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确保疫情不反弹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就《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答记者问

2020-12-13

北方牧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调运屠宰猪瘟

日前, 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常态化防控新要求,印发了《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明确了12 项强化措施(详见5 版)。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 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如何? 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指引》?

答: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事关今明年生猪生产恢复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目前,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 各地报告疫情数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数量、农业农村部受理的疫情举报数量等也呈下降趋势, 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 应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养殖体量巨大、中小养殖场户众多、 养殖环境复杂的生猪大国, 防控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 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各地反映和我们调度的情况看,有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病毒污染面较大,疫情发生风险依然较高,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扩散。 二是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和境外疫情高发,仔猪、种猪调运频繁, 增大了疫情反弹的风险。 三是今年发生的13 起家猪疫情, 全部是在调入地或运输途中查获的,但根子在调出地,反映出一些地方防控措施落得不实, 存在监管漏洞。 农业农村部专项调查发现,在生猪养殖、运输、屠宰、交易等环节都有非洲猪瘟病毒检出, 特别是在野猪样品中也有检出, 说明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 控制和根除难度极大。 针对非洲猪瘟防控新形势, 农业农村部及时调整优化防控策略,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出台了这个《指引》,指导各地充分发挥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作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 确保疫情不反弹, 维护生猪生产恢复的向好势头。

问:《指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答:《指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 重点强化了三个方面、12 项措施。

第一方面包括前6 项措施,重点解决入场采样检测、疫情排查、疫情报告、阳性处置、有奖举报和建立黑名单制度等问题。 对如何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和场点入场采样检测提出要求。 建立分片包村包场疫情排查机制, 落实好动物防疫专员特聘计划。 明确基层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及时报告、果断处置疫情是成绩,不得追责,绩效考核还应当加分。 细化了养殖场户自检阳性的处置要求。 进一步健全疫情有奖举报制度,要求及时核查、兑现奖励。 建立黑名单制度,明确将瞒报、谎报、迟报疫情和检测阳性信息, 以及相关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黑名单。

第二方面包括第7 项到第11项,共5 项措施,聚焦生猪养殖、出栏、运输、屠宰和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监管。 加强养殖场户风险警示,及时核查生猪生产、交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异常情况。 重申到场检疫要求,不得“隔山开证”。 严格执行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制度, 加强对收购贩运单位和个人的管理。 开展屠宰环节“两项制度”执行情况“回头查”,建立健全抽检、追溯和飞行检查制度。 加强无害化处理环节管控,完善工作台账,并定期采样送检。

第三方面是一项长期措施,主要明确了推进分区防控的要求,提出进一步扩大分区防控试点范围,初步考虑从明年4 月1 日起试点大区逐步限制生猪调运。

问:《指引》提到,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和场点入场采样检测, 请问具体如何实施?

答: 对重点区域和场点实地开展采样检测, 是我们掌握病原污染情况的重要手段, 是准确研判疫情形势的重要依据。 为摸清病原污染底数, 我们将组织对498 个生猪调出大县、 年出栏500 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和其他高风险区域进行入场采样检测。今年,各省先对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开展一次全覆盖检测,对年出栏500~2000 头的规模猪场随机抽样检测。 我们要求县乡畜牧兽医机构人员落实到人到场责任制,入场开展采样检测。 养殖场户要主动配合防疫人员做好采样检测工作,对不配合的,将依据《动物防疫法》进行处罚。

问: 如何建立疫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机制? 排查工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我们及时建立了疫情排查机制和防控日报告制度。 为适应常态化防控要求, 我们借鉴新冠肺炎疫情网格化管理经验,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建立了分片包村包场排查机制。 每个包片责任人都要建立详细的排查台账,做到心中有数,每个责任人和所负责的区域要相对固定, 便于及时掌握情况。 每个养殖场户都要明确排查报告员, 每天向包片责任人报告情况。 一旦发现不按要求报告或弄虚作假的, 对其生猪出栏报检时, 要求必须加附第三方出具的非洲猪瘟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的,不给出具检疫证明。 目的就是希望养猪场户认真排查、及时报告。

问:养殖场户自检发现阳性,是不是按疫情对待? 具体怎么处置?

答: 自检阳性是指从临床正常的生猪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经复核为自检阳性的, 不按疫情对待,按阳性场点处置,并根据养猪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处置措施。 对生物安全水平较高、 隔离条件较好的规模猪场,可精准扑杀、定点清除、隔离消杀。 养殖场户自检发现阳性后,要及时报告。 按要求报告的,扑杀生猪给予补助;不及时报告的,不但不予补助,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问: 为加强屠宰环节监管,《指引》要求开展“两项制度”落实情况“回头查”,同时建立追溯、抽检和飞行检查等制度,请问具体如何实施?

答:强化屠宰环节管控,对切断非洲猪瘟传播链条至关重要。 按照《指引》要求,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监管。 一是开展“两项制度”执行情况“回头查”。 在去年工作基础上,要求省、市两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分级实施、全覆盖”的原则,对所有生猪屠宰企业落实非洲猪瘟自检、 官方兽医派驻及履职尽责情况再进行一次核查。 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对去年飞行检查发现问题的企业再进行检查,并通报结果。 二是建立检测日报告制度和监测制度。 要求驻场官方兽医每天报告屠宰检疫、非洲猪瘟自检、阳性处置等情况,省级畜牧兽医部门汇总后定期报送农业农村部。 将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抽检纳入全国监测计划, 对发现的阳性样品,开展溯源追踪,倒查养殖企业,按规定进行处置、处罚和通报。三是加大飞行检查力度。 省、市两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双随机、年内全覆盖”的要求,分别负责检查不同规模的屠宰企业。 对飞行检查发现自检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 一律关停整改15 天, 对整改不到位的,按规定取缔生产经营资格。 近期农业农村部将对重点区域的生猪屠宰企业开展飞行检查。

问:您刚才提到,生猪调运特别是违规调运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风险, 请问下一步如何加强车辆备案和收购贩运管理?

答:近期发生的疫情,大多数涉及猪贩子倒卖贩运未经检疫的生猪,使用未备案车辆运输。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开展“百日专项打击行动”,加强运输环节监管。 一是严禁使用未备案车辆运输生猪, 对已备案的车辆实施动态管理, 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的, 立即取消车辆备案,绝不姑息。 二是完善生猪运输车辆信息化管理,便于产地检疫、调运监管等环节核查备案信息。 三是加强对生猪收购贩运单位和个人的管理,督促其依法依规从业。

问:《指引》 提出从明年4 月1日起试点大区逐步限制生猪调运,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要求。

答: 实施分区防控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 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已被国内外实践反复证明。 为防控非洲猪瘟, 我们从2019年年初开始, 在中南6 省区试点开展分区防控, 已建立了区域协调机制,统一推进非洲猪瘟防控、统一协调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 统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从2019 年11 月30 日起,除种猪、仔猪和“点对点”调运生猪外, 禁止中南区外的活猪调入。 目前这项政策已经实施半年多了,区域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生猪及猪肉价格没有因此出现异常波动,说明前期的区域划分是科学的,政策措施是有效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总结中南区试点经验, 今年还要继续扩大试点范围, 将在北部区和东部区推进分区防控, 建立区域内防控信息共享、 突发疫情协同处置、疫情排查等制度。 初步考虑,从明年4 月1 日起逐步限制试点区域生猪调运, 有关省份和企业要提前谋划政策设计和产业布局。

猜你喜欢

调运屠宰猪瘟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舰载机典型调运方案推演与时序优化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基于混合编码遗传算法的战时军事物流调运协同优化问题研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多国发生猪瘟