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FID内镜质量追溯系统在清洗消毒流程中的应用

2020-12-13朱小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阅读器计时

曾 雪,朱小燕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为防止内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进行根本性地预防:①加大力度培训内镜室操作员;②采用现代技术的科技优势,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并对相关操作人员的各个步骤进行及时记录。因此,我院采取了使用监控系统的方式进行内窥镜质量的监测,并同时采用专用设备,详细登记每个病人使用的内镜的具体消毒时间及其相应操作人员,保证在这一过程人员责任清晰明了,有利于出现问题后的追责。

1 方 法

1.1 RFID技术简介

RFID是射频识别的英文缩写,通常被称为电子标签。RFID有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阅读器以及天线(天线是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耦合元件)。这三部分之间是非接触式的工作方式进行的。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电子标签对接收到的信号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激活的电子标签就会将自身编码扥信息借助内置天线的方式传送出去。该系统的接收天线就会对信号进行解读并将其传送到阅读器,而后系统根据不同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馈。内镜处理过程的可追溯性主要来源于RFID技术的特性。在医院配制的内镜上,都会有一个独特的无源RFID标签,每一个护士和相关操作人员也都有自己的员工卡,可以供扫描,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在清晰过程中,所用到的每一种器械都有安装RFID阅读器,在进行每一步操作前都要进行扫描,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

1.2 识别内镜状态

内镜状态分为两种:已消毒状态和未消毒状态。为有效避免内镜感染,必须在操作之前对内镜状态加以区分。

区分标准:通过RFID阅读器可以获得内镜的DI,将其作为检验标准传送给内镜工作站,对其当前状态进行检验。

当设备处于已消毒状态时,医生工作站内镜采集系统将可继续下一步操作;当前设备不处于已消毒状态时,内镜工作站就会给予操作人员以红字警告提示(该内镜未进行预处理或终末消毒等)字样,出现该字样时,检查就无法继续下去,必须对设备进行重新消毒。

1.3 记录检查相关信息

每个患者使用的内镜都具有其独特的ID卡片,通过RFID阅读器进行身份识别后,系统就会对该ID的内镜工作流程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开始使用的时间以及相关负责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相关信息都会进行记录。

1.4 清洗消毒

①把经过预处理的内镜移送到洗消间,如果这一过程选择人工操作,则需要使用RFID阅读器下对洗消人员个人DI工卡进行扫描,录取相关人员的信息,而后对内镜的DI进行扫描,做到“一人对一镜”。扫描完成后,系统就会进入启动状态,并进入计时。

②通过对酶洗槽上方RFID阅读器的扫描,启动相关程序并对其进行计时,系统会将程序及其所用时间自动录入,以便后期查看。

③内镜的初洗、酶洗、次洗、消毒、终洗及干燥等程序具体操作如②。

注意事项:如果上述操作采用全自动机器,只需将污染内镜经过初洗后并显示完成时间后扫描清洗机旁的RFID阅读器后,放入机器清洗。完成清洗过程后,通过RFID阅读器对内镜DI号进行扫描,将各步骤所用的时间自动录入数据库。

1.5 查询和追溯

在相应电脑系统中输入想要查询的内镜的DI号码,电脑上就会出现该内镜当前的状态以及历史使用记录。我院内镜中心,通过追溯管理患者的内镜清洗消毒全程的质量,对内镜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进行完善,可以追溯到内镜相关过程。由于我院疾病控制科和感染管理的科学有效性,内镜的抽查结果在每一季度都实现了零感染,均消毒合格。

2 系统特点

采用领先的无线网络技术,使工作人员的操作与内镜的清洗流程随时随地的被记录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培训即可使用采用非接触微型识别卡,防水耐强酸,小巧坚固不易损坏,并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可追溯内窥镜使用和消毒所有环节,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减少感染发病几率对未按规范化管理的内镜,使用时即时预警,避免病人误用,降低感染几率规范工作流程,监控消毒时间,减少手工操作,降低出错几率,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提供不同规模的解决方案,配置灵活,可以根据不同医院需求量身订制。

3 系统价值

(1)基于物联网的RFID解决方案,非接触微型识别芯片防水、耐酸,坚固,可以长期反复使用;

(2)设备操作简单,自带中文LED,无需额外PC机和显示器, 适用性和方便性远超“条码枪+计算机”方式;

(3)可追溯内窥镜使用和消毒所有环节,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减少感染发病几率;

(4)对未按规范化管理的内镜,出口及使用时即时预警,避免病人误用;

(5)流水线高度定制化,可满足各种水槽配置模式。

4 系统架构

医院感染质量监控系统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流程控制识别设备、管理监控平台、后台管理软件。流程控制识别使用RFID设备,具有稳定、可靠、适用性广等优点,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用于对工作人员身份、内镜的识别以及记录,并实时将数据变化传输到管理软件部分。

5 系统详细功能

使用:智能监测内镜安全性,登记使用病人、操作人员等信息;

初洗:智能识别并启动初洗流程,计时提醒;

酶洗:智能识别初洗是否完成,自动开始酶洗,计时提醒;

次洗:智能识别酶洗是否完成,自动开始次洗,计时提醒;

浸泡:智能识别次洗是否完成,自动开始浸泡,计时提醒;

末洗:智能识别浸泡是否完成,自动开始末洗,计时提醒;

出口:监视所有出门的内窥镜,智能识别内镜清洗状态,对消毒未完成内镜报警。

6 总 结

使用内镜R F I D系统对内镜进行管理时能够使得其管理过程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能够做到相关信息的保存。首先,在进行设备使用过程中,内镜RFID系统能够对内镜对的当前状态进行判断和检查,确保内镜在使用的时候处于消毒状态,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其次,在内镜的检查中,可以通过在电脑终端搜索设备的方式进行,在电脑终端上我们不仅可以价差到设备的消毒状态以及使用记录,并且可以追溯到在每个操作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员,做到责任到人,出现问题时可以保证有据可查。

这一系统的出现使得内镜的管理体系有了质的飞跃。不仅能够做到预后,而且保证人员责任的明确,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从而有效降低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全程进行质量追溯管理的方法,有效地确保了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并对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举证依据。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阅读器计时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畅游计时天地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24时计时法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