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的民族志研究

2020-12-13沈锦浩

关键词:差评骑手订单

沈锦浩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自2015年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各种新兴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极大地拓展了互联网经济的空间。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和传统餐饮业相结合,诞生了外卖O2O(Online to Offline)行业,出现了美团、饿了么等大型外卖平台。这些外卖平台将线上技术与线下需求、服务相结合,在获得广大市场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饮食习惯等。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5—2018年我国在线外卖收入年均增速约为117.5%,是传统餐饮业的12.1倍,其中2018年我国在线外卖收入约4712亿元,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从1.4%提高到10.6%[1]。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58亿人,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400亿元大关,预计到2019年用户规模将超4亿人,市场规模将超2800亿元[2]。

伴随着外卖平台和外卖经济的兴起,一类新兴的职业群体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常以摩托车或电动车装载着配送箱穿梭在道路上,将各种外卖送至顾客手中,早先有人将他们称为“外卖小哥”,后来“外卖骑手”成为他们的专属代号。据业内统计,饿了么、美团、百度三家外卖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其他众包物流平台的兼职外卖骑手有300多万,全部加起来达700万人[3]。外卖骑手不仅为城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城市生活的改变提供了新的可能。

然而,外卖骑手在给城市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交通违法行为一直为社会诟病,“外卖骑手超速逆行”“外卖骑手撞人逃逸”等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因而外卖骑手时常被称为“马路杀手”,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据上海公安交警部门披露,2017年全市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117起,造成9人死亡、134人受伤。快递、外卖人员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致非机动车或行人死亡的有4人,受伤的有82人,双方均受伤的有28人,仅快递、外卖人员受伤的有2人[4]。

值得注意的是,当有外卖骑手牵涉其中的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人们往往将矛头指向外卖骑手本人或是外卖平台,认为是外卖平台给骑手的时间限制导致其超速、逆行、闯红灯,“赶时间”也是大多数骑手的说辞。与之相对的是,外卖平台往往将责任归结到骑手个人身上,认为“因超时罚款而赶时间”的说法并不能成立。比如饿了么组织运力部某总监曾解释道:“外卖企业一般都会划定一个配送范围。比如我们公司是距离餐馆的车程在5公里以内。超出这个范围,客户就没法下单。根据公司的数据,送餐员接到订单、取好外卖到送达客户,整个过程平均骑行距离在2.5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即使按15公里的时速,10分钟左右也能到达。而且公司有规定,超时几分钟是不会有处罚的。”[5]

外卖骑手是否真的赶时间?外卖平台的回应是否属实?两者之间为何会有偏差?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关注到外卖骑手这一群体,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学界对外卖骑手的劳动关系和权益保护的研究,学者大多从劳动关系契约的完整性入手进行辨析,主要关注外卖骑手与外卖平台之间雇佣关系的确定,以及双方权利、义务的履行[6],也有学者关注到外卖骑手的薪酬问题[7]、身份问题[8]。另一类是社会学界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对外卖骑手展开的多维度讨论,涉及外卖骑手的社会适应[9]、社会融入[10]、劳动状况[11]、个体化行为[12]等多方面的问题。此外,还有学者将外卖骑手作为“互联网+工会”工作的重要对象,提出应对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网约工群体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以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13]。

不可否认,上述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学者关注到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这一社会事实。近年来,关于“外卖骑手超速逆行”“外卖骑手撞人逃逸”的新闻屡见报端,人民日报、法制日报、解放日报、新民周刊等主流媒体都作过相关报道。但是受自身特点的限制,这些报道主要以描述为主,概括和分析较少,特别是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机制鲜有全面说明和系统解释。因此,本文尝试以社会学中的劳动视角来看待这一现象,对“外卖骑手何以成为马路杀手”的问题进行理解和解释。本文所采用的资料均由笔者通过民族志研究获得,具体而言,是笔者在2018年11月26日—2019年1月22日入职上海市徐汇区某外卖站点期间收集而来,包括以参与观察法获得的外卖行业的基本资料以及对数十位外卖骑手的访谈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因处于市场竞争中,各外卖平台的配送距离、配送时间、奖惩力度等制度设计,会因不同城市、模式、代理商而不同,而且会经常发生变化。不过,据笔者了解以及多位骑手反映,各外卖平台的制度设计基本大同小异,很多地方仅是细微差别。因此,虽然下文的分析主要立足于笔者入职某外卖站点期间收集到的资料,但应该足以说明外卖行业的整体情况以及外卖骑手的基本劳动过程。

二、外卖骑手的类型划分与工作流程

(一)外卖骑手的类型划分

外卖平台通常会在不同城市因地制宜,使用混合经营模式,基于不同城市的不同市场需求、配送单量水平、运力水平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不同的配送方案,以更高效地适应当地业务发展。就目前来说,外卖平台的用工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众包模式和加盟商模式,对应的骑手分别称为众包骑手和专送骑手。

众包模式指的是平台将外卖配送工作交给社会的普罗大众完成,平台以每单提成的形式向外卖骑手提供报酬。该模式下的外卖骑手称为“众包骑手”,他们不受雇于固定的用人单位,只需下载平台相应的APP、注册账号、上传本人身份信息,通过验证后即可接受配送任务。众包骑手的配送范围一般较大,近的订单不到1公里,远的订单在5公里以上。配送费按照距离来确定,一般配送距离越长,配送费越高。配送费一般会在第二天打到外卖骑手的平台账户,随时可以提现。众包骑手可以选择自己抢单,也可以选择系统派单。自己抢单的弊端是要手速快、网络快,一旦慢了,好单子就会被别人抢走。系统派单的弊端在于一旦开启自动接单,就不能拒绝送单。虽然系统一般是按照就近原则派单,但有时也会派发一些取餐远、送餐远的单子,这种单子是骑手不愿意接受的。众包模式的优势在于骑手可以在多家外卖平台注册接单,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加盟商模式指的是平台在当地寻找具备本地优势的加盟商,将部分片区的配送经营权外包出去,由加盟商自行招聘外卖骑手,外卖骑手与平台企业不签订任何协议,而是与加盟商签订劳务合同。外卖骑手必须配备代表平台身份的工作服和配餐箱等,按照平台管理规范要求提供送餐服务,而且由于外卖平台对加盟商有KPI考核要求,加盟商又会将考核要求细分给所属骑手,所以外卖骑手实质上仍然受到平台管理。不同于众包骑手,加盟商招募的骑手是全职配送员,只能送所属外卖平台的订单。因此,该模式下的外卖骑手称为“专送骑手”。专送骑手的配送范围比较固定,所有单子都在5公里以内,每单的提成由加盟商决定,但金额基本固定,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专送骑手都是由系统派单,无须骑手抢单,而且有固定的排班表和上下班时间。

(二)外卖骑手的工作流程

与传统的雇佣工作相比,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十分容易。对于众包骑手来说,不需要经过面试、签约、入职、培训等复杂的上岗过程,只需要在平台注册即可。下载众包APP后,打开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会自动进入注册步骤。接着是确认工作城市,实名认证(包括身份认证、人脸识别和填写资料)等。对于专送骑手来说,虽然需要经过面试、签约、入职等过程,但是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满足会开电动车和会用智能手机两个条件就会被录用,而且注册事宜由站点负责办理。虽然成为专送骑手或者众包骑手的过程有所不同,但是外卖配送的流程基本一致,可大致分为接单、到店取餐、送单三步。

第一步,接单。外卖骑手在APP上线后,系统会根据距离、积分等信息进行计算,给最合适的骑手派发订单。对于专送骑手来说,只能接受系统派单或是他人转单(有些骑手不愿意或者不方便送系统派的单子,可以转给他人,但前提是有人愿意接单,否则只能自己送)。对于众包骑手来说,还可以选择自己抢单,即APP页面中会显示最新的、可以抢的订单信息(包括取餐点、配送距离、送餐点、配送费等),由骑手自己选择要不要抢、抢哪单。

第二步,到店取餐。接到订单以后,骑手需要到达指定商家处并在APP上点击“上报到店”,然后等商家将餐品打包好并在APP上点击“取餐完成”。

第三步,送单。拿到餐品之后,骑手需要以最快速度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只有送到后才能在APP上点击“确认已送达”,如果被系统检测出提前点击已送达,骑手将会被罚款。

如上所述,外卖骑手开始工作后,每一订单的完成实际上都类似于一条虚拟的生产线。外卖APP会指导其通过点击手机屏幕完成生产线上的每个任务,即完成“接单→上报到店→取餐完成→确认已送达”的流水线任务。

三、外卖场域中的多元主体与时间压迫

从骑手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外卖场域中涉及平台、商家、顾客等多个主体,这些主体在不同程度上都对外卖骑手造成了时间压迫,使得外卖骑手在配送过程中成为“拼命三郎”,甚至是“马路杀手”。

(一)平台是时间竞赛的主导者

外卖具有“即时性消费”的特征,因而对平台来说,时间意味着效率和口碑[14]。为了获得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平台会努力缩短配送时间并要求骑手准时送达。就目前而言,平台给骑手的配送时间一般为每单30分钟,加上5公里以内的配送范围,这一时间限制从理论上来说是绰绰有余的,真正导致骑手赶时间的是平台的强制派单和技术盲区。

不管是在加盟商模式还是众包模式中,骑手送单并非送完一单后再送另一单,而是手上同时挂着许多单,用外卖行业的行话来说就是“挂单”。挂单既可能是骑手主动而为,即骑手主动抢夺多个订单,这在众包模式中尤其突出,也可能是平台派出的“顺路单”,即派发的订单与已经派发订单的取货点、送达点位于同一方向甚至附近。骑手抢单属于骑手的自主行为,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订单,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但多数骑手都会量力而行。而平台强制派单则是为了提高配送效率,并不会给骑手太多选择的机会。对于专送骑手来说,每天只有3次转单(将订单转给他人)的机会,而且前提是有其他骑手愿意接单,否则只能自己跑。对于众包骑手来说,虽然拥有直接拒绝订单的权利,但拒绝的后果是许多骑手不能承受的(根据拒绝次数而定,少则影响下次派单,多则直接罚款)。当骑手挂着很多单时,会出现订单配送时间重叠的现象。比如在午高峰12点左右,某骑手先后接到系统派来的7个订单,在这7个订单中,第一个订单于11:45派发,要求12:30送达,最后一个订单于12:15派发,要求13:00送达,那么该骑手需要在75分钟内完成7个订单,平均每单只有不到11分钟的配送时间,而不是顾客看到的30分钟。

此外,平台还存在许多技术无法有效预测与管理的盲区,这些盲区进一步增加了骑手配送任务的复杂和困难,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通常由骑手承担。总的来说,在配送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类技术不可及的盲区:第一,交通状况的复杂性。虽然骑手都可以使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来导航,但导航软件并不能全面及时地搜集到实时路况、特定区域交通规则等信息,骑手堵在路上、等红灯的时间是不可预料的。第二,顾客具体位置的差异性。对于系统而言,骑手、商家与顾客都是地图上的一个点,骑手需要做的是从自己所在的点到商家所在的点、再到顾客所在的点。在实际过程中,骑手并不是只要到达顾客所在点即可,而是要将外卖送至顾客手中。这牵涉到顾客所在的楼层、房间等多个具体位置。骑手最耽心的就是爬高楼和等电梯,因为浪费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并不会被系统计算在内,系统设定的预计送达时间仅包括骑手的骑行时间和商家的出餐时间。第三,技术本身的不可靠。虽然外卖平台将机器学习、运筹优化、仿真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即时配送智能调度系统,号称能够实现订单与骑手的动态最优匹配,但骑手们仍然切身感受到系统的不可靠,比如顾客定位不准确导致送错地点,配送距离仅计算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系统规划的最优路线绕远路,派单过程中出现“不顺路单”甚至是“反方向单”。

当手上只有1~2单的时候,上述技术盲区对骑手配送时间的影响不明显,一旦骑手挂着5~6单的时候,原本每单相对宽裕的配送时间就变得十分紧张。强制派单造成的时间重叠、技术盲区造成的时间压缩并不被平台承认,所有的后果都由骑手个人承担。为了避免超时以及随之而来的罚款,骑手只能将个人力量发挥到极致,这才出现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骑手骑车超速、逆行、闯红灯,以及下车狂奔、徒步上高楼等场景。

(二)商家是时间限制的无视者

当骑手拼命赶时间而顾客责怪骑手送餐慢的时候,其实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商家出餐速度。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外卖业务仅仅是拓展客源、增加收入的新渠道,堂食才是主要经营的业务。按照平台与商家的约定,顾客下单后15分钟是商家的预计出餐时间,如果在平峰时段,15分钟对商家来说比较宽裕;如果在午晚高峰时段,餐品不一定能在15分钟内准备好,因为商家必然从效率的角度来准备餐品,即同时兼顾堂食和外卖顾客的餐品。商家未能按时出餐(外卖行业中称之为“卡餐”)是否会被平台扣钱,我们不得而知,一种相对可信的说法是骑手到店等待超过15分钟就会扣钱。无论如何,商家出餐慢是否被扣钱是商家自己的事情,造成的后果却要由骑手来承担。骑手GWZ的话道出了许多骑手的心声:很多时候超时不是骑手的原因,而是因为商家出餐慢。尤其是午高峰的时候,商家的单子一旦接多了,出餐肯定慢,系统不会因为你接单多而延长配送时间!商家出餐慢造成的超时对商家来说没有什么影响,这个锅得骑手背!(GWZ,2019年1月7日访谈资料)

对商家来说,骑手是否会超时与他们无关,这是骑手的责任。他们需要做的是通盘考虑出餐顺序,这一点不会因为下单时间先后而改变。对骑手来说,如果到店15分钟后商家依旧没能出餐,可以上报异常(上报成功后超时不扣钱),甚至取消订单,但浪费在等待上的时间仍然由骑手承担。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商家在骑手到店之后不到15分钟内准备好餐品,这时骑手既无法成功上报异常又无法取消订单,只能继续配送。正如前文所说,当手上只有一两单时,商家出餐慢等技术盲区可以通过人力来弥补,骑手可以采取超速、逆行、闯红灯等非常规手段。但是当手上同时有好几单时,面对出餐慢的商家,骑手就进退两难,由于一个订单的商家出餐慢导致其他订单超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从外卖行业的分工来看,商家有义务按时出餐,可高峰时段的大量堂食客人和外卖订单使得这一义务难以有效履行。虽然商家在主观上不愿意出现出餐慢而导致平台扣钱的情况,但有些时段生意太好来不及准备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往往无视骑手是否超时,并且只会让骑手安静等待。而骑手往往无能为力,只能拼命加快骑行速度,节省路上时间来达到平台设定的时间要求。

(三)顾客是有限时间的挤压者

在互联网平台用工中,平台为了实现对劳动者的管理和营造“顾客至上”的用户体验,普遍采用顾客评分系统。外卖行业也不例外,骑手将外卖送达以后,外卖 APP会向顾客发出对骑手作出评价的消息。虽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作出评价,但这一评分系统的存在对骑手来说是一个可能引发负面结果的高度可置信威胁[15]。按照大多数平台的规定,骑手拿到差评以后,轻则影响奖励补贴,重则面临直接罚款,这对很多骑手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导致差评的原因有很多,既可能是服务态度不够好,也可能是菜品撒餐漏餐,还可能是餐品问题(如难吃等)。但可以肯定的是,配送时间过长是导致差评的重要原因。顾客在外卖APP上点单时,APP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显示出预计送达时间。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都希望预计送达时间越短越好,甚至可以说预计送达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下单决定。预计送达时间的显示使得顾客对外卖的送达时间产生心理预期,骑手一旦超时,不少顾客都会心生不满,从而给出差评。以笔者所在的站点为例,超过预计送达时间8分钟以内,平台和代理商并不会对骑手罚款,但骑手拿到1个差评则会被罚款100元。对骑手来说,超时本身并不可怕,因超时导致差评才是需要担心的事情。很多骑手都有因超时几分钟而被给差评的经历,比如骑手WJ谈道:我有好几次都是因为超过几分钟被顾客给了差评,他们有时候会盯着外卖APP屏幕看的,超过一点点都不行!其实在我们站里,只要不严重超时,都没关系的,但是差评就肯定要扣钱了!(WJ,2018年12月16日访谈资料)

平台设置顾客评分系统的初衷是要规范骑手的服务,避免骑手得罪顾客、损害平台口碑。不可否认,这一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平台约束骑手的效果,但同时出现了很多意外后果。比如不少顾客仗着自己拥有评分权力、骑手害怕差评罚款的优势,对骑手提出许多附加要求。在配送过程中,顾客要求骑手带烟、带水、代取快递上门以及带垃圾下楼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骑手因为害怕差评,一般不敢拒绝。骑手XJQ曾跟笔者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有个顾客我还帮他带过两次垃圾呢。我刚把外卖送到他手里,他就把一袋垃圾拎出来,叫我带下去。(问:带垃圾会有打赏吗?)还打赏?你不给他带,差评马上就来了。还有一次有个顾客叫我帮他取快递,取完把外卖送到之后,还要我帮他带垃圾。我那天在群里发了,送个外卖,又要取快递,又要倒垃圾,我们容易嘛!(XJQ,2019年1月12日访谈资料)

一方面骑手为了避免因超时而获差评的情况拼命赶时间,另一方面部分顾客凭借掌握的差评权力,对骑手提出许多附加要求,挤压着骑手有限的时间。面对这些附加要求,外卖骑手做了势必耽误时间和精力,不做又怕得罪顾客而遭遇差评。对大多数骑手来说,不管是愿意或者不愿意,对顾客的要求只能听之任之,如此也为外卖骑手按下了“加速键”。

四、结论与讨论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外卖骑手之所以会有超速、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非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亦非外卖平台没有给予宽裕的时间,而是因为外卖骑手在外卖场域中受到平台、商家、顾客等多个主体不同程度的时间压迫。对于平台来说,“快速准时”是获得良好口碑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条件,因而成为对骑手的硬性要求。虽然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配送系统,但是高峰时段的大量订单使得平台频繁向骑手强制派单,再加上多个技术盲区,使得骑手原本相对宽裕的配送时间变得十分紧张,只能将个人力量发挥到极致。对于商家来说,外卖业务仅是自家拓展客源、增加收入的渠道,还要顾及堂食客人,因而需要通盘考虑出餐顺序,绝不会将外卖订单放于优先位置。至于骑手是否超时,则是骑手个人的事情,不在商家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商家因为订单太多而卡餐时,又进一步压缩了骑手的配送时间,使得骑手只能在路上疲于奔命。对于顾客来说,按时送达是对外卖平台和外卖骑手的基本要求,但是他们并不了解骑手挂单、商家卡餐等意外情况,所以当外卖超时送达时,有些顾客会通过给差评的方式发泄不满。差评罚款的规定使得骑手更加不敢怠慢,只能拼尽全力来避免超时。此外,有些顾客仗着手中握有的差评权力,还会对骑手提出许多附加要求,在浪费外卖骑手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为外卖骑手按下了“加速键”。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开展针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的集中整治行动,如上海浦东警方在对外卖骑手实施交通违法记分等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要求外卖骑手上路必须穿着印有编号的安全反光马甲。安全马甲上的编号与个人身份证号捆绑,只要违反交规,编号就会被记下,骑手就会被扣分。如果一个季度内扣满36分,该骑手将不允许再从事外卖配送[16]。从本文的分析来看,针对外卖骑手的整治行动固然重要,但更应从平台、商家、顾客等源头入手。毕竟外卖骑手并非主观上有意违反交通法规,而是希望多跑单、少罚款。当面对来自平台、商家、顾客等多个主体的时间压迫无能为力时,外卖骑手只能从自身入手,通过超速、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来赢得时间,这是外卖骑手“以生命换时间”“以时间换金钱”的自我牺牲手段。因此,为外卖骑手降速,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和更多措施的发力。

就平台而言,应当改变原有的制度设计,减少骑手为赶时间而产生交通违法的可能。首先要设置骑手接单上限,避免系统强制派单或骑手主动抢单导致骑手“挂单”太多;其次要修改现有奖惩制度,防止骑手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自加压力;再次要设置弹性送达时间,允许出现骑手因技术盲区而延误时间的情况;最后要完善现有申诉机制,对于非骑手个人原因造成的超时或差评给予申诉机会。就商家而言,应当考虑骑手的时间限制,留给骑手相对宽裕的配送时间。首先可以设立外卖专门的出餐通道,避免堂食订单和外卖订单相互干扰;其次可以给予相对优先的出餐顺序,避免骑手因商家订单太多而等待太久;最后可以在卡餐时主动向平台和顾客说明情况,防止骑手因此被罚款或被给差评。就顾客而言,应对骑手多些包容和理解,不再挤压骑手有限的配送时间。首先要尊重骑手的职业和劳动,不对骑手提出任何附加要求;其次要体谅骑手的辛苦和不易,不在等餐过程中拼命催促骑手;最后要考虑骑手可能遇到的不可抗因素,对因商家出餐慢、送餐路上堵、等电梯过久等造成的超时予以谅解。就交警部门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消除部分骑手的侥幸心理。首先可以联合外卖平台和代理商,共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使骑手了解交通违法的危险;其次应当严格执行道路交通法规,大力查处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最后可以建立骑手身份识别和文明计分制度,达到扣分上限后限制骑手接单。总而言之,根治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需要外卖产业链上的多位主体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差评骑手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抢单”的骑手们常常要面对“拖单”的社保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外卖骑手的本分与情分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女骑手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差评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