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烂尾病的诊治
2020-12-13
(广西来宾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46100)
1 病因分析
目前,关于石斑鱼烂尾病的病因尚没有定论,仅是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试验推测,认为烂尾病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水质原因造成,还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继发病。
1.1 细菌
石斑鱼烂尾病大体是由弧菌、海水屈挠杆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可以是单一细菌的感染,也可以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一旦鱼的皮肤破溃,尾部形成坏死灶,细菌就能够在坏死灶内快速增殖,而后进入血液再转移到其他器官当中。在上述三种细菌中,主要的病原菌可能是弧菌,有专家利用患病的斜带石斑鱼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并接种于健康鱼腹腔内,随后健康的斜带石斑鱼出现了烂尾、烂鳍的现象。经过病原分离鉴定以及16SrDNA序列测定得知,导致斜带石斑鱼烂尾的病原是弧菌[1]。另外尚有试验表明,患烂尾病的石斑鱼肝脏中疑似存在弧菌。
1.2 水质
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高,水中的氨、亚硝酸的浓度过高,溶氧量不正常、藻色不稳定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水质不佳均会对石斑鱼产生不良影响,水质可以直接刺激石斑鱼的体表上皮组织,被刺激的体表容易分泌黏液,其可帮助水中的细菌和寄生虫繁殖、增生,加大对机体侵害的可能性[2]。
1.3 继发感染
当寄生虫寄生在体表或鱼鳃中时,寄生虫的吸盘、口器等会对石斑鱼体表造成损伤,伤口暴露在水中很容易滋生细菌,其中一些细菌仅停留在体表,但有一些会随着血液进入各个器官。
2 临床症状
患病的石斑鱼通常不喜活动,食欲减退,尾鳍和腹鳍均有充血症状,体表分泌大量的黏液。随着病程的发展,充血部位逐渐发炎而后破溃、腐烂。烂尾病和烂鳃病总是相继发生,由于鱼鳃出现异常,石斑鱼呼吸不畅,会浮到水面大口呼吸。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病鱼还可见鳃的边缘出现白色的坏死灶。
3 诊断
可根据患病鱼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有条件的也可以配合显微镜检查。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是病原分离培养,但引起石斑鱼烂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因此在临床上此种方法鲜有使用。
4 治疗方法
首先要确定患病鱼所处的池塘、鱼缸等环境中的水质是否适宜,如果水质不良,则必须更换。还需安装增氧泵以增加溶氧量,帮助患病鱼正常呼吸。同时减少饲喂量或不投喂,以防止鱼饲料在水中分解而影响水质。
有研究表明,当水温为21~25℃时,如果患病鱼不被细菌感染,1 d后伤口就可以由新生的表皮覆盖,从而阻挡细菌再次进入。但是如果鱼的体表上皮组织已经被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侵袭且出现破溃,此时即便有新生的表皮也会继续破溃,不能形成保护膜。因此,当发现石斑鱼体表出现破溃时,应当在接种疫苗的当日进行消毒,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疾病的发展。
5 预防措施
由于烂尾病与水质有关,所以养殖石斑鱼的鱼塘一定要定期换水,水中应尽量减少有机质,当水中残饵过多时,应减少投喂量。在捕捞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石斑鱼体表损伤,这就需要动作尽量轻柔。鱼上岸后首先要对其进行检查,发现体表有破溃时应进行鱼体消毒,并提供洁净的水体供其生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