和直肠黏膜下及直肠周围注药术对其进行治疗,术后继续对其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经过半年左右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其病情痊愈,未再复发。本研究所用的中药方剂中,枯矾可清热燥湿、敛疮生肌,盐黄柏、黄芩、蒲公英可清热燥湿、解毒医疮,玄参、生牡蛎、醋鳖甲可软坚散结,桃仁可活血祛瘀,天花粉、夏枯草可清热泻火、消肿散结,地榆炭、炒槐花可凉血止血、涩肠止泻。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

猜你喜欢

肿物灌肠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外阴巨大软纤维瘤1例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