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12-13赵玲霞
赵玲霞
(河北石家庄市裕华区友爱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等各种因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无法正确运行而发生的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并且病程长,难以根治,后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因此及时准确的检验方式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临床对于糖尿病的检测方式主要有空腹血糖检测、餐后2 h血糖检测、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清蛋白检测以及动态血糖监测等。本文以200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其生化检验结果,旨在研究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进行体检的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根据体检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49例,女51例,平均(47±3)岁,体检结果显示正常;观察组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平均(46±2)岁,体检结果显示为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未应用过降糖药物治疗[1],治疗研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内容包括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2 h糖耐受度。(1)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体检前至少空腹12 h,取肘静脉血5 mL,取样本于室温下静置2 h,采用专业自动离心机进行血清分离,4 h内对甘油三酯水平进行测定。(2)空腹血糖测定:隔夜空腹至少12 h,晨起禁止饮水、饮食,抽取肘静脉血5 m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糖进行测定。所有受检人员需接受三次检查。测量空腹血糖必须在8点之前完成。(3)2 h糖耐受测定:体检前至少空腹12 h,每名受检者口服70 mL葡萄糖口服液,并于30 min、1 h、2 h后各抽取静脉血3 mL进行检测化验。同时收集受检人员的尿液,进行尿糖定性测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三项指标的标准范围:空腹血糖<7.7 mmol/L;2 h糖耐受范围:3.8-7.8 mmol/L;甘油三酯:0.22-1.65 mmol/L[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生化检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2 h糖耐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生化检验以其痛苦程度小、过程简单、检测费用少以及结果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常规体检以及糖尿病的初级检测中。其中重点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度。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12 h以上、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由于其受进食、应激等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小,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是目前诊断糖尿病最常用指标。血清甘油三酯是血酯的成分之一,其数值升高常见于代谢综合征,数值降低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有研究表明,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者,可增加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风险,加重糖尿病病情,尤其对糖尿病肾病影响甚大。糖耐受测定也叫OTGG测试,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于测试患者对血糖变化的胰岛素反应能力,对糖尿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生化检验仅为糖尿病的定性提供初级筛查检测,如需对糖尿病类型、严重程度等确诊,还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组别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及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2 h糖耐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检出率,为后期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