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利用

2020-12-13田秋影张雅娇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课红色

田秋影 张雅娇

(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革命精神、革命理论和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意义重大。

一、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利用的意义

《2016—202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强调,要“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党团学习教育,打造常学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1]。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 年6 月11 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2019 年扩招100 万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来说,生源多元化,既包括高考生源、单招的“三校生”,也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一些学生思想不成熟,目标不明确,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弱,缺乏学习动力。增强学生自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也是高职思政课要解决的问题。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与高职思政课具有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性,如果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既有利于大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动力。

二、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利用的现状

近年来,红色资源普遍被利用在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红色文化氛围浓厚,既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还存在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理论课和实践课中利用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

(一) 取得的成绩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 中,专科课程设置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2015 年9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标准》中明确指出:“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3]教师在理论课讲授时可以引入大量的与红色资源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将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等及时融入理论课教学中,例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开展“抗疫,我们在一起”专题课堂教学等。实践教学的红色知识竞赛,大学生上讲台讲思政课,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参加其他公益活动等形式既提高了大学生红色理论素养,又增强了使命担当。

(二) 存在的问题

1.在理论课教学方面,存在红色资源分析不透彻、思政课理论体系不强和课前课中课后不协调等问题。

(1) 红色资源分析不透彻。首先,红色案例分析不足。思政课堂大多会引入相关的红色资源作为案例,为理论知识讲授服务,教学中存在案例分析时间过长或过短的问题。时间过长,喧宾夺主,忽视了理论知识讲授;时间过短,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次,红色案例引用不恰当。教学中存在引用的红色资源案例未设置问题,或者设置的问题不科学、不能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此外,还存在有的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少,以及引用红色案例后不进行总结评价,唱红歌和赏红色电影只是单纯地唱和看、忽视社会功能等问题。

(2) 红色思政课理论体系不强。红色资源产生于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于建设和改革时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运用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成体系的过程,而目前,高职思政课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应该形成针对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动态的红色思政课育人体系。

(3) 课前课中课后比例不协调。高职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为了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理论课教学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课前和课后投入的精力较少,容易造成教学结构不合理,学生对红色资源的领会不完整、不深刻。

2.在实践教学方面,也有不足需要改善。

(1) 课上红色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性。首先,课上实践活动需要较多时间和精力去搜集红色资源设计方案,而学校对此没有相关的要求,所以存在部分教师对课上实践活动重视不足的问题。其次,很多教师对红色资源实践课经验不足,没有制定统一的评价方法,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难免会出现畏难心理。最后,所选内容相对于课程来说没有针对性,缺乏理论知识的联系,课堂气氛可能非常热烈,而缺乏教师的引导性作用,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容易造成课上红色实践活动空洞化。

(2) 课外红色实践活动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在校内实践活动方面,在“大思政”格局下,红色资源在思政课的利用中有时存在与学校其他部门协同育人方面做得不够、引领作用发挥不足、条块分割的情况。在校外实践活动方面,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教师多数情况会要求学生分组撰写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材料。很多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认真完成,但也存在少数同学走马观花、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二、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利用措施

(一) 理论课教学方面

1.红色案例的选取要有针对性

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选用恰当的红色资源做案例能让理论课的讲授事半功倍,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成就出彩人生”,就可以引用黄旭华的人生与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大奉献”和“小奉献”的辨析,引发学生思考,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这类感动中国的时代人物案例的选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如果这里引入的是战争的案例,则所起的效果就不佳。其次,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切忌抛出一个案例后没有引发任何思考,或者设置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性,让学生感到茫然。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引用“穷棒子社”的案例来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单纯地给出案例后教师来总结,学生的理解程度就有限。但是,针对所学内容设置难度逐步加深的几个问题,如“穷棒子社农民为什么想组成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后,农业有了怎样的提高?”“这些变化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就会把红色资源用活用好。

2.形成红色思政课教学体系

高职学生三年内虽然所学的思政课科目不同,但内容有衔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针对不同学年制定思政课程培养计划,形成大学三年的红色思政课教学体系。如大一初识红色思政课,大二、大三践行思政课,使学生毕业后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此外,由于高职主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所以红色思政课也可以从劳模精神的角度,把不同时期的红色精神如王进喜、王启民等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并形成体系,让大学生德技双修。

3.课前课中课后要协同连贯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任务单的形式利用教学软件把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提升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这门课有所期待,有所收获。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时,课前在教学软件中上传与本章有关的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视频、原声资料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宏观的了解,然后发布任务单,确定主题“分享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全体参与,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制作PPT 或者视频,教师给予指导,保证内容质量。课中全组同学上台分享,增强团队意识,组内和其他组同学对他们的讲述投票评分,教师要及时对小组同学的表现、内容、创新度进行点评。课后,要布置反思作业,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写读后感。这样通过任务单把课前、课中、课后协同连贯起来,发挥小组合作、互动体验、思想升华、总结评价的作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二) 实践教学方面

1.课上实践活动措施

首先,学校为思政课课上红色资源提供资金和服务,更新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如VR等智能体验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制定教学计划,举办相关活动,提高师生的重视度。其次,制定统一的教学评价方法[4]。要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合理设定分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把这个评价标准融入学生红色实践活动记录表中,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有的放矢。最后,邀请专家对思政课教师开展课上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培训[5],分析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师在不断尝试中总结经验,消除畏难情绪,让教师利用好红色资源,开展课上实践活动,讲好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

2.课外实践活动措施

首先,校内红色实践活动要与其他部门、学科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并发挥高校“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政课的引领作用。一是与学校团委、社团等合作开展“红色文化周”活动,开展读红色经典、观红色影片、编导红色情景剧、组织红色文艺表演、召开红色主题班会、举办红色微视频竞赛、校广播站播放红色歌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把红色思政课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二是与其他学科合作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的形成。思政课程可以与体育学科合作开展红色知识竞赛接力跑,既可以强健体魄,又可以传承红色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在学生创业项目中加入红色元素,如学生可以把红色主题的T 恤、手机链、手机壳等作为创业项目,同时又可以为红色旅游开发创意产品,达到为谁培养人的目的。其次,校外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本地红色旅游的作用,与红色景区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每个大学生都带着问题和任务参观,有条件的地方,教师还可以现场授课。红色旅游结束后,分组写调研报告等社会实践材料时,要把每个人的任务写入其中。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如定期让有意愿的优秀大学生到红色旅游地当志愿讲解员,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直观感受,回到学校后可以向其他同学进行宣讲;还可以让学生把参观采访的内容编成小剧本表演出来,让没有到现场参观的同学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也会让高职思政课更有魅力。

总之,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利用,既可以让思政课“红”起来,也可以让思政课教师“红”起来,还可以让大学生“红”起来。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红色资源有效利用,厚植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课红色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追忆红色浪漫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